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

每天急行軍一百里地,不是嘴上說的那麼簡單的,兩千五百人,始終要保持一致,而且要互相照顧,畢竟能夠被選中,能夠進入江寧營,是大家夢寐以求的事情,如果說在行軍的過程中,因爲自身的問題,遭遇淘汰了,那是掉面子的事情。

再說了,家眷也跟着出發了,能夠讓家眷吃飽飯,不受凍捱餓,這是巨大的誘惑。

所以說,這些剛剛被招募的軍士,出發的時候,表現出來了高度的團結,互相照顧,互相鼓勵,不讓一個人落下。

這種氛圍,蘇天成能夠感受到,這也是他的目的,大家同在江寧營,就是一個整體,如果說自私自利,只知道保全自身,這樣的團隊,不可能有戰鬥力。

不要小看這一次的行軍,裡面蘊含的意味,是非常深刻的。

行走的線路,是一路往南,經過北直隸的河間府、廣平府,進入河南,經過河南的開封府、歸德府,進入南直隸的鳳陽府、滁州,進入應天府。

出發不久,前方的官道上面,等候着幾個人。

騎馬在最前面的蘇天成,有些奇怪,招募軍士的事情,已經結束了。

看見蘇天成過來,幾個人迎上來了。

王大治有些緊張,不自覺的靠攏過來。

很快,蘇天成認出了前方的幾個人,爲首的兩人,赫然就是孫承宗的孫子孫恩明和孫恩宗,後面的兩個年輕人。他有些面熟。

“屬下孫恩明,與弟弟孫恩宗。鹿太兵、鹿太泊,在此恭候。”

孫恩明等人跪下了。

蘇天成連忙下馬,一一扶起來了四人。

“你們不是早就出發了,到江寧縣去了嗎,怎麼在這裡等候。”

“屬下早就接到爺爺的信了,半途折回來,在這裡等候很長時間了。”

“這樣啊,那你們怎麼不回家啊。”

“爺爺不准我等回家。免得影響招募軍士的事宜,要求我等在這裡等候的。”

蘇天成好半天沒有說話。

孫恩明等四人,算是典型的官僚子弟了,按說是可以接受諸多優惠條件的,蘇天成也不得不想到這一點,江寧營徵召了一萬軍士,擴大了規模。必然要產生不少的軍官,而孫恩明等人,是可以提拔爲軍官的,至少他們在學問方面,是強很多的。

孫承宗要求自己的嫡親孫子,進入江寧營。做出來這樣的決定,之所以產生了轟動性的效應,是因爲孫恩明的身份不同了,官僚子弟,原則上都是要讀書人的。至少成爲士紳富戶,孫恩明是國子監監生。有着很不錯的前途,但放棄這樣的前途,進入江寧營,需要莫大的決心,對身邊人的震動,絕不一般。

招募軍士的事情,之所以這樣的順利,與孫承宗和鹿善繼的支持,有着莫大的關係。

現在,孫承宗和鹿善繼,明確的要求,自家的子弟,也要隨軍行動,也就是說,他們沒有任何的特殊化,照樣是每天急行軍一百里地,而且孫恩明等四人,在城外等候這麼長時間,沒有回到家裡去,說起來,早就是一種磨礪了。

蘇天成很快下定了決心。

“孫恩明,你是國子監監生,身份本來就不同了,孫恩宗、鹿太兵、鹿太泊,你們都是生員,也是讀書人了,既然隨軍行動,那你們的職責就不同了,自己完成行軍任務的同時,要照顧到整體的隊伍,從現在開始,你們負責兩千五百人的一切行軍事宜,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請教,孫恩明總負責,孫恩宗、鹿太兵和鹿太泊爲副手,如何的分工,你們自己決定,聽明白了嗎。”

“屬下不辱使命,一定完成任務。”

軍士中,有不少人是認識孫恩明等人的。

孫恩明負責行軍的一切事宜,消息很快傳開了。

孫恩明是國子監監生,是監生老爺了,居然跟隨一起行軍,大家爲之一振,這就是榜樣的力量了。

孫恩明等四人,很快商議完畢了。

“屬下負責一千人,孫恩宗、鹿太兵、鹿太泊三人,各自負責五百人,要求不能夠掉隊,必須跟上行軍的隊伍。”

蘇天成笑着搖頭,畢竟不熟悉軍隊的一切事宜,這樣的安排,有些小孩過家家的味道了。

“這樣的安排,責任不是很明確,我給個建議,行軍如同打戰,牽涉到方方面面,需要安排妥當,你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行軍速度,也就是你所強調的,不能夠有人掉隊,要相互照顧,最終大家都到達目的地,二是行軍紀律,軍隊的紀律是生命線,絕不能夠觸犯,既然進入了江寧營,就要遵守一切的制度,不準騷擾百姓,沿路秋毫無犯,三是後勤保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方面,絕不能夠疏忽。”

“你可以從這三個方面考慮,做出來分工,當然,總體負責,還是你。”

孫恩明聽得非常仔細,到了後面,有些臉紅了,蘇天成說完之後,他馬上稽首行禮。

“感謝大人的教誨,屬下受教了。”

行軍的過程,有些枯燥。

隨軍行動的家眷,畢竟體力差一些,女人和孩子,不可能跟上,好在後面還有軍士,可以適當的照顧他們,蘇天成留給他們銀子的意思,本想着他們能夠僱傭馬車,想不到這些家眷,根本捨不得坐馬車,也是跟隨者走路去的,有些孩子太小了,幾家合計,僱傭一輛牛車,讓孩子坐車。

令蘇天成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家眷,非常的堅強,出發的時候,劉鐵漢強調了紀律,軍士不能夠因爲照顧家眷掉隊,行軍過程中,家眷害怕影響到自家的男人,絕對不要照顧。其實,分管行軍的孫恩宗,已經變通了,每日裡完成了一百里的行軍路程,體力好的軍士,可以照顧家眷,蘇天成也默許了這樣的行爲,但家眷還是不願意。

行軍的過程,也是這些初次加入江寧營的軍士,受到教育的過程,這裡面,有一些軍戶,他們熟悉軍隊的制度,能夠起到一些帶頭作用,客觀上幫助了整個的行軍隊伍。

孫恩明、孫恩宗、鹿太兵和鹿太泊四人的表現,出乎了蘇天成的預料。

這四人,身份不同了,在家族裡面,身份是顯赫的,應該是很少吃苦的,但在行軍的過程中,他們表現的很好,沒有任何的特殊,和所有軍士一樣,依靠着雙腿,走完每天的一百里地,大部隊行軍,不可能住宿在村鎮或者是縣城,很多的時候,都是就地宿營。

寒冬臘月的時間,在野外宿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負責後勤保障的鹿太泊,每天都督促軍士,在衆人歇息的時候,熬好了薑湯,每人都要喝下一大碗,這樣能夠保證軍士不至於感冒受寒,每個軍士,歇息之前,都要用熱水燙腳。

至於說行軍過程中的紀律約束,做的更加的到位。

行軍過程中間,鹿太兵要求所有人,都要排好隊伍,不準出現散漫的行軍情形,隊伍始終保持整齊,短暫的歇息和吃飯的時間,完全一致。

慢慢的,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剛剛招募的軍士,已經開始體現出來軍人的素質。

十二月十二日,隊伍進入了南直隸的鳳陽府。

還有六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達江寧縣了。

回到了南直隸,蘇天成有了一種到家的感覺,儘管說他是在山西長大的,但穿越之前,他一直都是生活在南方的,熟悉這裡的氣候條件,生活習慣。

兩千五百軍士,已經顯露出來了素質。

沒有一個人掉隊,大家都堅持下來了,而且習慣了服從命令,按照蘇天成的建議,兩千五百人,分爲了若干個小隊,每個小隊,都有具體的負責人,職責就是每天行軍開始和結束的時候,總結一天的心得,提出來具體的要求。凡是行軍途中,出現了什麼問題,有了什麼波動,小隊的負責人,要立刻給孫恩宗稟報,小的事情,孫恩宗自行決定解決,稍大一些的事情,孫恩宗給孫恩明稟報,共同商議解決的辦法。

這個過程中,孫恩明一直都沒有麻煩蘇天成。

這也是蘇天成提出來的要求,部隊行軍,是最爲簡單的訓練了,作爲指揮者,要臨濟決斷,解決一切問題,預防可能出現的一切問題,若是這樣的要求,不能夠達到了,就不要談什麼指揮千軍萬馬作戰了。

蘇天成還告訴孫恩明,不要有着好高騖遠的想法,歷史上,大部分優秀的將軍,都是經過了底層的磨礪的,他們熟知軍士的要求,知道軍隊裡面的一切情況,從底層慢慢的成長以來,指揮作戰的時候,駕輕就熟,取得了赫赫戰功,相反,那些不願意知道基層情況,一味強調什麼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將軍,難以有什麼作爲。

其實,在蘇天成的內心裡面,孫恩明、孫恩宗、鹿太兵和鹿太泊四人,已經是比較合格的軍官了,他們有學問,經過這一次的行軍,已經迅速成長起來了,江寧營迫切需要他們這樣的人才。

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106章 自作孽(2)第29章 從容應對第371章 探究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283章 太子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646章 夜襲(1)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883章 對決(5)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480章 內耗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884章 對決(6)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496章 內訌(1)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23章 唐海泰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845章 慘敗(3)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772章 海戰(2)第136章 大調整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767章 波動第818章 挑撥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669章 心結第579 天降神兵(1)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23章 唐海泰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584章 情報戰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192章 稱帝(4)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013章 誤判?(2)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19章 秦淮河(3)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082章 暗戰(3)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
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106章 自作孽(2)第29章 從容應對第371章 探究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283章 太子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646章 夜襲(1)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883章 對決(5)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480章 內耗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884章 對決(6)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496章 內訌(1)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23章 唐海泰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845章 慘敗(3)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772章 海戰(2)第136章 大調整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767章 波動第818章 挑撥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669章 心結第579 天降神兵(1)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23章 唐海泰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584章 情報戰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192章 稱帝(4)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013章 誤判?(2)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19章 秦淮河(3)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082章 暗戰(3)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