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

《明史》將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悉數都列爲了奸臣,對於朱由檢任用兩人爲內閣首輔,歷來都是譴責的,甚至有不少的史書認爲,明朝的滅亡,與兩人有着直接的關係。

可也有完全不同的評論,說溫體仁精明強幹,清正廉潔,從來不與閹黨交好,辦事情也是乾淨利落的,至於說排斥異己、打擊報復之類的事情,只要是在官場上混的人,除非他一輩子不想有作爲,否則不可能避免這些事情。

穿越之後的蘇天成,或多或少受到了歷史書籍的一些影響。

但他重點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用具體的行動來體驗。

應該說,東林黨和復社,對士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們的一些認識觀念,代代相傳,爲讀書人所接受和宣揚,朝廷畢竟是讀書人把握,歷史也是讀書人來記載,在這個過程中,誰知道有些讀書人,是抱着什麼樣的想法,來記載歷史的。

蘇天成對東林黨和復社,已經是非常反感了,說得不客氣一些,他要是做皇帝了,也會不遺餘力的打壓東林黨和復社的。

所以說,蘇天成不會盲從。

倒是有一種說法,他開始慢慢的接受了。

明朝的滅亡,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東林黨和復社難辭其咎,周延儒和溫體仁之所以被醜化爲奸臣,是明末黨政在遺民那裡延續的結果。黨領導和復社,在民間有着深厚的學術底蘊。珩生不斷,明末的大批士子文人。與東林黨復社之間,有着難以割捨的關係,他們在總結明朝滅亡的原因的時候,竭力推卸東林黨和復社的責任,周延儒和溫體仁就成爲了最好的替罪羊,當然,還有朱由檢本人。

所以說,政見上面的分歧、人事調整上面的傾軋、排除異己的做法。被上升到人品的高度、政治的高度,予以無情的批判。

這樣的情況下,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難逃歷史的譴責,朱由檢也成爲了昏君。

蘇天成和朱由檢的幾次接觸,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至少朱由檢不是歷史書中那個昏庸無能的皇帝。朱由檢身邊的大臣,也絕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更沒有伴君如伴虎的擔憂,而且,朱由檢對大臣是很信賴的,這種信賴。甚至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正是因爲過於的信賴,過於的依靠,一旦這些大臣,做不好事情。辜負了期望,朱由檢勃然大怒。也是可以理解的。

也就是說,朱由檢不是很昏庸的皇帝,相反,朱由檢一直都想着,能夠很好的振興大明,甚至以身作則,若是溫體仁真的到了那樣不堪的地步,朱由檢豈會善罷甘休。

他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對於東林黨和復社的印象。

親身經歷的東西,實實在在。

東林黨和復社,推崇清譽和道德,這種推崇,到了公開攻訐皇上的程度,到了不顧天下蒼生、不顧實際情況、不顧朝廷的政務的程度,到了一味的突出自身地位和認識,甚至以遭受廷杖爲榮的地步。

就說錢謙益和張溥,滿嘴的仁義道德,說出來都是漂亮至極的大道理,聽起來無從反駁,可惜他們說出來的那些大道理,過於的空虛,甚至是迂腐了。

蘇天成想起來東林書院強調的慎獨,國家到了這樣的地步,慎獨能夠有什麼作用。

更不能夠容忍的是,東林黨和復社,一味的復古,捍衛士紳富戶的利益,這樣的理論,貫徹到了實踐中間,讓有錢有權的人,越來越富裕,普通百姓越來越窮苦,貧富矛盾越來越突出,偏偏這些士紳富戶,一毛不拔,愚蠢的保護自身的財產,加大力度盤剝百姓,終於導致了騷亂的爆發。

當然,溫體仁和周延儒兩人,都不屬於扶危定傾的人才,這是不能夠否定的,不過,崇禎年間,這樣的人才,一直都沒有出現,這與個人的認識有關,與明末的政治氣候有關,更是因爲多年問題的積累,開始徹底爆發,大明朝已經是苟延殘喘了。

來到溫體仁府邸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下來了。

溫體仁是蘇天成的恩師,如果端着公事公辦的態度,到紫禁城去找溫體仁,那顯得冷冰冰的,也不利於融洽關係。所以說,選擇休沐的時候,到溫體仁的家裡,是最好的選擇。

溫體仁帶着蘇天成,直接進入了書房。

“坤元,聽說江寧營在保定府招募軍士的事情,很是火爆啊。”

“稟恩師,確實很好,學生來到京城之時,已經招募了五千餘人,原來計劃一個月的時間,如今看來,半個月足夠了。”

蘇天成內心暗喜,能夠到書房來,說明溫體仁是很看重自己的,這有利於結交關係,同時,溫體仁的稱呼,沒有依照官場的慣例,這表明了,自己是能夠得到諸多照顧的。

“嗯,這是好事情啊,不過,你借銀子的事情,是不是考慮清楚了啊。”

“學生認真考慮過了。”

“那好,有兩個問題,你解答一下,第一,江寧營將士的待遇很高,已經引發了一些不滿,前些日子,南京兩大營的軍士,已經有不小的意見,開始鬧嚷了,朝廷正在盡力的維護,畢竟江寧營立下這麼多的功勞,待遇高一些,說得過去,可你在保定府招募軍士,還是按照在南方的做法,是不是有些不妥,若是北方的軍士知曉了,找到朝廷不依,要求提高軍餉,朝廷該如何的解釋啊。”

“恩師,學生想過這件事情,不過江寧營的規矩,早就定下來了,而且江寧營所有的銀兩開支,都是自行負責的,沒有動用朝廷府庫的銀兩,更沒有侵擾百姓,從這個方面來說,江寧營行得正坐得直,學生的考慮,江寧營的職責不一般,故而待遇稍高一些,恩師說到這個問題,也是學生考慮不周,學生沒有站在朝廷的高度,想到最多的,還是江寧營。”

“你有這樣的認識,是不錯的,從激勵將士的鬥志出發,這樣做完全可以,既然是早就定下來的規矩,驟然改變,也是不合適的,不過,這樣的事情,還是不要四處宣傳,好在你這次招募軍士,沒有提到軍餉的事情。”

蘇天成點點頭,溫體仁站的角度不一樣,想到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

“第二個問題,在養心殿的時候,你說江寧營需要三年的時間,恐怕有些不妥,你是我的學生,我也就實話實說了,能夠給你一年的時間,算是不錯了,京城的壓力太大了,流寇和後金的騷動,都是在京師的附近,這樣的情況,不能夠時常出現,所以說,江寧營要以最快的速度,發展壯大起來,你說實話,到底需要多長的時間。”

蘇天成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了。

“恩師,三年的時間,可能是有些長了,不過一年的時間,肯定是不夠的,僅僅是錢糧方面的積攢,就不可能達到目標的,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江寧營不是原地不動,完全可以參與剿滅流寇的作戰,但不能夠調防到遼東。”

“爲什麼這麼說?”

“學生有着這樣的看法,從作戰能力來說,後金滿洲八旗等,遠遠強於流寇,按說最大的隱患,還是在於後金,可流寇活動在中原一帶,這些年來,有着愈演愈烈之勢,流寇作亂,屬於內亂,攘外必先安內,這安內的任務,剿滅流寇,是很大的一部分,若是穩定了內部,老百姓安居樂業了,方可抽出來精力,一心對付後金。”

“學生以爲,對付後金,不僅僅是防禦,要和他們展開決戰,從根本上,剿滅他們的武裝力量,讓他們徹底的臣服。”

溫體仁微微點頭。

“你說的是不錯的,可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啊,後金騷擾,流寇侵襲,朝廷不可能一心剿滅流寇,對後金侵襲視而不見啊。”

“學生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想到了什麼,直接說就是了。”

“學生以爲,目前的情況下,可以暫時與後金講和,穩住他們之後,朝廷集中力量,重點剿滅流寇。”

溫體仁驚得站起來了,在書房裡面,走了好幾步。

“坤元,你怎麼能夠有這樣的想法啊。”

“恩師,學生沒有覺得奇怪啊,當年,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不也是和突厥講和嗎,贏得了時間,統一了中原,最終回過頭來,剿滅了突厥,令唐朝無比強盛。這就是很好的例證啊。可能不少的士子認爲,與後金講和,是大逆不道,是出賣祖宗,是不能夠忍受的屈辱,堂堂天朝,寧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學生覺得,那些士子的認識,是迂腐的,他們根本不知道朝廷的困難,不知道真正的治國之道,更不懂得張弛之道,學生說的不客氣一些,有些士子,就知道空談,站着說話不腰疼,滿嘴的仁義道德,狗屁不通。”

溫體仁看着蘇天成,眼神很是深邃。

好一會,溫體仁纔開口說話。

“坤元,你的認知能力,確實不一般,能屈能伸,方爲大丈夫,不過,你的這些觀點,千萬不能夠說出去,如今的趨勢,不允許這類觀點的存在。”

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818章 挑撥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771章 海戰(1)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421章 佈置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101章 帝心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843章 慘敗(1)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211章 江寧營第211章 江寧營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41章 收服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579 天降神兵(1)第1章 殺良冒功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317章 大比武(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22章 青樓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843章 慘敗(1)第118章 秦淮河(2)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211章 江寧營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
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818章 挑撥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771章 海戰(1)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421章 佈置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101章 帝心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843章 慘敗(1)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211章 江寧營第211章 江寧營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41章 收服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579 天降神兵(1)第1章 殺良冒功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317章 大比武(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22章 青樓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843章 慘敗(1)第118章 秦淮河(2)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211章 江寧營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