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移民臺灣

福建漳州與汀州交界的板溪。

山多奇峻,有水彙集成河,曰爲板溪,流淌而下,蜿蜒曲流,流經漳州龍巖兩地。

水流不小,過往兩地民衆自行引水澆灌土地,種植莊稼。

今年閩省大旱,各地河流斷流,水井見底,赤地千里!

板溪卻依舊流淌,水量不減半分!

這是救命的河流,漳州人將河流截了,只流向漳州,滿足汲水和種地的需要。

汀州人大怒,你們要活命,我們就該死了?

於是各村各鎮緊急動員,敲鑼吶喊,嘯聚了幾千人!

他們黑壓壓一片烏雲似地涌向板溪邊,漳州人也緊張了,同樣地動員起來,各村各鎮百姓們手持鋤頭、鏟子、鋼叉、哨棒等“兵器”,浩浩蕩蕩地衝向板溪!

準備械鬥!

莊稼人也瘋狂,此乃中國特色!

中國古代戰爭的規模往往十分驚人,根據文獻記載,雙方兵力加起來幾十上百萬的並不是什麼太稀罕的事兒,連營數百里、投鞭斷流、流血漂杵、千里無雞鳴等也不盡是文學的誇張。

即使是民間自發的械鬥也堪稱驚天地泣鬼神,過往漳州人和汀州人爭水,慘烈打鬥,最慘烈的一次瞬間即有500餘人命喪當場,傷者無算,打得愁雲慘霧,一仗下來死傷數十上百人的算是稀鬆尋常。

眼看着兩邊對峙的人越來越多,幾成漫山遍野之勢,一仗打下去不一些老人思及過往慘烈,無不臉上變色。

兩地不乏社會賢達,開明士紳,站出來勸說大家罷鬥,有話好好說!

可是兩邊人那些帶頭者脾氣暴躁,衝着他們道:“沒水種不了莊稼,沒收成不得活,我們要是不爭,沒水無糧,你們賑濟我們麼?”

開玩笑,這麼多人要賑濟,地主家也無餘糧也。

頓時那些人啞口無言,只好罷嘴。

地方上的差役、保甲徒勞無功地勸說着,而地方上的大官們則一個不見。

他們哪敢惹這些紅了眼的農民頭,萬一讓他們知道他們把賑災糧剋扣了怎麼辦?

激起民變,豈不是惹火上身,就讓他們小民們打生打死,等他們打累了,我們官府再去收拾殘局。

……

兩邊鼓躁吶喊,吵吵嚷嚷,爭論不休,什麼頂你**,丟**,幹**之類的國罵不絕於口,夾雜着閩話土語,鬧成了一鍋粥。

就在熾烈升溫,準備迭擦槍走火,進而大打出手之際,一陣號角吹起來,接着一隊威風的火槍兵護送着數人出現在中間地方。

兩邊民衆驚奇地望着那隊人,卻見那隊人佔據高地,兩個人站出來亮相,皆衣着華美,人模人樣,但是那種鄉土氣息無法掩飾。

果然,一個人開口,滿嘴的漳州鄉音:“鄉親們,你們應該有不少人是認識我的,我是東溪村姚二哥……”

東邊漳州人中有一把粗野的聲音響起來道:“認識,你是二狗!”

姚二(二狗是他的小名)臉上抽筋一下,沒計較無禮的說法,他大聲道:“沒錯,我是二狗,前年我去了東南府,也就是臺灣屯墾,那裡的人,分給我一頭牛、一百畝土地,還有糧食、農具、籽種!

一年只收二成收成,二成收成!”他豎起兩根手指頭以示強調。

“我種了一年地,結果豐食足食,再買了一條小帆船,平時種田,閒暇出海捕魚,再打打工,”他大方展示自己的衣服道:“這是買的綢緞子,大家再看我的氣色。”陽光下,他捏捏自己的下巴道:“有白米飯吃、有肉吃、有魚吃!”

“現在,東南府招募民衆過海去臺灣屯墾,有多少人就收多少人,每丁先發安家費一兩銀子,去到臺灣,每丁授田五十畝,給每戶耕牛一頭,再每戶免費蓋房之外,其餘農具、籽種都由東南府負責,還有口糧!”

他口水四濺地道:“合同一簽三十年,地就是你的三十年!”

“口糧!”姚二宣佈道:“去到東南府,就不愁口糧,只要你勤勞,就有過上好日子的時候……”

他說得口水四濺,人們專注地看着他聽着他,許多人動心了。

與其在此打生打死,甚至打不出一個結果(械鬥連年不斷),白白送死,不如到東南府拼搏!

至於東南府的情況,近年來消息漸多,大家都知道東南府的許多事情,不是說笑的,而是真實。

但還是有人懷疑地問道:“只收租二成,就什麼都不用了?”

“咳,徭役一個月!”姚二老實地道。

“我就說嘛!”不過,人們點點頭,徭役一個月不算什麼。

“還有什麼?”那人是真正感興趣的,繼續追問。

“義務兵役!”姚二承認道。

“什麼?”

“就是所有適齡男丁,都要去當兵!”姚二解釋道:“當兵之後,地還是你的,租卻不用交了,每月二兩以上的銀子,絕不克扣!”

“知道!”那人出人意料地回答道。

“那你去不去臺灣呢?”姚二好奇地問道。

“去,爲什麼不去?”那人說道:“去了,可能以後才死,不去,今年可能就死了!”

“況且,我們村裡有人在東南艦隊當兵,他說在東南府當兵好,當兵後悔一陣子,不當兵後悔一輩子!”

“哦!”姚二心忖你小子不是個“託”吧!

在他大力招募漳州民衆時,還有一個來自東南府的汀州人也在汀州那邊招募民衆

鏡頭推移,放大到八閩大地各處,同樣的事情在各州縣發生。

自熊文燦到達,蜇伏了一段時間的東南府勢力,再度強檔出擊,大規模地招募民衆過海耕田!

天下大旱,臺灣不旱?

也旱!但是臺灣的水利工程起了作用,雖然大旱,但田地依舊有水。

關鍵是閩省人滿爲患,人均水資源少,而臺灣開發不足,顯得水多人少!

有水可以澆灌土地,此外,臺灣種地,堅持三三制,三分之一田地種稻米,三分之一田地種甘蔗,三分之一田地種雜糧和蔬菜瓜果。

前年和去年農業大豐收,有人要求改爲二二一制,即壓縮雜糧種植面積,多種甘蔗和稻米,但是顏常武不爲所動。

種雜糧,主要是地瓜,佐以白米,就是發給新移民的口糧!

地瓜易種且高產,否則,哪有這麼多的稻米給新移民吃,不算算經濟賬哪行,地主家也無餘糧哪。

現有,鬥米恩升米仇,移民新到,不要一開始以他們這麼好,不餓死人就行!

有了地瓜熟飯,加上海里捕魚,新移民對付過了一年,種地一年後就好了!

……

熊文燦終究良心末泯,他開了綠燈,各地官府收了東南府的銀子,早就按捺不住了,盡數放行。

一批批民衆到達海港,坐上了東南府的海船,往臺灣而去。

去到那裡,安頓得不錯,消息反饋回鄉,去的人更多。

於是,人口流動,壓力銳減,很諷刺的,福建在天災之前表現不錯,餓死的人相當少,沒有民變,是諸行省中表現出色的一個。。。想不餓死的可以去東南府,幹嘛要造反呢。

閩省大旱,卻是東南府的天時,到達臺灣的民衆,足足有上十二萬人,是歷次中最多人口的一次。

讓東南府的人口氣球般地鼓脹起來,接近三十萬人之衆了!

新移民主要落足臺南,還有一部分人口,去了臺北!

東南府佔領臺北!

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132節倭船來攻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063節 竟有這等事情!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1556節 彼伏第133節倭奴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416節 你必能成就一番偉業!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597節 航行中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30節是戰是降?第2180章 定名分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
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132節倭船來攻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063節 竟有這等事情!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1556節 彼伏第133節倭奴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416節 你必能成就一番偉業!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597節 航行中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30節是戰是降?第2180章 定名分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