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面對面

蘇天成突然來到京城,朱由檢特別的吃驚,沒有聖旨,蘇天成是不能夠離開登州的,可這樣無聲無息就來到了京城,冒着被彈劾的危險,不顧個人的前途,一定是有什麼大事情的,朱由檢已經收到了陳新甲的密摺,對於陳新甲做出來的部署,感覺到激動,想不到陳新甲做出來了這麼大的部署,細想一下,這樣的部署也是可行的,無非是講戰役的規模,擴大了很多,朱由檢甚至打算,必要的時候,直接給蘇天成下旨,要求蘇天成帶領江寧營,趕赴遼東,至於說戰役的指揮,到時候再來考慮,萬一陳新甲的部署成功了,那就有可能給予後金韃子毀滅性的打擊了。

蘇天成來到京城,朱由檢很快察覺到了,一定是爲了遼東的事情來的,洪承疇提出來了反對意見,和陳新甲、錢謙益發生了衝突,想必洪承疇肯定告知了蘇天成,難道說蘇天成是來爲洪承疇求情的。

想到這裡,朱由檢隱隱有些不快了,遼東的事情,是陳新甲直接負責的,一切的安排,也應該以陳新甲的爲準,這樣的情況下,蘇天成專程來到京城,談論遼東的事情,手是不是伸的太長了,難道說在遼東收復了大淩河城,就以爲自己有着很大的功勞,對遼東的所有安排部署,都要指手畫腳嗎。

有了這樣的想法,朱由檢對蘇天成的看法有些改變了,若說以前限制蘇天成的權力,他的內心還感覺到不安,但這一次,蘇天成的所作所爲。過分了,令他覺得以前的處理,是沒有多少問題的,也幸虧自己這樣處理了。

朱由檢一直都認爲,蘇天成非常的聰明。從殿試高中榜眼之後,表現都是很不錯的,明白很多的事理,也不貪功,關鍵的時候,知道將功勞讓出去。特別是自己任命陳新甲爲遼東巡撫,蘇天成根本就沒有過問遼東的事宜,如今到了關鍵時刻了,蘇天成終於忍不住了。

朱由檢本不打算見蘇天成的,王承恩在一邊勸解,說是蘇大人既然專程到京城來了。就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夠說些什麼事情,也好看看蘇天成究竟是什麼樣的想法。在王承恩的勸說下,包括內閣首輔楊嗣昌的建議下,朱由檢還是決定見一見蘇天成。

蘇天成進入養心殿之後,發現只有朱由檢和王承恩兩人,朱由檢的神色很不好。

他已經不在乎這些事情了,自己沒有接到聖旨。直接到京城來了,而且是爲了遼東的事宜,朱由檢肯定是不高興的,甚至會產生其他的想法,但關鍵時刻,蘇天成不會考慮那麼多了,若是完全爲了自身的利益,穿越之後,他就不會做出來那麼多顧全大局的事情。

拜見之後,朱由檢很快開口了。

“蘇愛卿。朕沒有下旨,不知你爲何到京城來了。”

“皇上,臣是爲了遼東的事情而來的。”

朱由檢的臉色已經陰沉下來了。

“愛卿爲何這樣說啊,朕已經下旨了,遼東的事宜。悉數由陳愛卿定奪的,你忽然來到京城,是不是準備彈劾陳愛卿啊。”

“皇上,臣是薊遼督師,需要關心遼東局勢的,皇上曾經下旨,要求陳大人協助臣做事情,臣到了登州之後,時刻不忘自身的職責,時時刻刻關心遼東的事宜,有些時候,洪承疇也是告知臣一些遼東的事宜,臣這一次到京城來,是因爲考慮到局勢危機,故而不顧其他事宜,專程來給皇上稟報的。”

朱由檢看着蘇天成,沒有說話,既沒有要求蘇天成說什麼,也沒有要求蘇天成不說什麼,這種未知可否的態度,其實就是最大的否定,意思是蘇天成不應該關心遼東的事情了,恐怕蘇天成離開京城之後,洪承疇也難以繼續在遼東了。

蘇天成沒有在乎朱由檢的態度,儘管朱由檢身後餓王承恩,很是着急。

“皇上,臣專門帶來了沙盤,懇請皇上恩准,臣與皇上在沙盤上面進行一次較量。”

朱由檢很是奇怪,也被蘇天成提出來的主意激發了好奇心,禁不住點點頭。

太監很快擡進來了一個碩大的沙盤,放在了中間,這個沙盤,就是關寧錦防線以及黑山、義州、廣寧、遼河甚至是瀋陽的地形圖了。沙盤的旁邊,擺着不少紅色和藍色的小旗幟,還有一副完整的地圖。

朱由檢有些好奇,快步走到了沙盤前面,仔細的看着沙盤。

“皇上,這個沙盤就是遼東的整個地形,不過突出了關鍵地方,臣想着和皇上玩玩沙盤遊戲,這裡有紅色和藍色兩種旗幟,其中紅色旗幟代表我大明軍隊,藍色旗幟代表後金韃子,每一面的旗幟代表一萬人,臣略知遼東部署,代表藍方。”

朱由檢仔細看了一會,臉上露出了笑容。

“好,朕和你玩玩沙盤遊戲。”

好奇的王承恩,也跟在朱由檢的後面,看了好一會的沙盤。

第一次的對抗開始了,各種旗幟被插在沙盤上,開始逐漸的移動。

慢慢的,朱由檢的臉色開始變化了,半個時辰之後,沙盤上的紅色旗幟,絕大部分都被藍色旗幟包圍了,剩下的僅僅是寧遠和山海關兩個地方了。

朱由檢很快反應過來了。

“蘇愛卿,這不能夠算,朕知道戰役的部署,你也是清楚的,若是後金韃子清楚了部署,這場戰鬥,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夠取勝的。”

“皇上,臣剛纔擺出的步驟,後金韃子並不知道相關的部署,只是在廝殺的過程中,及時的做出來調整,需要做到這一點只要後金韃子的總指揮足夠的聰明睿智,臣以爲,如此大規模的戰鬥,皇太極一定會親自指揮的,皇太極能夠做到這一點,若是真的出現了沙盤上面的情況,我大明危矣。”

蘇天成一邊說,一邊從懷裡掏出來了奏摺。

“皇上,這是臣的分析,懇請皇上閱覽,臣無意干涉遼東的事宜,可臣絕不願意我大明軍隊在遼東遭遇滅頂之災,此次遼東邊軍征伐後金韃子,乃是我大明主動進攻後金韃子,戰役至關重要。”

蘇天成說的很是嚴重。

朱由檢的神情也變得嚴肅了,接過了奏摺,仔細看起來了。

很快,朱由檢的臉色開始發白,這份奏摺,是蘇天成精心準備的,對於遼東的部署,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利弊全部都陳列出來了,其中以關寧錦防線爲誘餌的戰役部署,遼東可能遭受的損失是最大的,甚至超過了天啓二年王化貞的那一次慘敗。

朱由檢一直站着看奏摺,忘記了回到座位上。

半個時辰之後,朱由檢終於開口了。

“愛卿認爲,陳新甲的部署,存在巨大危險,可後金的皇太極,不一定知曉這等部署,難道奇襲的策略不可行嗎。”

“皇上,臣沒有否定奇襲的策略不可行,但要看是什麼環境,關寧錦防線,於我大明至關重要,不管採用什麼樣的奇襲方式,都不能夠動搖關寧錦的防禦,此次陳大人帶領十萬大軍出征,關寧錦防線尚有八萬將士守候,反觀後金韃子的兵力,若是皇太極下定了決心,可以達到二十萬人的兵力,兵力的比對方面,我大明沒有多大的優勢,故而臣以爲,皇上定下的年內拿下黑山、義州和廣寧的策略,是非常準確的,一步一步來,皇太極恐怕是難以下這麼大的決心的,畢竟他要護衛瀋陽,但若是準備直接進攻瀋陽,則必然引發難以控制的大戰,皇太極孤注一擲,換位思考,皇太極若是棄瀋陽於不顧,全力攻佔大淩河城、錦州、寧遠和山海關,臣以爲,只要皇太極拿下了大淩河城與錦州,陳大人率領的大軍,就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了,不僅不可能佔領瀋陽,回撤的路線也被完全封堵。”

朱由檢頻頻點頭。

“愛卿說的不錯,這等的部署,的確存在巨大危險,朕看了愛卿的部署,穩紮穩打,前後都能夠呼應,看來的確是有道理啊。”

“臣亦是考慮到這個問題,故而專門進京,稟報皇上,臣還是那句話,無意干涉遼東征伐事宜,一切聽皇上定奪。”

朱由檢看着蘇天成,忽然開口了。

“蘇愛卿,朕看這一次征伐後金韃子,你來擔任統帥如何啊。”

“萬萬不可,皇上,臣離開遼東一年多時間了,遼東諸多的變化,臣不是很清楚,陳大人在遼東,一直都在爲進攻後金韃子做準備,也是信心十足的,這主帥非陳大人莫屬,臣只是覺得,皇上可明確提出要求,嚴令陳大人按照戰役部署實施,如此可保證進退有餘。不管是不是取得重大戰果,能夠主動進攻後金韃子,都表明了皇上剿滅後金韃子的決心。”

朱由檢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蘇天成改變了朱由檢的看法,這的確不簡單,可這裡面,蘇天成耗費的心血,是巨大的,在登州反覆研究,來到京城的路上,一直都在揣摩,正是因爲充足的準備,纔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883章 對決(5)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114章 在路上(1)第496章 內訌(1)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45章 租子第1252章 北平第700章 提醒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1183章 定局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273章 驚奇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17章 窮則思變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822章 準備(1)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71章 鹿鳴宴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079章 明志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66章 鄉試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675章 計中計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843章 慘敗(1)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884章 對決(6)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18章 秦淮河(2)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章 殺良冒功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183章 定局第1169章 昏頭了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819章 怒氣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317章 大比武(2)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1012章 誤判?(1)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7章 窮則思變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767章 波動第1165章 苦嶺關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623章 行刺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7章 下狠手(2)
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883章 對決(5)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114章 在路上(1)第496章 內訌(1)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45章 租子第1252章 北平第700章 提醒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1183章 定局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273章 驚奇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17章 窮則思變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822章 準備(1)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71章 鹿鳴宴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079章 明志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66章 鄉試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675章 計中計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843章 慘敗(1)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884章 對決(6)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18章 秦淮河(2)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章 殺良冒功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183章 定局第1169章 昏頭了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819章 怒氣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317章 大比武(2)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1012章 誤判?(1)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7章 窮則思變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767章 波動第1165章 苦嶺關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623章 行刺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7章 下狠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