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

崇政殿。

多爾袞、多鐸、豪格、濟爾哈朗、阿濟格、葉布舒、索尼、鰲拜、譚泰等滿人權貴,悉數都在大殿裡面,身爲漢人的范文程,此刻顯得很是另類了。

大明朝交換的條件,衆人都知曉了,此刻需要做出來的決定,就是能不能交換。

皇太極還是很欣慰的,一件看似無法處理的難事情,在范文程的操作之下,變得容易很多了,而且還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換做滿人,可能想不到這樣的辦法,也就是在得到了范文程的稟報之後,皇太極做出來了決定,和諸多的滿人權貴商議這件事情。

代善在滿人權貴之中的威望還是不錯的,這也主要得益於代善不爭權奪利,這些年以來,多爾袞和多鐸兄弟,權勢日漸強大起來,隱隱的超過代善了,代善看在眼裡,沒有什麼特別的動作,作爲努爾哈赤的兒子,衆多皇族之中的老大,代善表現出來的淡泊名利的態度,也令皇太極放心,儘管說皇太極還是要預防代善有什麼動作,可代善服從指揮,就算是被作爲旗子,在多爾袞攻打登州和萊州的時候,也是無所怨言的,這就很不簡單了。

所以皇太極說出來大明朝的交換條件之後,諸多的滿人權貴,意見絕對的統一,都是要求交換的,而且動作要快,可以派出使者,專門到大明京城去,就交換的事宜,專門進行談判。爭取讓代善早日回到大清國來。

沒有人懷疑代善會投靠大明,在大家的印象裡面,代善是不可能做這等事情的,皇太極也沒有將代善寫出來的親筆信給衆人看。這份親筆信,是代善真正的感悟,諸多的滿人權貴是無法理解的。

皇太極其實也想着將代善交換回來,經過了如此巨大的磨難,可以說代善的認識不同於一般了,要是代善能夠回來,肯定是會提出來一些好的意見建議的,針對大明朝的策略,儘管說范文程提出來的主意不錯,可滿人之中。不能夠出現此等謀略性的人才。這是皇太極的心病。也是皇太極想着解決的問題。

衆人的意見都說完了,沒有不同的意見,都是要求交換的。

皇太極等到衆人說完之後。終於開口了。

“朕知道,血濃於水,你們都想着交換,可你們是否想過,交換之後,會引發什麼樣的波動,我大清國想要入主中原,想要推翻大明朝,僅僅憑着我們滿人,可以做到嗎。難道憑着我們數量不多的滿人,就可以天下無敵了,蘇天成和江寧營的表現,你們都看見了,朕不想說什麼喪氣的話語,朕可以斷定的是,憑着蘇天成和江寧營,就可以擊敗我們滿人。”

皇太極說出來這番話之後,大殿裡面鴉雀無聲,換做以前,可能會有人不服氣,有人反駁,但鐵的事實擺在面前了,沒有人會繼續自信了,無原則的自信就是自取滅亡。

“朕也想着交換,代善是朕的二哥,被大明朝生擒了,朕的心裡很不好受,可朕想到的更多,我大清國的強盛,離不開漢人的貢獻,這些年以來,朕一直都強調,要求你們必須要善待漢人,你們中間有些人,根本就無所謂,認爲漢人天生就是滿人的奴才,大清國如此之大,若是完全依靠我們滿人狩獵,不耕種糧食,能夠維持嗎,以前滿八旗可以入關劫掠,可以集聚財富,可以不勞而獲,現在還可以嗎,自從蘇天成和江寧營入主遼東,其實我大清國與大明朝的決戰就開始了,如今更是到了關鍵時刻。”

說到這裡的時候,皇太極站起來了。

“若是我們不能夠正確的面對這一次的決戰,我大清國就有亡國的危險,關鍵時刻,我們需要做一些什麼事情,難道需要朕提醒你們嗎,我大清國的所有人都必須要團結一致,應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和廝殺,這樣才能夠渡過難關,才能夠坦然,面對危險,蘇天成的精明之處,就在這個地方,他知道我大清國的團結,是對他最大的威脅,所以利用這樣的計謀,來離間我大清國滿人與漢人之間的關係,可你們剛纔都說了一些什麼。”

皇太極的臉色很不好看,他的怒火是針對大部分滿人的,戰場上的驍勇是重要的,但謀略的思考更加的重要,馬上能夠打天下,但馬背上不能夠治理天下。

“你們想到的都是交換,卻對交換之後可能形成的震動,絲毫沒有提及,你們可曾想過,若是這一次的交換,被大明朝刻意的利用了,會令大清國的所有漢人心寒,會令他們背離我大清國,若是出現了那樣的情況,難道我們還要回到黑山白水之間去狩獵嗎。”

“你們口口聲聲說漢人是奴才,應該爲我大清國做出來貢獻,這等交換的事宜,是不需要考慮的,可你們想過沒有,所有漢人都背離我大清國,蘇天成和江寧營就會趁着這個機會,發動總攻,到時候,憑着我們滿人,能夠保證勝利嗎,遠的不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軍吃什麼,若是失去了後勤方面的依靠,還想着能夠勝利嗎。”

皇太極的神色有些蕭索。

說出來這番話,其實是皇太極發泄內心不滿的一種表現,在他病危的時候,這些滿人權貴就開始想着權勢的爭奪了,這是皇太極內心的一根刺,不可能完全忘記的,因爲大清國的未來,因爲他是皇上,這樣的事情只能夠忍住,但有機會的時候,發泄內心的怒氣,還是可以的。

大殿裡面非常的安靜,皇太極說完這些,揮揮手。

“你們都退下去吧,朕想着好好思考一下,文程留下。”

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進入了崇德殿。

兩人內心的悽苦是不用說的,到了這個時候了,就算是有什麼委屈,也要憋在內心,不敢說出來,否則不僅僅是自身,家人也要遭遇到災禍的,當初做漢奸的時候,就應該有這樣的思想準備,他們本來以爲,孔有德的命很苦,被大明朝凌遲處死,現在看來,他們的結局是一樣,好不到哪裡去。

兩人跪在地上,皇太極走下來,親自扶起了他們。

“朕今日找你們,就是要告訴你們,這交換事宜,乃是大明朝的奸計,朕絕不會中計的,你們是我大清國的中流砥柱,朕不會拋棄你們。”

站在一邊的范文程,用眼色向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示意,接下來該怎麼做,兩人是明白的,也是必須要這麼做的。

耿仲明和尚可喜再一次的跪下了,開口說話的是耿仲明。

“皇上的大恩大德,奴才感同身受,奴才這個身份,在大明朝是不可能被重視的,皇上封奴才爲王,奴才知足了,禮親王乃是我大清國的柱石,奴才能夠交換禮親王,乃是榮耀,奴才懇請皇上決斷,奴才願意交換。”

尚可喜也跟着開口了。

“奴才願意交換,懇請皇上恩准。”

皇太極用餘光看了范文程,內心暗暗感慨,誰說漢人不團結,誰說漢人懦弱,在原則面前,還是知道把握的,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恐怕是大明朝的眼中釘,到了關鍵時刻,也知道做出來明智的決定,若是所有的漢人都有這等認識,大清國怎麼可能推翻大明朝。

“朕知道你們的想法,可朕是不會這麼做的。”

皇太極說出來這句話之後,范文程也走過來,跪下了。

“奴才懇請皇上準了懷順王和智順王的要求,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兩位王爺身受皇上的恩典,值此關鍵時刻,他們心甘情願去交換,這份忠心,皇上萬不要拒絕啊。”

皇太極依舊沒有表態,姿態還是要做足的。

耿仲明再次開口了。

“皇上,奴才和尚可喜是真心懇請皇上恩准的,奴才也有要求,家人能夠得到照顧,奴才就滿足了,奴才和尚可喜已經給手下的軍官說過了,大明朝提出來用奴才交換禮親王,其實也是一場戰鬥,這場戰鬥,需要奴才做出來貢獻,奴才若是退卻了,就是逃兵了。”

皇太極愣了一下。

“你們的心思,朕知道了,朕會認真考慮的,不管如何的選擇,朕都在這裡發誓,漢人和滿人,都是大清國的子民,漢人不是奴才,漢人爲大清國做出來的貢獻,不會比滿人差,你們說的不錯,這就是一場戰鬥,朕知道,你們是驍勇的將士,你們是我大清國的巴圖魯。你們放心,家眷的事情,朕會照顧的,若是有人敢於對你們的家眷不敬,朕絕不會輕饒。”

話說到這一步,其實所有的事情,都確定下來了。

這還沒有做完,之後范文程要求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在諸多的漢人軍官之中,大肆宣傳,表明了皇太極的恩典,兩人自願爲大清國做出來貢獻,自願去交換禮親王代善,而且皇太極是不準的,都是兩人拼命的要求,才達到目的。

這樣的一場戲,演到這裡,就算是圓滿落幕了,接下來就是具體實施了。

第424章 屠殺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081章 暗戰(2)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773章 海戰(3)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2章 知己知彼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92章 會試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77章 郡主來了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章 殺良冒功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614章 剪不斷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371章 探究第1101章 帝心第418章 造勢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317章 大比武(2)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884章 對決(6)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12章 善後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39章 廟會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824章 準備(3)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122章 熱鍋(2)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496章 內訌(1)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59章 收穫季節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
第424章 屠殺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081章 暗戰(2)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773章 海戰(3)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2章 知己知彼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92章 會試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77章 郡主來了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章 殺良冒功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614章 剪不斷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371章 探究第1101章 帝心第418章 造勢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317章 大比武(2)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884章 對決(6)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12章 善後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39章 廟會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824章 準備(3)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122章 熱鍋(2)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496章 內訌(1)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59章 收穫季節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