第484章 不同意見

根據渠清澤的提議,討論的會議,陝西布政使蒲開強、按察使左孝虎、都指揮使譚宗亮都參加了。

渠清澤提出來這樣的建議,蘇天成很是滿意,看來渠清澤在地方上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已經明白了很多的事情,知道了協作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衆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三司的長官,依照自身的職責,還是有着不小的權力的,若是他們在工作的過程中,時時刻刻想着與巡撫對抗,蘇天成的事情還是不好做的。

但蒲開強、左孝虎和譚宗亮參加會議,蘇天成還是有着一些擔心,這三人的認識,肯定是有些固定的,也就是說,按照他們的認識,不一定會贊成江寧營全面出擊,殲滅這一股前來挑釁的流寇,況且三人不一定相信這個情報是真的。

會議剛剛召開,不同意見就出來了。

洪承疇提出了全面迎戰流寇、爭取全殲高迎祥率領的十萬流寇的建議,孫傳庭、畢懋康、熊子健等人,是完全贊同的,可蒲開強首先提出來了不同的意見。

“大人,諸位同仁,我以爲這件事情,還需要慎重,陝西的情況特殊,大人和江寧營剛剛到這裡來,還沒有來得及安頓下來,亦未全面掌握情況,流寇在陝西作亂多年,朝廷一直都想着剿滅,但他們詭計多端,特別是高迎祥和羅汝才兩人,老奸巨猾,誰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我看過了這封信函,若是他們設下計謀,令大軍不得安寧,我們豈不是上當了。”

左孝虎和譚宗亮也頻頻點頭。

蘇天成暫時沒有說話,他知道,蒲開強還沒有說完。

“依照我的看法,江寧營還是首先安頓下來,至於說這封信函。大可不必去重視,只要做好必要的防備就可以了,我等都知道,江寧營驍勇善戰,來到了陝西,流寇一定是心存畏懼的,不要說主動進攻。能夠躲避就算是不錯了。”

蒲開強剛剛說完,譚宗亮開口了。

譚宗亮是都指揮使,負責指揮陝西境內的衛所部隊,與流寇有過一些交鋒。

“大人,蒲大人說的是在理的,陝西境內的流寇。過於狡猾了,以前也有過投降的先例,但都是權宜之計,江寧營剛剛到陝西,防禦流寇偷襲的事情,還是交給我來處理。”

洪承疇臉上的神色變化了,雖然還是帶着微笑。但說話的語氣有些重了。

“蒲大人,譚大人,不管流寇的這個消息是真是假,對於江寧營來說,都沒有什麼害處,江寧營到陝西來,肩負兩個職責,一是維護陝西境內的治安。讓老百姓安居樂業,二是剿滅流寇,維護我大明的安寧,如今接到了這樣的情報,李一川和劉國能主動提出來歸順朝廷,如此的好機會,豈能錯過。況且這次帶領流寇偷襲的,乃是流寇的首領高迎祥,若是能夠生擒高迎祥,沉重的打擊流寇。乃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洪承疇的威望還是不同的,曾經總督五省軍務,是蒲開強等人的直接上級,所以說,他說出來了這樣的意見,三人是不好直接反駁的。

所有人都看向了蘇天成,等着蘇天成表態。

“洪大人、蒲大人和譚大人都說了自己的看法,都是有些道理的,蒲大人和譚大人還不瞭解江寧營的情況,提出來這樣的建議,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有這樣的好機會,江寧營若是錯過了,那就太可惜了。”

“江寧營的戰鬥力,我不想多說,不要說流寇十萬人,就算是他們三十萬人悉數上陣,也不要想着能夠得到什麼便宜,可不管怎麼說,高迎祥還是有些膽量和謀略的,江寧營剛剛到陝西,還在忙於自身的安置,這個時候,採取偷襲的策略,的確令江寧營措手不及,很有可能造成一些損失的,既然李一川和劉國能想着歸順朝廷,那江寧營就好好的利用這樣的一次機會,爭取全殲這十萬流寇。”

至此,蘇天成正式表態,江寧營將全面出擊,迎戰流寇。

看見蘇天成如此的表態,蒲開強、左孝虎和譚宗亮都不說話了。

“這一次的機會很好,但我們還是要仔細的規劃,既然李一川和劉國能決心歸順朝廷,那我們就要給他們創造條件,至於蒲大人說到流寇詭計多端,這方面,我們也是要籌謀的,想着在江寧營的面前玩花招,那他們是想着找死,既然要歸順朝廷,那就要按照江寧營的規矩來,李一川和劉國能率領的軍士,全部打亂建制,合格的留下來,不合格的全部遣散回家,嚴格按照要求來做,若是不同意我們的建議,那就面對面的較量,用戰鬥力來說話。”

討論的步驟,很快轉到了下一步了,那就是如何的迎戰偷襲的流寇。

這次還是有着不同的意見。

洪承疇的意見,剿滅這股偷襲的流寇,以騎兵爲主,炮兵營和神機營輔助,炮兵營的威力,洪承疇是知道的,但他認爲,流寇的機動性很強,打不贏就跑,這樣的情況下,必須要發揮江寧營騎兵的作用,讓流寇無處可逃。

畢懋康的意見,還是以炮兵營和神機營打頭陣,給予流寇最大的打擊之後,騎兵和步兵接着展開攻擊,這樣能夠打擊流寇的士氣,也能夠儘量減少傷亡。

衆人的意見,莫衷一是,但大部分都是贊同畢懋康的意見。

連續幾次的征戰,炮兵營和神機營的威力,衆人是親眼看見、親身體會的,特別是在迎戰韃子的戰鬥中,炮兵營的巨大威力,所有人都記憶猶新。

蘇天成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按說首先用炮兵展開攻擊,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確實能夠減少傷亡,這次的情況有些特殊,李一川和劉國能表示歸順朝廷了,他們率領的有五萬軍士,若是炮兵營展開攻擊,炮彈可不會張眼睛,李一川和劉國能率領的軍士,肯定衝鋒在最前面,那樣的情況下,炮兵營的攻擊,打擊的是李一川和劉國能率領的軍士,而高迎祥率領的軍士,不會遭遇到多大的損失,再說了,十萬人之衆,就是殺十萬頭豬,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江寧營的騎兵,戰鬥力非同一般,特別是與流寇進行了幾次交鋒之後,騎兵變得更加的兇悍,若是以騎兵爲主,直接斬殺流寇,讓流寇形成恐懼和害怕的情緒,對於今後剿滅流寇,會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看,這次剿滅流寇,還是以驍騎營、斥候營、健銳營和前鋒營爲主,至於說炮兵營和神機營,在戰鬥的後期給予流寇毀滅性的打擊,洪大人已經提出來了具體的作戰方案,這個方案是可行的,就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李一川和劉國能率領的五萬軍士,若是能夠單獨編隊,那是最好的,不讓他們臨時倒戈,但放下武器是必須的,可他們若是混合編隊,那就必須要倒戈一擊,否則,我們可沒有辦法分辨他們,只能夠一併予以打擊。”

具體的作戰方案,基本上確定下來了。

這個時候,蒲開強忍不住了,終於開口說話了。

“大人,李一川和劉國能願意歸順朝廷,但他們手裡,畢竟有五萬軍士,要是他們表面上歸順了,卻趁着戰鬥之際,突然發起攻擊,那可怎麼辦啊。”

蘇天成看着蒲開強笑了。

“蒲大人說的很好啊,洪大人的戰術佈置中間,還有一點是沒有說出來的,那就是有關衛所軍士的安排,五萬人不是小數目,的確要好好的看管,這就是衛所軍士的責任了,剿滅流寇,是陝西省各級官府和官吏的任務,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江寧營剛剛到陝西來,就遇見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決不能錯過,咸陽縣巡檢司的軍士,包括西安衛的軍士,悉數作爲預備隊,參與到這次的戰鬥之中。”

說話的過程中,蘇天成發現譚宗亮的神色不是很好,這也難怪,西安衛和咸陽巡檢司的軍士,悉數作爲了預備隊,主要的職責,就是看護投降的軍士,等於是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蘇天成絕不會允許陝西本地的軍士,參與到這一次的戰鬥之中的,他信不過這些軍士,也不知道這些軍士的戰鬥力如何。

這樣的安排是必須的,儘管說損傷了譚宗亮的顏面。

一個時辰之後,所有的安排都明確下來了。

這次戰鬥的指揮,洪承疇直接負責,蘇天成坐鎮巡撫衙門,等候消息,蒲開強和左孝虎跟隨在蘇天成的身邊,在巡撫衙門等候消息,譚宗亮協助洪承疇。

一切的安排結束之後,天已經黑了。

大戰在即,蘇天成顯得很是平靜,他之所以不直接到戰場上去,也是想到了今後,江寧營的每一次征戰,自己不可能悉數都參加的,洪承疇的能力是很強的,指揮過多次的戰鬥,迎戰流寇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何況蘇天成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考慮,包括李一川和劉國能究竟怎麼處理,怎麼安排,以前他的觀點,對於流寇的首領,是決不輕饒的。

適當的接納流寇的個別頭目,也是能夠瓦解流寇軍心的。

第107章 授官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29章 忠告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240章 故人來(2)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397章 開花彈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1章 收拾你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201章 軍心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247章 協調會(1)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2章 破局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421章 佈置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773章 海戰(3)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7章 窮則思變第77章 郡主來了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081章 暗戰(2)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082章 暗戰(3)第202章 商議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81章 未雨綢繆第273章 麻煩事第108章 恩榮宴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467章 敗退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417章 訓斥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1034章 聖旨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347章 榮耀第67章 歸屬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420章 頭疼第912章 失意人第1115章 老頑固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485章 計劃第1116章 硬骨頭(1)
第107章 授官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29章 忠告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240章 故人來(2)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397章 開花彈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1章 收拾你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201章 軍心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247章 協調會(1)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2章 破局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421章 佈置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773章 海戰(3)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7章 窮則思變第77章 郡主來了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081章 暗戰(2)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082章 暗戰(3)第202章 商議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81章 未雨綢繆第273章 麻煩事第108章 恩榮宴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467章 敗退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417章 訓斥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1034章 聖旨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347章 榮耀第67章 歸屬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420章 頭疼第912章 失意人第1115章 老頑固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485章 計劃第1116章 硬骨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