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海戰(1)

(?)????藍天白雲,配上碧綠的大海,一副美麗的圖畫,若是詩人看見了這樣的場景,肯定是詩興大發,隨口吟誦出來千古流傳的詩句,很難想象,在這樣一幅和諧的場景之中,一場曠古未有的大型海戰,即將爆發。

站在甲板上面,看見這樣的一幅美景,蘇天成的心情也慢慢平靜下來了,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令他不會有緊張的情緒了,越是大戰在即,他的表現越是冷靜。

這一次作戰的分工是非常明確的,熊子健、賀人龍率領一萬騎兵,趕赴福建泉州,搗毀鄭芝龍的老巢,活捉鄭芝龍和鄭成功,孫傳庭、渠清澤、吳三桂、劉鐵漢、王大治等人,隨同蘇天成迎戰鄭家的戰船,羅昌負責駐守登州,同時兼顧蓬萊城,狄懷祥負責駐守煙臺,保護基地的安全,馬祥麟負責駐守威海衛,保護碼頭的安全,其餘江寧營將士,高度戒備,駐守青州的江寧營將士,分出來了五千軍馬,趕赴靠近南面大海的安東衛,負責在這裡接應水師戰船編隊,大戰之後的水師,將在安東衛這裡,卸下所有的戰俘。

戰船編隊從蓬萊城軍港出發,沒有驚擾任何人,就連生活在蓬萊城內的一些商賈和居民,也不知道水師已經開拔了,留在蓬萊城的,依舊有一個戰船編隊,水師戰船編隊出發之後,除開留在蓬萊城的青州戰船編隊,剩下的平度戰船編隊和文登戰船編隊,相繼要進入煙臺基地和威海衛碼頭,負責守衛的任務。

這一次的戰鬥部署是絕對保密的,不要說水師的官軍家人,就連蘇天成的家人。都不清楚這一次的戰鬥部署,蘇天成離開登州督師府的時候,告訴家人,自己需要下去巡視,馬上就是春節了。越是過節的時候,越是要下去看看老百姓的生活情況,春屏等人雖然有些不高興,但夫君心繫朝廷,重任在身,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一旦戰船編隊駛入大海。所有的情報系統基本就沒有多少的作用了,一切都是按照出發之前定下的戰術執行的,現如今可沒有什麼雷達和無線設備,可以時時刻刻傳遞情報,不過江寧營水師,已經佔據很大的優勢了。出發之前,做出來了詳細的部署,基本掌握了鄭鴻逵帶領的戰船編隊的信息,有的放矢的制定了具體的作戰方案。

蘇天成乘坐的是蓬萊一號戰船,這艘戰船,也是整個戰鬥的指揮艦,基本不會參與到進攻之中。孫傳庭、渠清澤、王大治等人,都在這艘戰船上面,戰船上的軍士不多,只有兩百人,這些人的主要任務,是發佈命令。

海戰的命令,依靠旗幟、戰鼓和海號來明確,喊話是沒有什麼作用的,如此龐大的戰船編隊,也不可能通過喊話來明確。對於這樣的指揮體系,蘇天成也是有些擔心的,雖然經過了多次的訓練,但真正進入到實戰之中,究竟效果如何。還需要檢驗。

劉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國三人,也應該在蓬萊一號戰船上面,但出發之前的磋商,他們提出來了請求,懇請參與到作戰之中,考慮到三人提出來了建議,也熟悉一些水上作戰的情況,孫傳庭同意了他們的請求,劉文秀帶領所轄的軍士,登上了煙臺一號戰船,艾能奇帶領所轄的軍士,登上了威海一號戰船,李定國率領所轄軍士,登上了登州一號戰船。

除開蓬萊一號戰船,其餘的煙臺一號戰船、威海一號戰船、登州一號戰船、萊州一號戰船,都是這次戰鬥的主力戰船,將承擔主要的進攻任務,其中的煙臺戰船編隊,專門對付小型的艦船,包括蓬萊戰船編隊所屬的五艘海滄船,暫時劃歸煙臺戰船編隊,重點對付小型艦船,完成任務之後,歸還建制。

詳細的作戰方案,已經印入了蘇天成的腦海裡面。

龐大的戰船編隊,進入外海之後,和廣袤的大海比較起來,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戰船編隊按照統一要求的速度航行,巨型戰船的航速,曾經是最爲令人頭疼的問題,曾經稱霸一時的福船,人力無法驅動,只能夠依靠海浪的力量驅動,航速特別慢,每小時行駛甚至只有幾海里,但大衛等人研製出來的戰船和巡邏船,依靠齒輪契合的技術,驅動戰船前行,這是當今最爲先進的技術,也是江寧營水師唯一擁有的技術,所以說,水師戰船編隊,航海的時速,能夠保持每小時十海里的速度,也就是每小時十節的速度,這已經非常不簡單了。

一海里等於三點七裡,也就是說,戰船編隊的時速達到了每小時三十七裡的速度,這已經是令人恐懼的速度了,要知道,幾百年之後的航母,航行速度也就是每小時三十節。

蘇天成之所以有着強大的自信,就是因爲戰船和巡邏船的巨大,這等於是幾百年之後的航母羣了,在大海上,無人能敵,這一次參與進攻的戰船和巡邏船,達到了一百艘,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也對虧了大衛等人的努力,隨着威海衛的開埠,不少的荷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技師來到了登州,進入了造船廠,造船廠擁有的技術人員,超過千人了,這些人分爲了兩部分,一部分專門從事研究工作,找出來戰船和巡邏船的弱點,加以改進,一部分專門參與到戰船、巡邏船等船隻的建造工作中,所有來到造船廠的荷蘭、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的技師,都被巨型的戰船和巡邏船折服,甚至不管待遇的高低,也要留下來參與到研製和製造工作之中。

水師作戰的戰術,其實大明早就有了,只是朝廷不重視,這些思想,其實已經具備近代和現代海軍作戰思想的光輝了,那就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省寡船,以多銃勝寡銃。”

這個戰鬥思想,是非常明確的,特別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的提法,所謂以大船勝小船的意思,就是用巨型的戰船,壓制住對方的戰船,令對手望而生畏,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用巨型戰船撞擊對方的戰船,這體現出來海戰的決定性作用,還是在於船隻的戰鬥力和大小,試想一下,任何先進的軍艦,也不可能抗衡航母的。

所謂的以大銃勝小銃,完全體現的火力配置的強度,這是以裝備取勝的戰術,雙方比拼火力的強度,佔據絕對優勢的火力,能夠令對手毫無還擊之力,這種思想,現代人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土槍土炮是打不過飛機大炮的,這是真理,哪怕你有着頑強的鬥志,但在一場火力懸殊的戰鬥中,鬥志無法代表一切,有些時候,可能只會加大傷亡。

所有的這些優勢,江寧營水師都是擁有的。

首先從戰船和巡邏船的大小來看,鄭芝龍水師所擁有的最大戰船,體型僅僅相當於江寧營水師戰船的三分之二,這樣的戰船有五十餘艘,這一次出動的大型戰船,只有十艘,面對一百艘巨型戰船,沒有絲毫還手的餘地,其次從火炮的數量和質量上面比較,鄭芝龍擁有的水師,火炮依舊是實心彈,這種炮彈,擊中對方之後,能夠打出來大洞,也有可能令對方小型或者中型的船隻沉沒,或者是失去戰鬥力,這種實心彈,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面對大型或者巨型戰船的時候,不可能一擊制敵,可江寧營水師擁有的火炮,是令人生畏的開花彈,被擊中的船隻,面臨粉身碎骨的境況,若是被多發炮彈擊中,不可能有逃脫的機會。

同時,這一次的戰鬥,鄭芝龍是沒有將江寧營水師放在眼裡的,鄭芝龍生活在大明朝這個時代,不可能有着什麼科技的眼光,他對軍隊戰鬥力的判斷,侷限於經驗方面的認識,也就是長期征戰的軍隊,戰鬥力一定是強悍的,特別是水師,沒有經過長期的磨合與實戰,不可能有着多大的戰鬥力江寧營水師成立的時間不到一年,從來沒有經歷過實戰,不過是繡花枕頭,根本就不是他轄下水師的對手,所以這一次的經過,鄭芝龍是有着充足的把握和毫無顧忌的態度的。

這樣不能夠怪鄭芝龍,長期生活在南方,主要的精力都在海上了,時時刻刻想到的是維持海上的霸權,爲家族增加收入,最近幾年的時間,雖然注重了騎兵和步卒的建設,但缺乏足夠的猛將,不會有多大的起色。

從這些方面來分析,這一次的海戰,幾乎沒有什麼懸念,唯一需要關心的事情,就是江寧營水師能夠獲取多大的勝利,是全部將鄭鴻逵帶領的三百艘戰船擊沉,還是能夠繳獲一些船隻。

蘇天成是這樣想的,但他的想法,不會透露出去,他需要江寧營將士在戰鬥中,體現出來捨我其誰的氣勢,科技在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如今這個時代的人,有所認識,但還達不到那樣的高度,以冷兵器爲主的戰鬥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個人的勇猛。

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614章 剪不斷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20章 雪中送炭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882章 對決(4)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章 殺良冒功第771章 海戰(1)第493章 宿命論(2)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915章 朝貢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7章 馬市驚魂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75章 小王爺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69章 發榜(1)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648章 夜襲(3)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321章 聖旨下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774章 海戰(4)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728章 江湖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281章 變化(2)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371章 探究第642章 各方準備
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614章 剪不斷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20章 雪中送炭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882章 對決(4)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章 殺良冒功第771章 海戰(1)第493章 宿命論(2)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915章 朝貢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7章 馬市驚魂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75章 小王爺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69章 發榜(1)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648章 夜襲(3)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321章 聖旨下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774章 海戰(4)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728章 江湖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281章 變化(2)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371章 探究第642章 各方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