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山海關

祖大弼和祖大樂見到蘇天成的時候,表現的極爲恭敬,這大概是祖大壽打過招呼了,多年以來,祖大壽都是錦州和寧遠武將之中,最高的指揮官,兩人都是他的屬下。

錦州有孫傳庭守衛,蘇天成不需要多操心,他本來準備到大淩河城一帶去看看的,但祖大壽極力反對,說是那邊不安全,蘇天成初到錦州,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錦州距離山海關接近四百里地,蘇天成一定,只用了一天多的時間,就趕到了。

一路跟隨的祖大壽,看法再次發生了改變,想不到蘇天成這樣的讀書人,如此能夠吃苦,一路都是快馬加鞭,沒有絲毫的特殊。

山海關,被稱爲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城,明初的時候修建,爲拱衛京師的重要據點之一,全城周長四公里,城牆高達十四米,牢不可破,崇禎年間,這裡一直都是護衛京師的最後一道防線。

駐守這裡的吳三桂,名氣更是巨大。

蘇天成一行抵達山海關的時候,吳三桂早就帶領全體軍官,迎候在城門之外了。

蘇天成剛剛下馬,吳三桂立刻上前,單膝跪地行軍禮了。

“末將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拜見督師大人。”

“吳兄快快請起,你我都是老熟人了,不必要如此大禮。”

蘇天成握着吳三桂的手,點頭和其餘的軍官示意。

吳三桂滿面紅光,身體微微的顫抖,蘇天成的這個動作,給予他足夠的面子了。

山海關不同於其他的城池,甚至和錦州、寧遠都是有所不同的,這裡主要就是駐軍,看不見百姓,因爲這裡的位置太過於重要,城內的就是駐軍以及駐軍的家眷。

蘇天成進入城內的時候。大街上,軍士排列整齊,等候蘇天成的檢閱。

駐守山海關的軍隊,被稱作關寧軍,赫赫有名的關寧鐵騎,誰都是知道的,可惜的是。真正的關寧鐵騎,在和後金韃子的廝殺之中,損失殆盡,創始人袁崇煥也化作一縷青煙了,後來吳襄仿照以前的關寧鐵騎,打造駐守在山海關的軍隊。贏得了關寧軍的稱號。

看上去,駐守山海關的軍隊,氣質還是不錯的。

不過,蘇天成知道,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真正的達到了當年關寧鐵騎的水平。後金韃子也就沒有那麼囂張了。

進入總兵府,一切都準備好了。

酒宴擺上來了,看樣子很是豐盛。

“吳兄,如此的盛宴,我可是難以下嚥啊,今日初來乍到,盛情難卻,以後不可如此了。”

雖然是笑着說出來這句話。但吳三桂身體還是抖動了一下,他知道,蘇天成說的肯定是真話,要不然江寧營也不會那樣的驍勇善戰。

吃飯的速度很快,蘇天成想到了很多的事情,連續幾天的時間,他的腦海裡面。已經形成了初步的規劃,很多的事情,從現在開始,就要落實了。選擇在山海關這個地方開會,還是很不錯的。

吃飯之後,吳三桂陪着蘇天成,在城內四處看了看。

“吳兄,守衛山海關多年了吧。”

“回大人,末將一直都是守候在山海關的,哪裡都沒有去過。”

“想沒有想過,離開山海關,到錦州或者是寧遠去啊。”

“任憑大人吩咐。”

吳三桂的聲音有些小,也不是立即說出來的,這表明了內心一定是異常驚詫的。

蘇天成能夠分析到吳三桂的內心,多年駐守在山海關,早就將這裡看做是自己的地盤了,外人是不要想着插足的,就算是想着調動這裡的軍隊,也要看看是什麼情況。

蘇天成可不會管那麼多,這種狹隘的地域思想,或者是佔山爲王的心態,必須要打破,最好的辦法,就是軍官的調防,如同幾百年之後,軍區司令員對調一樣,當然,目前還不能夠這樣做,至少需要在打下大淩河城之後。

“你能夠有這樣的想法,我很是欣慰啊,到遼東來,我也是戰戰兢兢的,這裡的情況複雜,多年的戰亂,後金韃子虎視眈眈,不過皇上的重託,是不敢辜負的,所以說,今後我還要得到你的大力支持啊。”

“末將敢不效命。”

“也不能夠這樣說,有什麼要求,或者是有什麼難處,私下裡還是可以說的,做事情的事情,儘管有些時候,心裡是不痛快的,是需要服從大局的,但也要有地方發泄和傾訴啊,否則憋在心裡,時間長了,必然會發酵啊。”

“大人,末將不敢有想法,末將是真心服從安排的。”

“好了,我從錦州一路過來,看到了不少的堡壘和據點,整個的關寧錦防線,看上去固若金湯,後金無法突破,但你想過沒有,這麼多年過去了,爲什麼後金在沒有突破關寧錦防線的前提下,還是能夠大搖大擺的入關劫掠,給關內百姓造成慘重的損失,關寧錦防線佈置在這裡,不是說僅僅是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的,還要拱衛京師,若是京師以及京畿地區遭遇到後金韃子的攻擊了,就是我們的失誤,這等情況,就是我們的失職啊。”

這一下,吳三桂不敢繼續做點頭蟲了。

“大人的意思是,末將要殺出去,進攻後金韃子嗎。”

蘇天成笑着搖頭。

“這一天早晚是要到來的,但不是現在,我剛纔說的目標要達到,其實也不是很困難,這就需要我們建設好關寧錦防線,什麼叫做建設好了,那就是這裡的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能夠成爲我大明一道天然的防線,後金韃子不敢越雷池一步,這一路上,幾乎沒有什麼人煙,這樣的情況肯定是不行的。”

吳三桂有些摸不着頭腦了,難道蘇天成要求大家都出去種田嗎。

“大人,末將愚鈍。”

吳三桂倒是老實,在蘇天成的面前,他自愧不如,人家是殿試榜眼,創建了江寧營,文武兼備,都達到極致了。

“呵呵,你想想,老百姓如何才能夠安居樂業,那是他們不受到侵害的情況下,纔有可能的,譬如說老百姓在山海關外面種地,他是不是要想着,若是後金韃子來了,不僅糧食沒有了,人也被劫掠了,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安居樂業啊,我們需要達到的目標是,老百姓能夠安心種地,安心生活,就算是後金韃子來,他們想到的是,有大明軍隊可以保護他們,可以殺光敢於進犯的後金韃子。”

吳三桂的臉有些紅了。

“末將明白了,這都是末將的無能,沒有能夠保護百姓。”

“責任不能夠說沒有,但你也沒有多大的責任,如今,這就是我的責任了,要是做不到這一點,我這個薊遼督師,就是不合格的,老是守在城池裡面,不敢和後金韃子廝殺,我豈不是成爲了縮頭烏龜了。”

吳三桂的臉更紅了,渾身都有些不自在了。

蘇天成暗暗發笑,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這個吳三桂,心思深沉,志向也是遠大的,要不然在歷史上,也不會兩次反叛,最後稱帝了,自己如此敲打一下,讓吳三桂明白,有些想法是不能夠有的,小小的功勞也不必拿出來炫耀。

“好了,吳兄就不要想那麼多了,什麼事情都往自己的身上想,今後我可不敢說什麼了,對了,你的父親上次到京城去了,如今肯定是回來了,不知道身體如何啊,抽時間我去看看,你我情如兄弟,你的父親也是我的長輩啊。”

“不敢不敢,家父上次回來之後,非常感激大人的盛情款待,至今念念不忘,大人軍務繁忙,家父不敢打擾的。”

“呵呵,不管怎麼忙,都是要去看看的,我看現在就合適,我們一起去看看,要不然明日後日就要開始忙碌了。”

吳三桂恢復了自然,連忙在前面帶路。

吳襄住的地方,其實就在總兵府的旁邊,以前吳襄是住在總兵府裡面的,後來被削職了,不好繼續住在總兵府了。

看見蘇天成來了,吳襄連忙迎出來了,走到了府門外,抱拳給蘇天成行禮。

山海關裡面的家眷還是很多的,看見這一幕的人也是不少的。

跟隨蘇天成的祖大壽,也很是佩服,想不到蘇天成能夠禮賢下士,吳三桂不過是山海關總兵,蘇天成出任薊遼督師,手下的總兵一大串了,還是能夠記得當初的情誼。

晚上,蘇天成一行全部都歇息了。

吳襄對着吳三桂,面容嚴肅的開口了。

“長伯,我是看出來了,蘇大人真的不簡單,剛剛祖大壽說了,一天時間,蘇大人從錦州趕到了這裡,接近四百里地啊,有幾個文官能夠承受的,江寧營雖然沒有駐紮在山海關,但錦州和寧遠傳來的消息,自從江寧營進駐之後,韃子不敢過來騷擾了,後金的皇太極親自下令,不準進攻了,要我說,蘇大人的什麼話,你都是要聽的,別看蘇大人表明溫文爾雅,真的下定決心做事情了,恐怕比誰都厲害的,有些時候,皇上恐怕都難以保護的,流寇幾十萬人,全部被江寧營斬殺了,遼東不要多少年,也要平息了,你跟着蘇大人好好幹,多立功勞,不要擔心前途的。”

第1083章 廷辯(1)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879章 對決(1)第414章 傷情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67章 歸屬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793章 都不笨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406章 募捐(2)第1179章 幫倒忙第41章 收服第1282章 後宮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251章 崩潰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1章 收拾你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26章 眼藥水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211章 江寧營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88章 拜訪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29章 忠告第705章 放心了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703章 遠見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754章 造船廠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6章 老乞丐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
第1083章 廷辯(1)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879章 對決(1)第414章 傷情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67章 歸屬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793章 都不笨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406章 募捐(2)第1179章 幫倒忙第41章 收服第1282章 後宮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251章 崩潰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1章 收拾你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26章 眼藥水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211章 江寧營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88章 拜訪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29章 忠告第705章 放心了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703章 遠見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754章 造船廠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6章 老乞丐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