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應對辦法(2)

短短三天的時間,皇太極已經昏迷了四次,每次昏迷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也足夠牽扯衆多滿人權貴的心了,如此關鍵的時刻,皇太極必須要堅持,諸多的滿人權貴,還不是很相信豪格能夠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

接到了遼東的戰報,皇太極當即口吐鮮血,昏迷過去了,經過了太醫的緊急搶救,皇太極才醒過來,太醫和後宮的嬪妃,寸步不離的守候皇太極,這期間,豪格做出來了決定,召集代善、多爾袞、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回到瀋陽,商議有關大清國的重大事宜。

豪格的表現還是可以的,至少在最大的程度上面,穩住了大清國的局勢,但如何處理遼東的事宜,如何的調整作戰部署,這一切都需要皇太極做出來決定,依照豪格的權威,是難以徹底決斷這些事情的,而且大清國處於嚴重不利的局面,需要主心骨。

豪格衣不解帶的守候皇太極。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三天之後,臉色蒼白的皇太極,出現在了崇政殿。

這是皇太極堅持的結果,儘管身體處於極度虛弱的狀態,儘管遭遇了重大的打擊,可皇太極還是堅持下來了,而且來到了崇德殿。

諸多的滿人權貴,早就在大殿等候了,大殿之內的氣氛特別的凝重,遼東大敗,加之皇太極身體的虛弱,成爲諸多滿人權貴心頭的石頭,沉甸甸的。

皇太極終於開口說話了,沒有了以前的洪亮嗓音,但一字一句衆人都聽得很清楚。

“朕夢見先皇了,想當初,先皇帶領我們四處征伐。取得太多的勝利,哪裡會料到如今的局面,朕也夢見了遼東的十幾萬將士,他們之中,一半以上都永遠留在西平堡了,正是這些夢。促使朕醒過來了,朕不能夠睡覺,不能夠歇息,大清國必須要振作起來。”

沒有人說話,大家都在安靜聽着。

“你們都是我大清國的肱骨之臣,大清國要依靠你們,才能夠振作,才能夠強盛,朕的身體不好。可不希望你們垂頭喪氣,失敗了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大清國還有太多的勇士,我大清國有能力擊敗大明朝廷。”

“失敗了,不以爲天塌下來了,若是你們都垂頭喪氣,蓋州和西平堡的那些將士,還有我大清國那麼多捐軀的將士。會是什麼看法,他們在地下能夠安寧嗎。朕也想着歇息,可先皇在夢中警告朕了,如此關鍵時刻,朕絕不能夠退縮。”

“你們放心,朕死不了,朕還要活他幾十年的。”

皇太極說話顯得很吃力。說出來這麼多,也是硬撐着,說完後面這幾句話,額頭上已經出現了豆大的汗滴,守候在一邊的太醫。臉色也變化了,生怕皇太極這個時候暈過去了,宮裡的太醫草木皆兵了,受到了太多的訓斥,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

豪格站在皇太極的身邊,看見皇太極如此的情形,準備開口說話。

皇太極擡起手,制止了豪格。

大殿裡面異常安靜,皇太極沉重的呼吸聲很是清晰。

好一會,皇太極才繼續開口說話了。

“朕想到了很多,所謂時勢造英雄,可後面還有一句話,英雄也要適應時勢,若是一味的蠻幹,英雄也會變成狗熊的,自從先皇起兵以來,我大清國面臨的局面,有時險惡,有時順利,情況總是在不斷變化的,崇德元年之前,我大清國是很順利的,征服了蒙古部落,屢次入關,收穫頗豐,可崇德元年之後,情況出現了變化,可朕卻沒有能夠及時調整策略,以至於出現了目前的局面,此番遼東大敗,責任還是在朕的頭上啊。”

“大明的情況明顯好轉了,自從流寇被剿滅之後,朕就應該想到,對付大明的手段應該要變化,大明能夠剿滅流寇,若是國力沒有好轉,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朕層級與大明的流寇遙相呼應,合力打擊大明朝廷,朕雖然看不起流寇,但也不得不借重流寇的力量,消耗大明朝廷的力量啊。”

“范文程已經自盡了,你們之中,很多人對范文程都有意見,都是看不慣的,但你們要記住,范文程於我大清國是有功勞的,朕記得很清楚,崇德元年的時候,范文程就給朕提出來了建議,改變對大明朝廷的策略,不能夠一味的強攻了,可你們之中,沒有人想到這一點,不要說你們,朕都沒有想到,認爲范文程所言,乃是無稽之談。”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朕總是認爲,滿人乃是最爲驍勇的,漢人被打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不過我大清的國力,暫時比不上大明,故而剿滅大明是遲早的事情,可朕沒有想到,大明出了一個蘇天成,直接威脅到我大清國了。”

“朕很痛苦,承認以前的失誤很痛苦,可朕也很高興,能夠看見之前的失誤,能夠想到更多的辦法來應對,這些日子,朕左思右想,我大清國的策略,必須要做出來根本的轉變了。”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皇太極本來應該是支撐不住的,可衆人發現,皇太極的臉上竟然出現了一絲的紅暈,精神明顯好一些了。

不得不說皇太極的頑強,也不得不承認精神的巨大力量。

“朕決定,向大明朝廷俯首稱臣。”

大殿裡面瞬間躁動起來,衆人開始小聲議論了,若不是顧忌到皇太極的身體,恐怕有人要開始叫嚷起來了,大聲的反對。

皇太極眼神異常堅定,顯然是下定決心了。

“朕知道你們不服氣,朕自然是要說出來理由的。”

皇太極開口之後,大殿裡面迅速安靜下來了,衆人清楚,皇太極做出來這個決定,一定是有理由的,否則不會隨便說的。

“朕想清楚了,我大清國的最大敵人,不是大明的那個崇禎皇帝,也不是大明朝廷裡面的衆多文武大臣,而是蘇天成。”

“朕甚至可以說了,若是沒有這個蘇天成,我大清國就要完成征服中原的夢想了,想想以前的情形,朕那個時候領兵入關,所向披靡,沒有哪一支明軍敢於迎戰,都是望風而逃,朕雖然帶領大軍,孤軍深入,可少有擔憂的時間,可江寧營崛起之後,我大清國基本沒有這等的機會了,十二弟曾經帶領大軍,圍攻登州、萊州和青州等地,朕也曾帶領大軍,大敗遼東邊軍,險些生擒陳新甲和錢謙益,險些一舉拿下關寧錦防線,可惜功虧一簣,不是朕做不到,更不是我大清國的勇士沒有能力,而是蘇天成抓住了朕的要害,逼得朕不得不做出調整。”

“每每想到這些,朕的心裡就疼啊。”

“朕調整策略,向大明俯首稱臣,就是針對蘇天成的。”

皇太極說出來這番話,很多人都愣住了,也有人臉上出現了微笑,代善、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等人,基本明白意思了。

“朕很欣慰,總算是有人明白了朕的苦心了,好了,後面的事情,豪格代朕說吧。”

豪格清了清喉嚨,開口說話了,豪格的聲音大很多。

“父皇考慮的是,向大明朝廷俯首稱臣,要換來我大清國休養生息的機會,只要我大清國俯首稱臣,大明的那個崇禎皇帝,就不會將我大清國當做最大的敵人和對手了,可漢人總是喜歡相互傾軋的,內訌是漢人的習慣。”

“父皇仔細分析了,蘇天成的確驍勇,甚至可能滅掉我大清國,可蘇天成也是大明的大臣,也要聽那個崇禎皇帝的,一旦我大清國俯首稱臣,蘇天成如此巨大的權勢,豈不是要受到崇禎皇帝的懷疑,所謂功高震主,蘇天成的日子不會好過的。”

“父皇斷定了,我大清國俯首稱臣,崇禎皇帝感覺到安全了,沒有威脅了,就要騰出手來,專門對付蘇天成了,這是大明朝廷的習慣,幾百年都是如此。”

衆人再次開始議論了,皇太極的這個決定,若是經過仔細的分析,的確是很好的決定,讓大明皇帝動手,除掉蘇天成,等到蘇天成被清洗的那一天,大清國就可以重新開始征伐了,最終滅掉大明,稱霸中原。

“當然,父皇也有擔憂,如何的讓大明朝廷相信我大清國俯首稱臣,爲此父皇做出來了三項決定。”

“第一個決定,從即日起,除非是在崇德殿議事,其餘的時候,朝廷不要使用大清國的稱號了。”

“第二個決定,派出人質,進入到大明京城,表示我大清國俯首稱臣的誠意,皇上決定了,讓福臨進入大明京城,一同到大明京城去的,還有莊妃娘娘。”

“第三個決定,派遣鄭親王濟爾哈朗爲全權代表,再次進入大明京城,與大明朝廷談判,皇上知道此次的談判很是艱難,故而賦予鄭親王全權,有些事情,不需要請示稟報,可自行做出來決定,談判的時間不能夠拖延,越快越好,如此就能夠爲我大清國爭取到喘息的時間。”

大殿裡面,再次安靜下來了,衆人都清楚,皇太極做出來這個決定,是不簡單的,這意味着大清國要做出來諸多的讓步,甚至有可能失去耀州和海州等地了。(未完待續。。)

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30章 連環計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481章 準備第817章 爭執第37章 安排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1192章 稱帝(4)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1183章 定局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405章 募捐(1)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58章 後續第767章 波動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236章 擴軍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280章 變化(1)第201章 軍心第6章 老乞丐第820章 面對面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44章 戰果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405章 募捐(1)第7章 馬市驚魂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81章 幕僚第119章 秦淮河(3)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081章 暗戰(2)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70章 發榜(2)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94章 宿命論(3)第1248章 生死考驗(3)
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30章 連環計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481章 準備第817章 爭執第37章 安排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1192章 稱帝(4)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1183章 定局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405章 募捐(1)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58章 後續第767章 波動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236章 擴軍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280章 變化(1)第201章 軍心第6章 老乞丐第820章 面對面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44章 戰果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405章 募捐(1)第7章 馬市驚魂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81章 幕僚第119章 秦淮河(3)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081章 暗戰(2)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70章 發榜(2)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94章 宿命論(3)第1248章 生死考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