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聖旨到了

一夜之間,洪承疇調集了五萬人馬,其中江寧營三萬將士,邊軍兩萬。

調集兵馬的事情,可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保障是征戰的基礎,若是糧草都不能夠保證了,大軍不可能廝殺,蘇天成要求的是十萬人馬,這個難度太大了一些,要知道駐守在關寧錦防線的,一共也就是十七萬多軍士了,而且還有七萬餘人,在距離寧遠兩百餘里的山海關。

一夜未眠,洪承疇絲毫沒有睡意,直接到督師府了。

蘇天成也是一夜未眠,這一夜,他想到了很多,京城裡面會有什麼動靜,會不會有人趁機彈劾自己,會不會遇見麻煩等等,進攻黑山的任務是非常艱鉅的,也是非常冒險的,皇太極不會不考慮到黑山的防守,而且這次的進攻,還是需要依靠炮兵營,火炮的運輸也是不簡單的事情,時間要求這麼緊張,會不會出現什麼意外的情況。

考慮最多的,還是軍士的多少問題,十萬大軍究竟有沒有必要,關寧錦防線的總兵力,只有十七萬多,派出去了十萬,若是皇太極繞開大軍,準備進攻大淩河城,該怎麼應對,那樣戰鬥就亂成一鍋粥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都有優勢和劣勢。

征戰需要深思熟慮,一旦做出來決定之後,不要輕易改變,特別是在大軍整裝待發的時候,更是不能夠有所變化,但蘇天成不會侷限於固定的思維,比如說軍士多少的問題,他就需要重新思考了,是不是需要排除十萬大軍,五萬怎麼樣,這一次並非是想着和後金展開決戰的,拿下黑山的目的,是爲了震懾瀋陽。那裡是後金的都城,只要能夠攻下黑山,必然對瀋陽造成巨大的震動,強迫皇太極做出來反應,最大的可能,就是進攻登州、萊州的後金軍士撤離,包括進入蒙古的後金八旗軍。一樣會撤離。

這其實是蘇天成和皇太極兩人之間,智慧的較量,真正的意思,兩人都是明白的,心照不宣,一旦蘇天成能夠打下黑山。皇太極馬上會做出來調整。

蘇天成清楚,江寧營和邊軍,就是拿下了黑山,也不可能固守的,這樣就觸動了後金的根本利益了,皇太極不可能坐得住,必須要想方設法的奪回黑山。兩軍從此就會進入到無休止的廝殺之中,形成長時間的拉鋸戰,這是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說,攻下了黑山之後,大明軍隊絕不會固守黑山,這裡已經脫離了關寧錦防線的範疇,駐紮軍隊在這裡,也沒有多大的意義。等於說你的實力還沒有達到那樣的程度。卻要強行出頭,吃虧的只是自己。

洪承疇進入到大堂之後,看見蘇天成的眼睛裡面有血絲,馬上開口了。

“大人還是要注意身體的,下官已經組織了五萬軍士,明日一定能夠組織到十萬大軍的,如今五萬大軍已經開始朝着錦州集結了。”

蘇天成點點頭。好像是詢問,也好像是自言自語。

“洪大人,我思考了很長時間了,我們有必要派出十萬大軍嗎。駐守在黑山的後金韃子,也就是兩萬五千人左右,我們若是能夠出動五萬人,已經是對方一倍以上的數量了,而且這次的進攻,同樣需要依靠炮兵營,大淩河城距離黑山有一百餘里,黑山距離瀋陽有三百餘里,從地理位置上面來說,我們還是佔據很大優勢的,同時我也思考了,若是我們派出了十萬大軍,關寧錦防線駐守的將士,僅剩七萬餘人,基本不好駐守了,大淩河城、錦州、寧遠和山海關,四處的城池,任何的一個地方,都不能夠出現閃失的,皇太極要是豁出去了,不理會黑山,繞過大軍,攻打大淩河城,或者是錦州,我們豈不是遇到大麻煩了。”

洪承疇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只是跟隨蘇天成這麼多年,每一次蘇天成都是成竹在胸,他也沒有多考慮,想不到這一次,蘇天成也提出來問題了。

“大人,下官以爲,還是謹慎一些的好,皇太極能夠出奇兵攻打登州和萊州,也就可能想到其他的應對辦法,恐怕黑山已經準備加強守衛了,下官以爲,目前的情況下,我們固守黑山,還是有着一定困難的,就算是拿下了黑山,也難以守住啊。”

蘇天成不斷點頭,站起來了。

“洪大人,你說的很對,我們的目的不是拿下黑山,更不是需要固守黑山,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想廝殺的,只是皇太極做出來這樣的動作,我們必須要迎戰,我看這樣,就派出五萬將士,攻打黑山,動作要快,駐守關寧錦防線依舊有十二萬餘將士,問題不大的。”

下定決心之後,蘇天成需要關心調動的軍士情況了。

洪承疇也開始稟報了。

“根據大人的部署,此次調動的兵力,包括駐守大淩河城的兩萬將士,留下一萬人,重點固守大淩河城,兼顧其餘的據點和堡壘,錦州調動兩萬將士,留下兩萬將士駐守,寧遠調動一萬將士,留下兩萬將士駐守,至於山海關的邊軍,暫時不調動了,山海關距離有些遙遠,大軍開拔需要時日,時間上來不及。”

“好,就這樣決定了,攻打黑山的大軍,定爲五萬人,但對外宣傳,依舊是十萬大軍,此外,要通知山海關的吳三桂,時刻加強戒備,預防出現意外的情況,千萬不能夠掉以輕心。”

王大治進來了,看見洪承疇在和蘇天成商議事情,暫時站在了門口。

“大治,有什麼事情嗎?”

“大人,洪大人,京城來人了,有聖旨。”

蘇天成看了看洪承疇,臉上的顏色變了,大軍已經做好了安排,而且開始向錦州方向集結了,這個時候,聖旨到了,若是要求江寧營到登州和萊州去救援,那就真的不好辦了,這個聖旨,早不到晚不到,偏偏這個時候來了。

洪承疇看見了蘇天成的臉色,也知道蘇天成的擔憂。

“大人,下官去接聖旨,就說大人已經到錦州去了,只要拖延兩日,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不管聖旨如何說,一切的責任,下官來承擔。”

蘇天成輕輕的搖頭。

“這樣做不行,我明明在督師府,隱瞞是不行的,還是先去接聖旨,不管聖旨怎麼說,預定的計劃是不能夠改變的,若是我不能夠領軍作戰,那就拜託你了,一定要拿下黑山,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救援登州和萊州,也能夠平定草原上的局勢。”

“大人,這樣做有些不妥啊,還是下官去接聖旨吧。”

“不,就這樣決定了,你暫時迴避一下,我去接聖旨。”

督師府的會客廳,早就擺好了香案,蘇天成來不及沐浴更衣,直接來到了會客廳。

徐爾一等人,早就在這裡等候了。

前來宣旨的,是兵部的官員,看見蘇天成的時候,官員是非常謙虛的,儘管是代表皇上來宣旨,但是到了遼東,自己還是要低調的,千萬不要有什麼架子。

蘇天成和徐爾一等人,都跪下了,聆聽聖旨。

“。。。蘇天成即爲薊遼督師,帶朕駐守遼東,既有臨機專斷之權,遼東、大同、寧夏、登州、萊州、天津等地的諸多事物,俱由蘇天成決斷,欽此。”

蘇天成接旨的時候,有些說不清楚自己的感受了。

歷史上對朱由檢的評價,是很不好的,特別是在遭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往都是做出來匪夷所思決定的,作不出來什麼好的決定,自己雖然和朱由檢有過不少接觸了,但在後金軍士進攻登州和萊州這件事情上面,還是想到朱由檢會插手直接做出來決定的,那樣會讓自己陷入到兩難的境地,他甚至想到了袁崇煥,當年袁崇煥就任薊遼督師,居然讓八旗軍不知不覺打到了京城腳下去了,這一次的情況,雖然有所不同,但有着異曲同工之處,若是自己也遭遇到猜忌了,那就不好辦了。

想不到朱由檢做出來了這樣的決定。

接過聖旨之後,蘇天成要王大治帶着兵部的官員下去休息,這個時候,兵部官員從懷裡拿出來一疊的信函,說是從登州和萊州過來的情報。

再次回到大堂,蘇天成的神色完全變化了,朱由檢如此的信任,令他的壓力更大了。

打開信函,看了裡面的內容之後,蘇天成倒吸了一口涼氣,想不到攻打登州和萊州的,居然是多爾袞,這可是個厲害的人物。

洪承疇、徐爾一、渠清澤等人,都來到大堂了。

“皇上授予我臨機專斷的權力,這是對我最大的信任,也是對我們所有人的信任,這一次,我們一定要傾盡全力,解決登州和萊州的危機,這些信函裡面說的很清楚了,攻打登州和萊州的,是多爾袞,看來皇太極是真的花血本了,派出了身邊最厲害的兩員猛將,代善和多爾袞兩人都離開瀋陽了,皇太極身邊的猛將不是很多了,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堅決拿下黑山,逼迫皇太極做出來撤兵的決定。”

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704章 隱患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644章 松山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57章 下狠手(2)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1167章 迅雷(2)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391章 慘敗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22章 眉姑娘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81章 未雨綢繆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252章 北平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675章 計中計第880章 對決(2)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7章 馬市驚魂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510章 刺激(2)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238章 變故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084章 廷辯(2)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728章 江湖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012章 誤判?(1)第1173章 歹毒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64章 開埠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510章 刺激(2)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
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704章 隱患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644章 松山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57章 下狠手(2)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1167章 迅雷(2)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391章 慘敗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22章 眉姑娘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81章 未雨綢繆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252章 北平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675章 計中計第880章 對決(2)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7章 馬市驚魂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510章 刺激(2)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238章 變故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084章 廷辯(2)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728章 江湖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012章 誤判?(1)第1173章 歹毒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64章 開埠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510章 刺激(2)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