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節 藉口有了

郭天嘯和菲德爾讚賞地看着他,這位果阿商人真正有心了!

事至此時,東南國對外戰爭是甚囂塵上,瞞不過人,軍隊、人員的調動,物資的運輸,都不斷地從東到西,還有本國僑民均撤離土耳其人控制的區域,跡象非常明顯,所以那個埃及總督卡塔泊·帕夏坐在開羅城裡發呆,不作備戰,失敗就是理所當然。

何止是他,整個奧斯曼帝國官僚系統僵化,對自己盲目自信。

各方對他們的警報,他們根本不當一回事,盲目自大,不相信華人敢在陸地與他們爭雄,待到開羅新城建起,土耳其人從此錯過了將華人趕下海的良機!

對於東南軍來說,打是必然的,得講究師出有名,有條件利用條件,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如今阿爾卡德先生的大神神像事件,或許是一個極好的藉口,就看上級如何利用了。

阿爾卡德先生留下了詳細的資料,包括貨物清單、關稅完稅單、船運記錄、人員證詞等,竟是做得足足,相當紮實,郭天嘯心忖道:“難不成這位先生是我國的特工?”

對於文官來說,他們是知道東南國的特務機構,清楚要配合特務機構工作,那是新形式的“東廠”,不再是閹人來管,正常人在裡面幹活,一份特殊的工作而已。

當時他在大學學習時,先生也曾說過:“特務機構是必須的,上位者種種心驚擔憂之處,你我不能全然瞭解,若是有什麼意外,便是國除與項上人頭不保之時,只能多養惡狗防身罷了。而且本國特務機構不僅爲上位者服務,更多的爲軍政系統乃至於國家經濟提供情報,大家要理解、明白,並積極配合工作……”

……

果阿方面不敢怠慢,把事情火速上報,很快到達了位於孟買的前進總指揮部,東南軍已經準備了這個指揮部,前指成員主要成員是總指揮戴維先生、負責後勤的陳德、負責艦隊指揮的洪熙官,以及下屬的各艦隊長官、各軍軍長等,對土耳其的戰事,統一歸由前指負責。

指揮部駐於孟買,孟買地區經過華人不懈的努力,已經成爲了一個大兵營、大倉庫。

前進指揮部設在海邊一棟洋樓裡,旁邊就是軍港,可以看到港內軍艦遍佈,大大小小的艦艇進進出出,港口邊則是規模宏大的倉庫區,一片片庫房延伸到陸地老遠的位置,甚至要用軌道來運送物資,沒完沒了的裝了卸,卸了裝,此處是進攻的始發點,國內物資到此交割、清點,有的卸下來,有的則繼續運輸,非常忙碌。

籌備工作正在密鑼緊鼓地進行中,指揮部裡,大幅地圖掛在牆上,還有大地圖則放在大長桌上,旁邊的桌子堆滿了資料,參謀們正在忙碌着。

這裡的地圖是世界上最精確的,正如果阿城文官郭天嘯所清楚的,搞來這些地圖是情報機構未雨綢繆,幾年、十幾年甚至二十多年如一日才積極起來的資料,不斷地更新,地圖上比例得上,數據精確,委實不易。

總指揮戴維先生站在一張地圖跟前端詳,那張地圖中心稍右處是印度,左邊則是紅海、波斯灣、西亞、埃及等。

這位金髮碧眼歸化洋人,說得一口順溜的漢語,對於中國的四書五經可以考進士都沒有問題,他居然得坐正如此重要的位置,實乃人生異數。

要知道,打贏此仗,他晉升元帥都有份!

世界無奇不有,只能用跟對老闆很重要來解釋。

東南國領袖顏常武當年是個村長,苦哈哈地在土裡刨食,在海邊曬鹹魚,後來他打敗佔據臺灣的荷蘭人,剛剛發跡不久,戴維先生來投,幫助顏常武組建海軍、陸軍,只要他繼續在東南國裡幹下去,將來“他是東南國軍隊的主要締造者之一”這句話將載入東南國史冊與軍史!

作爲行動依據的各軍種操典他都有份編輯,之後一路跟隨領袖領軍打仗,也就達到了他人生的一個高峰接着又一個高峰,時人說起來東南國有盛唐風範,蕃將來投,不在話下。

地圖上的陸地、海洋密密叢叢地插着帶着部隊番號的小旗,局外人看來,一時真摸不清頭緒,不能想象這張地圖上集結了幾十萬人馬,上千條軍艦船隻。

接到果阿城用快船送來上報資料,參謀們不敢怠慢,立即拿來給戴維先生看。

快速地看過了資料後,戴維先生不禁笑開了:“好,好!居然有此事,最好不過!”

對於開戰有章程的,必須師出有名,按前指計劃,將於明年初引爆一個事件,由中華小跟班中的緬甸人出手。

計劃安排如下,找一個緬甸中的富二代,初出茅廬,押運一船貴重的玻璃及名貴的香料到蘇伊士城銷售,假裝是“不識規矩”,最終與蘇伊士城鬧起來,理想的狀態是船貨被扣,然後貨物不妥當,不行的話,就“有人”去把那船貨給毀了,用來教訓那個富二代。

以此爲藉口,東南軍打起爲小兄弟出面的名義,就此進攻。

如果此計不售,則還有後備方案,無論如何都有藉口。

爲什麼要找蘇伊士城?

因爲那裡很黑,黑得不得了!

土耳其人轄下,官吏黑過墨斗,別看他們與華人稱兄道弟的,那是華人用錢去餵飽他們的!

不止是蘇伊士城,其它地方同樣如此,法奧港城、蘇伊士城都用“中人”來灰色清關,如果你想走正常關稅通道,那是不可能的。

這錢,華人現在不想花了,吃進嘴裡的,要統統吐出來。

要用上貴重的玻璃和香料,在當時,玻璃還是很值錢的,香料更是如此,而且也容易銷燬,你總不能拿一船的衛生紙去作藉口吧?!

或許說華人這樣做很不地道?

他不仁,我不義!

蒼蠅不釘無縫的蛋,如果土耳其人執正來做,還真的是不容易對付。

戴維先生去到隔壁的一個大房間,找到陳德,興沖沖地道:“德叔,藉口有了!”

第17節刺殺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2099節 偷水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440節 鞭刑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828節 荷蘭艦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517節 撤退(二)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882節 死狗太多準備撤退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618節 過癮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112節誘之以利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646節 豐收年
第17節刺殺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2099節 偷水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440節 鞭刑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828節 荷蘭艦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517節 撤退(二)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882節 死狗太多準備撤退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618節 過癮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112節誘之以利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646節 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