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需要有理論上的支持,這是肯定的,不過這方面的理論,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之中誕生,若是想着在創辦之前,就拿出來一套健全的理論出來,可能性是不大的,而且很多的經營手法與相關的理論,也需要慢慢進行改進,最終慢慢臻於完善。

蘇天成與宋思軍的交談相對多一些,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首先牽涉到的就是商貿,而且對商貿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宋思軍一直都是在經商,而且充分扮演了官商結合的角色,所以對這些情況應該是熟悉的,也是能夠最大程度的理解創辦銀行與統一發行紙幣的作用。

宋思軍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創辦銀行,他這個戶部右侍郎,基本不管其他的事情,包括商貿事宜,都移交給其他人了,重點的精力就放到了創辦銀行方面。

宋思軍畢竟不是一般人,他很快提出來了兩點建議,第一個建議是必須要進行大規模的培訓,也就是讓更多的朝廷官吏明白創辦銀行和發行紙幣的意義和作用,這樣才能夠保證各級的官府傾盡全力在大晉各地鋪開,第二個建議是總結出來創辦銀行和發行紙幣最爲主要的作用,要讓商賈和老百姓都明白這裡面的意義,便於在推行的時候,阻力小一些的。

這其實也是蘇天成重點考慮的問題,說到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這裡面都牽涉到一個信用的問題,銀行肯定是要開展借貸業務的,借錢不還的情況,肯定令銀行走入死衚衕,紙幣的發行,必須是以朝廷的財力作爲信用保證的。若是朝廷無節制的發行紙幣,引發的經濟上的災難,足以顛覆整個的王朝。

但是在理論上面做出來總結,蘇天成還真的不行,他內心是明白的,但無法系統的說出來。無法用一整套的理論來闡明這裡面的重要性。

其實不要說蘇天成,就算是幾百年之後,有關貨幣的爭論,也是大量存在的,就算是金融方面的專家,說出來的也是多種多樣的道理。

譬如說理論認爲,貨幣沒有任何的價值,也不產生價值,只是在用於交易的時候。纔有價值,但也有理論認爲,貨幣是有價值的,就連這種最基本的爭論都持續了那麼長的時間,就不要說很多高深的理論了。

總結銀行和紙幣作用的事宜,自然是宋思軍去忙碌了。

宋思軍也是了得,利用自己熟悉商賈的身份,召集了好一些在大商賈商議這件事情。短短几天的時間,就撰寫出來了一份奏摺。交給了蘇天成。

蘇天成看完奏摺之後,內心是真的服氣了,誰說大晉朝廷沒有人才啊。

四月二十日,大朝在皇極殿舉行了。

皇極殿是舉行各種大型典禮活動的地方,一般來說,能夠在皇極殿舉行的典禮。都是具有很大規模的,參加的人原則上是京城裡面七品以上的官員。

大晉朝廷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朝會終於在皇極殿舉行了。

這次朝會主要的內容,就是蘇天成講課,闡述創辦銀行和發行紙幣的重要作用。

其實皇上堅持要創辦銀行和統一發行紙幣,朝中的官吏都知道了。只是觀點一直都沒有能夠統一,歸納起來,反對的還是居多的,只不過皇上的睿智,令所有人心服,他們都認爲,只要是皇上堅持的事情,就一定能夠成功,一定是好事情的,至於說爲什麼會成功,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蹊蹺,鑽研的人不是很多。

今日早朝的目的,衆多的官吏也是清楚的,禮部早就做好了準備,好幾個負責唱旨的官員,做了好長時間的準備。

所謂的唱旨,也就是將皇上所說的話語,大聲的念出來,因爲在皇極殿的早朝,參與的朝廷官員太多了,皇上的話語,不是每一個官吏都能夠聽到的,故而唱旨的官員,保證每一個參加早朝的官員,都能夠聽見皇上的旨意。

三品以上的官吏,悉數都在皇極殿大殿裡面,四品到七品的官吏,則是站在大殿之外。

蘇天成進入到皇極殿之後,諸多的官員都行跪拜禮了,其實這個儀式,本應該在中極殿就進行的,但皇上免去了那道儀式,在中極殿跪拜了,還要來到皇極殿,所有的文武大臣再次的跪拜,沒有這樣的必要,皇帝的威嚴不需要靠這樣的儀式來鞏固。

跪拜儀式結束之後,蘇天成站起身來,慢慢從金鑾殿上面走下來了。

一邊走,蘇天成一邊開口了。

“朕今日所要講述的這些道理,還要感謝戶部右侍郎宋思軍啊,朕相信,今日朕說出來這些道理之後,諸位就能夠明白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的重要作用了。”

“朕首先舉個例子,譬如一個大家庭,兄弟十人,長大之後都分家了,各自有了小家庭,十戶家庭的生活狀況不一樣,其中的老大家境很好,特別的富裕,其餘的九家,時常會遇見諸多的困難,或者是斷糧了,或者是銀子不夠用了,等等的情況,於是這九戶家庭,時常向老大求助,或者是借銀子,或者是借糧食,度過難關之後,還上了銀子和糧食,如何的還銀子和糧食呢,借了一兩銀子,則還上了一兩一釐的銀子,以表示感謝,借了一石糧食,則多還一斗的糧食表示感謝。”

“這種情況可以循環往復,某家有困難了,就可以去找老大借銀子借糧食,度過難關,這種情況,諸位也應該是見過的,很是正常。”

“朕要特別強調的是,若是沒有了老大的支撐,某家困難之後,借不到銀子或者是糧食,那就可能邁步過去這個坎,等待這個家庭的會是什麼命運呢,或許這個家庭就此倒下了,一蹶不振了,此等的情況,更是簡單,崇禎初年的時候,大量流民的出現,也就是這等的情況。”

“或許有人要說了,這個老大也太富裕了吧,難道就如此的有錢,就不害怕人家借了沒有銀子和糧食來歸還嗎,那好,朕就按照這個思路來說,若是沒有如此富足的老大,但有一種情況可以出現啊,那就是老大出面,讓所有的家庭,將暫時不用的銀子和糧食存起來,集中到一個地方,如此的情況之下,若是哪一家遇見了困難,一樣可以去借銀子借糧食,豈不是也能夠解決遇見的諸多困難嗎。”

“聽到這裡,諸位應該能夠清楚了,這個老大,就是這個大家族的基石,他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完全穩定這個家族,讓家族不管遇見什麼困難,都能夠在衆人的幫助之下,渡過難關,老大發揮出來的作用巨大啊。”

“朕說到的這個老大,就是銀行。”

“諸位可以想想,我大晉朝廷正在鼓勵商貿的發展,做生意是需要銀子的,沒有銀子的支撐,肯定是做不下去的,若是這個時候,銀行出現了,集中了所有人的財富,來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商賈渡過難關,而這些商賈在走出困境之後,歸還銀子,並且還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這豈不是能夠讓商賈很好的發展下去,不至於時常出現倒閉的危險。”

“商賈發展了,能夠起到什麼作用呢,作坊擴大了,需要更多的老百姓去做事情,老百姓在作坊裡面做事情,拿到了銀子,就能夠維持生活,就能夠養活家人,朝廷可以從商貿的交易之中,得到賦稅,如此的情況之下,豈不是穩定了一大片。”

“相反,若是這個銀行不存在了,商賈遇見了困難,借不到銀子,等待的就是傾家蕩產,甚至無法支付做事情的老百姓工錢,這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造成一大片的不穩定,商賈自身沒有銀子了,作坊垮掉了,做事情的老百姓拿不到工錢,生活一樣難以維持,至少難以過上穩定的日子。”

“說到這裡,朕相信諸位都明白了,銀行的作用是巨大的,能夠保證我大晉王朝的穩定,能夠促使我大晉王朝飛速的發展,更加能夠規範我大晉王朝的商貿秩序。”

“再來看統一的發行紙幣,有了銀行的支撐,特別是存在銀行裡面的巨大的財富來支撐,統一發行紙幣,就順理成章了,銀行是朝廷直接辦的,也就是朝廷和銀行來承擔紙幣的信用,做生意需要大宗的金銀交易,若是從銀行裡面每次都取出來那麼多的金銀,多不方便,換成了同樣價值的紙幣,豈不是方便很多了。”

“當然,朕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那就是信用的問題,不管是朝廷和銀行,還是商賈,必須要有信用保證,朝廷和銀行是不用說的,若是亂來了,恐怕會導致王朝的覆滅,至於說商賈不講信用,面臨的不僅僅是傾家蕩產,還有律例的責罰。。。”

大殿裡面非常的安靜,衆人聽得非常仔細,如此簡單明瞭的解釋,誰都能夠聽懂,這麼長時間過去了,衆人終於明白銀行的作用了。

有了這樣的理解,誰還會不支持創辦銀行呢,至於說統一發行紙幣,有了朝廷和銀行的保證,也就不用有着太大的擔心,當然,諸多的官吏也是明白的,就算是紙幣出現了問題,大殿內外的這些官員,是不會出現生活困難的情況的。(未完待續。。)

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75章 小王爺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444章 想不到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317章 大比武(2)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38章 變故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190章 稱帝(2)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169章 昏頭了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498章 內訌(3)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497章 內訌(2)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629章 巡視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368章 碰撞第126章 眼藥水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847章 慘敗(5)第190章 大場景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59章 收穫季節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281章 變化(2)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912章 失意人第993章 整合(1)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752章 大度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26章 眼藥水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章 殺良冒功第1081章 暗戰(2)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44章 蘇俊的忠心
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75章 小王爺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444章 想不到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317章 大比武(2)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38章 變故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190章 稱帝(2)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169章 昏頭了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498章 內訌(3)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497章 內訌(2)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629章 巡視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368章 碰撞第126章 眼藥水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847章 慘敗(5)第190章 大場景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59章 收穫季節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281章 變化(2)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912章 失意人第993章 整合(1)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752章 大度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26章 眼藥水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章 殺良冒功第1081章 暗戰(2)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44章 蘇俊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