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軍火交易

火炮基地已經開始運轉了,研製火炮的技術,相對成熟了,畢懋康帶着衆人來到煙臺之後,稍作休整,就開始了對火炮的研製,這一次他們重點需要研製出來的,是戰船上面需要的火炮,這雖然是一項全新的技術,但對於畢懋康和威廉等人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了。.

戰船上面的火炮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固定在戰船上面的,不可能移動,譬如說戰船側面的火炮,就是完全固定的,不可能移動,至於說甲板上面的紅衣大炮、大將軍炮以及弗朗機炮等等,基本都是可以移動了,只不過甲板上面,有專門用於固定火炮的支架,一旦從這些支架上面卸下火炮,在陸地個也是可以使用的,這就使得戰船和巡邏船,成爲了運送火炮的最佳交通工具了。

火炮的重點在於威力和射程,射程越遠、威力越大的火炮,就是越先進的火炮,這同樣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火炮本身的設計,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炮彈的威力了,縱觀大明朝,甚至包括全世界,這個時候,擁有成熟的開花彈技術的,還只有江寧營。

開花彈的技術,屬於江寧營的絕密,絕對不準泄露出去,威廉等人,來到大明朝的時間長了,身份早就改變了,在大明有了老婆孩子,生活穩定下來了,在官府也登記了,屬於大明朝的子民了,所以說,保密的事情,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再說了,外國人注重的是自身的信用,這是他們打小就接受的教育,認爲失信於人是最大的恥辱。不能夠原諒。

根據圖紙的要求,和造船廠的大衛等人研究之後,火炮基地全力投入到生產之中,一種專門用於戰船的炮彈,也在研製過程中,海上交戰。火炮的射程和威力,有着決定性的作用,蘇天成要求建造的新型戰船,兩側的火炮達到了十二門,這些都是威力巨大的火炮,若是同時開火,基本上沒有什麼戰船能夠抵抗的。

火炮基地非常的忙碌,儘管他們的技術嫺熟,但火炮的生產。一直都是保密的,不可能招募那麼多的工匠,技術不能夠泄露出去,所以說,對於人員的控制方面,是非常嚴格的,工匠也樂意,他們每天都有事情做。舀到的報酬自然是很高的,要是人多了。他們沒有那麼多的事情做了,舀到的報酬自然就低一些了,要知道家人需要他們養活,到登州來了,他們想着過上好日子,而且目前的生活過的很是不錯。誰都想着維持。

蘇天成決定在煙臺建造這麼大型的火炮基地,投入了那麼多的銀兩,當然也要賺錢的,不可能總是生產了自己用,也需要賣出去一些的。軍火的交易,佔據了宋思軍利潤的一半左右了,江寧營生產的火炮,供不應求,有價無市,蒙古族部落眼巴巴的看着,希望能夠得到火炮,可惜宋思軍主要賣出去的,就是火繩槍和部分的燧發槍,很少出售火炮。

一門紅衣大炮,成本大約是六千兩銀子,賣給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價格達到了三萬兩白銀,人家還屁顛屁顛的高興的不得了,希望宋思軍多賣給他們一些紅衣大炮,至於說後金,對紅衣大炮的渴求,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在安寧堡的時候,有後金的商賈,出到了五萬兩白銀的價格,可惜就是買不到。

後金對紅衣大炮的渴求,也是很正常的,大淩河之戰,後金損失最爲慘重的,就是丟失了二十門紅衣大炮,後金不會生產紅衣大炮,沒有軍工廠,也沒有精鐵,只能夠是看着乾瞪眼,擁有的火器,也是孔有德等人投降的時候,帶來的大量的火器,不過有些火器,時間長了,報廢了,特別是一些火繩槍,基本沒有什麼作用了,還有彈藥的問題,孔有德等人曾經試着製造彈藥,結果炸膛的次數驚人,也就放棄了。

皇太極已經將購買火器的重要性,提到了很高的高度,後金的商賈,蜂擁到了安寧堡,好多都是衝着火器去的,購買到火繩槍和燧發槍,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就是買不到火炮。

軍火的利潤是驚人的,這一點蘇天成非常的清楚,所以說,他不會頑固的認爲,賣給對手火炮了,就是給自己找麻煩,有些時候,爲了維持自身的運轉,你必須要進行軍火交易,銀子需要賺,總是投入沒有產出,再大的家產也能夠敗得精光,沒有了白銀,什麼都難以維持,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了。

宋思軍在安寧堡,一直在秘密進行着火器的交易,這也是蘇天成允許的,賺錢也是重大的任務,特別是登州、萊州和青州的建設過程中,更是需要銀子。

爲了這個問題,渠清澤曾經有着不同的想法,認爲後金買到了火繩槍和燧發槍,必然會對江寧營造成巨大的威脅,不過蘇天成說的很直白,這些火器,若是賣給各省的衛所部隊,或者是賣給京營,是不是能夠舀到那麼多的銀子,還是未知數,而且這些火器,到了衛所軍士的手裡,恐怕有人會舀來做交易,後金一樣是可以想辦法買到的,那就相當於江寧營在做貢獻,如今做事情,需要大量的銀子,朝廷是不可能滿足的,怎麼辦,難道去劫掠百姓嗎,恐怕劫p

渠清澤的認識勉強轉變了,但蘇天成還是非常謹慎的,遼東的局勢,有可能出現變化,這樣的情況下,若是和後金展開了大規模的火器交易,無疑是自找麻煩,甚至是自毀長城,邊軍在和後金韃子的廝殺中,會付出巨大的傷亡。

所以說,目前還只能夠是開足馬力生產,至於說交易的事情,暫時壓一壓,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需要的火炮,可以提供,但需要現成的銀子。

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的價格,已經提升到四萬兩白銀,但生產的成本降低了,經過了不屑的研究,如今每門紅衣大炮、大將軍炮的成本,降到了五千兩白銀左右了。

宋思軍提出來請求之後,蘇天成親自拍板,給予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三十門紅衣大炮和三十門大將軍炮,每門火炮配備五發炮彈,多的沒有,其實蘇天成和宋思軍都知道,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也是做轉手生意的,將這些大炮,轉手賣給草原的一些部落,這不算什麼大事情,火炮分散了,威力自然減少了,賣給蒙古部落火炮,符合大明的利益,讓蒙古部落相互廝殺,削弱實力,這樣大同、榆林和寧夏一帶,將更加的安全。

六十門火炮,價格是二百四十萬兩白銀,而且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自己派人,或者委託運輸隊,到煙臺來運輸,江寧營付出的成本,不過三十萬兩白銀,這樣巨大的利潤,就連渠清澤都閉嘴不說話了。

蘇天成也告誡了宋思軍,這些火炮,絕對不準流落到後金去,否則江寧營將停止火炮的交易,就算是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也不可能從江寧營購買到火炮了。

火繩槍和燧發槍的利潤,一樣巨大,這是蘇天成收入的主要來源,一支火繩槍,蘇天成能夠得到的利潤是二十兩白銀,火繩槍的交易量巨大,每年都在十萬支左右,火繩槍報廢的機率很高,炸膛的情況時常出現,但蒙古族個部落對火繩槍情有獨鍾,不在乎報廢的情況,每年都要大量的購買,加之後金也湊進來了,所以這也是蘇天成的主要來源之一了。

燧發槍的供應量不大,但價格很高,每一杆燧發槍的利潤,在一百兩銀子左右,但蘇天成規定了,每年交易的燧發槍,不準超過五千杆,燧發槍耐用,輕易不會損壞,這東西賣多了,就真的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另外一項巨大的利潤,來自於彈藥,從宋思軍那裡得到的數據,每年彈藥的利潤,超過一百五十萬兩白銀了。

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維持江寧營的開銷,建設登州、萊州和青州,包括造船廠、威海衛碼頭、火炮基地、蓬萊城水師駐地等等,儘管每年的收入巨大,可開銷更大,蘇天成有時候覺得,自己簡直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商人了,時刻在計算着銀兩的多少,伸手向朝廷要銀子的可能性太小,偌大的登州和萊州,朝廷僅僅給了兩百萬兩白銀,就沒有了下落,這點銀子,根本不可能做成什麼事情的。

現實逼迫蘇天成做軍火交易,不過隨着威海衛碼頭的建成,情況肯定會大有好轉的,到時候就不用如此的絞盡腦汁賺錢了,有些時候,蘇天成也感覺到好笑,自己一個穿越人士,拼勁了最大的氣力,建立起來了偌大的功勳,卻沒有多少的銀子可用

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821章 廷議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115章 老頑固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238章 變故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42章 人市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53章 吳三桂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64章 太原府城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65章 苦嶺關第129章 忠告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448章 誓師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236章 擴軍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413章 羣英會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15章 在路上(2)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53章 吳三桂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483章 抉擇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70章 發榜(2)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083章 廷辯(1)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82章 家信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570章 初步謀劃(2)
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821章 廷議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115章 老頑固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238章 變故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42章 人市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53章 吳三桂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64章 太原府城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65章 苦嶺關第129章 忠告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448章 誓師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236章 擴軍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413章 羣英會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15章 在路上(2)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53章 吳三桂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483章 抉擇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70章 發榜(2)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083章 廷辯(1)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82章 家信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570章 初步謀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