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出發

河南一省的賑災銀兩,達到了一百萬兩,比其餘幾個省都要多,這也說明了,河南的災情是非常嚴重的,突然接受了這麼重要的任務,蘇天成還真的不敢疏忽。

驍騎營準備完畢,就等着蘇天成的命令了。

救災如救火,他當然不會耽誤,接到了聖旨,即刻準備出發了。

不過這次到河南賑災的巡按御史,可不止一人,都察院的監察御史閆子章,作爲副使,跟隨蘇天成一同到河南。

閆子章是天啓年間的進士,浙江紹興人,一直都是在京城。

派遣閆子章作爲副使,也是周延儒的意思,大概是不放心,覺得蘇天成過於年輕。

相關的準備工作,剛剛鋪開,蘇天成和閆子章之間,就出現了矛盾。

按照要求,這些銀兩,要押運到河南,至於說是首先到河南的首府開封府,還是到河南府轄下的孟津,這是根據賑災工作的需要,自行安排的。

閆子章的意思,押運這些銀兩,直接到河南洛陽,洛陽距離孟津,不到五十里的距離,便於就地就近展開賑災事宜。

蘇天成的看法不同,他認爲,兵分兩路,閆子章帶着少量的銀子,到洛陽,自己帶着大批量的銀子,到開封府。

乍看起來,閆子章的建議,是很有道理的,蘇天成的提議,有些捨近求遠的意思了,浪費了人力和物力。

其實蘇天成有着更深一層的想法。

黃河在孟津決口,附近災民無數。孟津距離洛陽,不過四十多裡地。可以說,大量的災民,第一選擇是涌入洛陽,洛陽的日子,肯定不好過,按照朝廷邸報上面的消息,洛陽的一些地方,也都遭遇了災害。

黃河決口是六月初六的事情。現在已經是七月底,接近兩個月時間過去,災民的情況,肯定是非常的糟糕了,邸報上面的描寫,言軍民死傷無數,百姓轉徙。到處祈食,幾至無路可走。這說明,災民已經陷入了絕境。

這樣的情況下,災民需要的不是銀子,是糧食,還有必要的生活用品。包括藥品。

帶着這些銀子到洛陽去,不可能購買到很多的糧食,包括必要的生活物資和藥品,最好的辦法,是一邊安撫災民的情緒。一面購置大量的糧食和賑災物資。

再說了,部分災民很有可能離開了洛陽。朝着開封而來了,人都是這樣,眼看着沒有活路了,儘量往大的地方去,或許有一線生機。

分爲兩條線,有很大的好處,閆子章在洛陽,可以代表朝廷,安撫災民,自己在開封,購置大量的糧食、藥品等物資之後,直接到孟津,沿路還可以收留諸多的災民。

蘇天成很耐心的解釋了自己的想法,畢竟他和閆子章賑災的這段時間,需要共事,很多的事情,兩人可以商議着辦理。

閆子章聽了解釋,沒有多說,顯然有些心動了,但他就是不贊成蘇天成的意見,可自己又說不出來反對的理由,翻來覆去就是一句話,災情緊急,不能夠耽誤,不能夠南轅北轍。

蘇天成很是奇怪,不明白閆子章爲什麼會這樣,這等同於無理取鬧了。

爭論了大半天的時間,蘇天成是在是忍不住了,他是主使,有着臨機決斷的權力,而且有皇上賜予的尚方寶劍,這點小事情都不能夠解決好,還如何開展賑災工作。

更加奇怪的是,蘇天成強硬的做出來了決定,閆子章沒有明確的反對。

這太不正常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裡面是什麼原因,他要弄清楚。

出發的前一天夜裡,蘇天成進入了一處秘密的府邸。

董昌正在等候,這次他見到了蘇天成,神情很是嚴肅。

聽蘇天成講述疑惑之後,董昌慢吞吞的開口了。

“坤元,賑災是大事情,萬萬不能夠有疏忽,事情繁雜,你會遇見諸多的困難,沒有一帆風順之事,愈是遭遇艱辛,愈要意志堅定,能夠力挽狂瀾,纔是中流砥柱,若是遇見困難便畏縮不前,將來如何立於朝堂之上,如何面對朝廷之中的驚濤駭浪。”

蘇天成楞了一下,從來沒有聽到董昌說這些話。

“你還年輕,老夫爲你慶幸,外放到江寧縣,是好事,你能夠把握一縣之局勢,今後就能掌控一府一省之局勢。”

“世伯的教誨,晚輩記住了。”

“老夫爲官數十載,見證無數沉浮,諸多俊傑之士,懷才不遇,身首異處,庸庸無能之輩,卻高踞廟堂,可知是爲什麼,老夫以爲,俊傑之士才華出衆,署理政務遊刃有餘,卻是恃才傲物,不善變通,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反觀庸庸無能之輩,自知不足,乃深諳官場學問,曲意逢迎,投其所好,終得提拔,更有甚者,賣身求榮,爲了權力,無所不用其極。”

蘇天成有些不明白,董昌爲什麼說出來這些話語,難道是在提醒自己注意什麼嗎,儘管直接說出來,豈不是更好。他隱隱有了一絲不祥的預感,難道說自己遇見什麼大事情了,或者說朝廷裡面,會發生什麼大事情了。

“閆子章還是不錯的,可惜在都察院,這樣的官員,早就應該外放了。”

蘇天成終於忍不住了,他來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情況,閆子章的表現,太奇怪了。

“世伯,晚輩確實有些不明白,閆子章爲什麼如此的固執,不聽晚輩的意見。”

“呵呵,這算什麼啊,後面可能有更多的事情,你到河南賑災,有些人,本來就是不滿意的,你如此年輕,不願意依附任何人,人家怎麼可能支持你,巴不得你出現問題,所以說,你一定要全力以赴,意見可以聽,主意自己拿,不要受到他人的干擾。”

“晚輩明白了。”

“好,你明白就好,最近一段時間,朝廷裡面的事情很多,若是有什麼異動,老夫會遣人告知你的。”

董昌說的含糊,蘇天成卻不糊塗。

閆子章必須要聽上面的,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會順着自己的意見來,能夠找麻煩的地方,不遺餘力,自己是主要負責賑災的,事情做砸了,責任在自己的頭上,既然有人反對自己去賑災,肯定是想着自己弄砸的。

至於災民的情況,不是重要的問題。

他有些憤怒,黨爭和派系鬥爭,到了這樣的程度,大明還有什麼希望。

七月二十八日,卯時。

賑災隊伍出發了,驍騎營押運着一百萬兩的白銀,離開了京城,前往河南。

蘇天成的計劃,八月初一進入河南,八月初三,到達衛輝府,之後,閆子章帶着十萬兩的白銀,取道懷慶府,直接到洛陽去,自己帶着大部分的人馬和白銀,到開封府。

一路上,風餐露宿,不允許耽誤時間。

這個方案,是他直接做出來的決定,閆子章是不贊同的。

沒有爭論,蘇天成也不想繼續商議,他給閆子章提出來的要求,都是帶有命令性質的,特別的要求是,一路上,不要接受官府的吃請,自己在開封府,也不會去拜會官員,購買相關的物資之後,直接到孟津。

驍騎營的戰鬥力,是不用說的,還是酷暑階段,炎熱的氣候,很是折磨人,普通人是承受不住的,他們不僅要趕路,還要時刻戒備,河南境內的治安情況很不好,不僅僅有流寇的活動,還有不少佔山爲王的土匪。如此的高強度之下,依舊能夠保證行軍速度。

蘇天成的耐力,慢慢的體現出來了。

他一直都是騎馬跟隨,沒有絲毫的特殊。

閆子章就有些吃不消了,開始的兩天還好,離開北直隸,進入河南的時候,臉色發青,看得出來,已經是咬牙堅持了。

蘇天成沒有下令減緩速度,他就是想着讓閆子章真正的體驗一下,自己是下來賑災的,不是下來抖威風的,要完成這次的賑災任務,肯定是很辛苦的。

一路上,他已經想好了,既然朱由檢信任自己,讓自己到河南來賑災,那就好好做,身體力行,多吃一些苦,依靠河南府的官員,重大的事情上面,還是自己拿主意。

內心裡,他是不贊成這樣的做法的,分級負責,這樣的事情,應該是河南府的官員,直接負責的,不要朝廷養着那麼多的官員,起什麼作用。

沿路看見的情況,令他有些心寒,還沒有進入河南的時候,就看見少量的流民,面黃肌瘦,細細詢問之下,這些流民,居然有孟津人,要是當地官府,出面救濟了,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進入河南,經過彰德府,流民漸漸多起來,大都是在官道上面,成羣結隊。

府州縣衙門,依舊是不允許流民進城的,救濟很少。

就地的救濟,肯定是要進行的。

閆子章再次提出來異議,意思是不理會小股的流民,儘快到孟津和開封,開始大規模的賑災,這一次,蘇天成發火了,毫不客氣的訓斥了閆子章,一路上這麼多的流民,真正到了孟津,能夠看見多少的災民,難道大家都在孟津等死嗎。

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28章 上任第118章 秦淮河(2)第54章 遇險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34章 證據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70章 發榜(2)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08章 恩榮宴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115章 老頑固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710章 囑託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189章 稱帝(1)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7章 窮則思變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60章 剿匪(2)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18章 秦淮河(2)第1187章 行動(4)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165章 苦嶺關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53章 吳三桂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817章 爭執第728章 江湖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560章 變通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191章 稱帝(3)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58章 籌謀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28章 上任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28章 上任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5章 馬市賣馬
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28章 上任第118章 秦淮河(2)第54章 遇險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34章 證據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70章 發榜(2)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08章 恩榮宴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115章 老頑固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710章 囑託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189章 稱帝(1)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7章 窮則思變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60章 剿匪(2)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18章 秦淮河(2)第1187章 行動(4)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165章 苦嶺關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53章 吳三桂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817章 爭執第728章 江湖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560章 變通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191章 稱帝(3)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58章 籌謀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28章 上任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28章 上任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5章 馬市賣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