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

在以前,民間對於官府權力無制約,官員們頂多召集士紳聽聽民意,但多數聽過便算,不需要爲此而負責。

諮議局成立後,民間就有了參政議政的渠道,譬如顏常武敲定的地方官府每年都要派員向諮議局說明地方財政預決算情況,讓議員們瞭解地方情況,有權進行監督!

反正有了諮議局,那麼就慢慢玩吧!

議員的好處不僅於此,按照法律,議員的罷免必須由戶部諮議司與應天府共同決定,亦就是說擁有了一定的特權!

其實對於諮議局,朝廷上層存在着嚴重分歧,畢竟從來沒有過的新鮮事物,所謂民心似鐵,官法如爐,從來沒有過官府需要向民衆作交代的事情,而且是明文規定!

一些官員振振有辭地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方爲正道!”

意思要繼續推行徹底的愚昧政策,但他們沒看到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昌,逆之亡!

顏常武則說:“諸卿所言甚是,然時勢不同,我等當與時俱進!”

在他認爲,隨着經濟的發展,民間越來越有錢,民智亦開,一昧強壓民怨會讓朝廷如屁股下坐了座火山,遲早會被噴發的火焰所焚燬。

所謂堵不如疏,有必要將那些既得利益者納入統治階級的行列中,讓他們享受到一定的權力。

顏常武說起了東南國的經驗,東南國是個離島國家,完全沒有新明這樣的大一統的基礎,所以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所以東南國實行了福利制度,涵蓋所有階層,而在權力統治上,更多的民衆得以參與國家事務,認爲自己對國家也有份兒,出現國民意識,認同東南國,國家纔可以長久。

當然他也不會自縛手腳,所謂權力是要爭取而來,讓渡的權力不可能給得多的。

即使如此,諮議局的議員們也要山呼萬歲,感謝皇恩浩蕩了!

先在應天府試點,看看效果如何,將來再推行全國。

新事物的產生往往有磨難,諮議局一直有爭論沒有實行,馬士英雖爲首輔亦不能決。

直到顏常武回南京後,以強勢推動,這才得以產生。

效果還是不錯的,至少商人們交稅時痛快多了。

……

顏常武在諮議局開着會,一項緊急消息的到來讓他臉上微微變色,永明帝朱由產攤上了一點事兒,在他身邊的人不敢怠慢,火速報來。

近年來,大明是監國公主朱真真當家作主,朝廷明發上諭是皇帝聖旨、公主令旨,只見公主不見皇帝,民衆都差點忘記還有本朝還有一個皇帝了。

永明帝朱由產是甲申之變後顏常武於南京擁立的皇帝,亦即是顏常武的岳父、朱真真的父親,這個皇帝很識事務,根本不理國家政事,以廬山爲他的湯沐邑,終年呆在廬山修道去了。

對於這樣配合的人,顏常武還是很尊重的,朱由產用的物資是最高標準,給予他最高禮遇。

朱真真一年到頭都對朱由產噓寒問暖,顏常武回到南京的頭一天,以他的名義給朱由產的請安摺子就發向廬山,他準備事務稍一鬆懈後就往廬山一行,給朱由產請安。

不想計劃趕不上趟,廬山方面報來說有人給朱由產下毒,好在發現得早沒有出事,經查出是皇帝第十七子朱慈烥所爲,朱由產不置可否,衆人不能決,只能飛報朝廷。

子弒父?!

這種事情太敏感了,顏常武決定上一趟廬山處置此事,同時借這個機會去晉謁皇帝。

從南京到廬山可逆長江而上,但速度太慢,顏常武坐上了馬車,隨行帶三百騎兵,一人三馬,僅是換馬,中途不停,沿着長江邊的道路疾行。

距離差不多九百里,沿路都有修繕,道路非常好走,他只用了三天就到達廬山腳下!

當天宿了一晚,第二天才登山。

朱由產關係重大,他的護衛力量足有上萬人,其中三分之一是閩省和粵省兵,統兵大將是顏剛,叫顏常武爲叔,他接着顏常武,表明山上一切正常。

於是在顏剛率兵保護下,顏常武上廬山。

廬山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山上美景數不勝數,顏常武也無心觀賞,徑直登山。

皇帝行宮在五老峰,是廬山最雄偉險峻的五座峰,形狀恰似五位老翁,從不同角度看姿態各異,登上山頂可以遠眺鄱陽湖、市鎮田地及江河交錯風光,唐朝大詩人李白曾在五老峰後山結廬而居,留下千古名詩《登廬山五老峰》: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鬆。

所以朱由產就在五老峰巢雲鬆了,他行宮建立,官府不惜成本地組織人力修繕道路,交通還算便利。

顏常武到達了皇帝行宮,也不待通報,率衆一擁而入,直達御花園,侍衛說他在那裡。

這御花園不大,二畝地,什麼都沒有種,只種了茶樹!

夏天裡一棵棵茶樹長得綠油油的,頗爲茁壯的樣子,內裡有人在忙着,聽到傳到,那人直起腰。

皇帝朱由產穿着一件夾衫象個老農在茶田裡照料茶樹呢,見着顏常武一夥人衝來,朱由產的臉上微現笑容。

顏常武上前,鞠身向朱由產抱拳示意道:“臣顏常武恭請聖安!”

“好,朕安得很,只不過差點又要呷糞!”朱由產淡然道:“一嘗久違的滋味!”

“哈!”顏常武不禁失笑道:“陛下還真看得開!”

“臣戴維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與顏常武同行的戴維先生不敢怠慢,跪下來大禮參拜,行三跪九叩之禮。

顏常武是權臣,可以這樣行禮,戴維先生可萬萬不敢,作爲雞蛋人,熟練中國史書的他完全清楚封建社會的可怕,這次他敢不叩拜,報應可能會落在他子孫身上!

“若干年前,你祖宗見了皇帝不拜,處大不敬之罪,給你們家族活到現在,要感謝皇恩浩蕩!”後來的皇帝對戴維先生的子孫道:“先剝了爵位再說!”

“噢,這就是皇兒之子房啊,免禮!”朱由產擡手虛扶一把道。

“謝陛下!”戴維先生恭聲道。

“坐吧!”朱由產招呼顏常武到近着崖邊的一個涼亭裡坐下,裡面有石凳石桌,雖是普通石材,但雕了龍紋,氣勢即刻不同。

涼亭內朱由產與顏常武坐下,還有一個TJ洪總管,戴維先生侍立在顏常武的後面,他掛了一把土耳其式彎刀,這是他在西亞時別人送來的戰利品,正宗大馬士革鋼所制,端的是削鐵如泥,一旦有什麼不測之事發生,戴維先生就能充當顏常武的侍衛。

就他們四個,其餘人等都遠遠地站着。

“這究竟是什麼回事?”顏常武問道。

“你說!”朱由產手指點點側邊的大總管洪TJ道。

“稟王爺,事情得從皇十七子朱慈烥說起……”洪TJ的聲音低沉而尖利,有點難聽。

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1450節 賽甘寧!第954節 上桅樓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21節軍魂立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3節火併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63節風向改了?第1416節 推骨牌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686節 過大洋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594節 長官的召見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656節 行途中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1547節 香菸(一)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722節 和離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
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1450節 賽甘寧!第954節 上桅樓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21節軍魂立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3節火併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63節風向改了?第1416節 推骨牌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686節 過大洋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594節 長官的召見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656節 行途中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1547節 香菸(一)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722節 和離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