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0節 急進昌都

在進藏之前,軍部早就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有多支小分隊冒充商隊先行進藏,對進藏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

勘探地形,繪製地圖是肯定的事情,所以楊璟新們有詳盡的地圖可用,不要小看這張圖,起碼讓軍隊的士氣來個漲停板!

軍人們拿着地圖,知曉地利是一回事,更知道朝廷在關心着他們,支持着他們,把他們放在心!

製作地圖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境外,可想而知花費了多少的人力與財力,如果朝廷不想他們成功,都不會花這筆錢。

天路運輸的困難,軍部是深知肚明,因此在行軍開始前,派出人手做了大量的工作。

例如這位方頭大耳,臉上笑得好象彌勒佛的商人羅國強,是專走茶馬古道,做精鹽、茶葉生意的大商家,向來是仗義疏財,行事大方得體,商譽極好,對於賺不賺到錢滿不在乎的奢侈人物。

然而金沙江以東的大土司貢覺傑布知道羅國強是何許人物,這廝以相當於一頭犛牛市價的二倍租用了貢覺傑布的所有犛牛給明軍使用,是租用,而且要是一頭犛牛死了,他再給回一頭犛牛的價給回貢覺傑布,也就是說貢覺傑布的犛牛能賺回百分之二百的利潤。

真要這麼做生意,羅國雄早就破產了,然而他照做不誤,貢覺傑布就明白羅大商人是怎麼回事!

上萬頭犛牛組成的運輸隊出現在通往昌都的茫茫雪嶺上。趕牛牧民不足,很多戰士暫時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拿起了鞭子學習怎樣趕犛牛。

一邊是心急如焚急着趕路的官兵,一邊是行動緩慢的犛牛。高原犛牛不懼嚴寒,行走山地如履平地,它們力大無窮,能夠運送很多東西,極合適在天路行動。

但它們的習性是邊吃邊走,每天最多行走30公里,按照這樣的速度,最少一個月才能發起昌都戰役,拖延下去,入冬時不能打。

楊璟新剛準備調整後勤隊伍,組織身體強壯的戰士開始負重急行軍到部隊集結地時,軍工上來了,五千名吃苦耐勞的民工扛起了物資就向前進。

他們盡心盡力,吃大苦,耐大勞,運輸物資,搬運傷員,有時還持槍站崗,讓楊璟新指揮他們是如臂使指,輕鬆自在。

民工是受過政治教育,知道這是子弟兵,自家的軍隊,都是川人!

除了政治覺悟,還有是銀元到位,民工們的食品及物資待遇和先遣部隊一個樣,萬一掛在路上,按軍隊“烈士”的待遇給予撫卹,所以軍工們全無後顧之憂,認真奉獻。

於是在發動昌都戰役前,高原運輸隊運達的物資高達上千噸,包括糧秣、彈藥、藥品、燃料等,極有力地支持了部隊勝利。

前面有過交代,想進西藏,自川西出兵爲上,另外的滇藏、青藏與疆藏線都是困難重重。

經營好川西,重在打箭爐,這是通往西藏的茶馬古道的樞紐,明軍遂佔打箭爐,周邊改土改流,把它經營得有如鐵桶一般。

再向前,急進昌都!

昌都東與四川省相望,南與雲南接壤,北面和青海交界,可謂四省交匯之地,自古便是西藏的東大門,地理位置極爲重要。

佔領昌都,就打開了通向西藏的要道,可以說,這是繼拿下打箭爐之後的又一關鍵要地,這是明軍作戰計劃中的重要一環,不容有失。

從地形上看,昌都如一顆明珠鑲嵌在橫斷山區,南北走向的芒康山、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嶺等高大山脈平行排列,三條大河--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穿流其間,昌都的地勢崎嶇、道路艱險、山高谷深不言而喻。

環峙昌都的羣山平均海拔都在5000米左右,終年積雪,因此也被總稱爲“昌都雪嶺”。

明軍殺奔昌都,需要翻越的高山隘口數不勝數,而翻越一座山口往往就要回環盤旋數個小時,即使是多次進藏、較適應高海拔環境的人,仍會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況且還要與敵人作戰!

之前明軍一路暢通無阻,沒遇到抵抗,但兵臨昌都時,那裡的守軍並非無備。

爲了維護其統治,西藏當局膽敢抗拒天軍,設下重兵把守,試圖以戰求和,正是西藏當局的想法。

西藏政權落在顧實汗大兒子達延的手裡,統治還是蠻牢固的,顧實汗,乃厄魯特蒙古所屬的和碩特部首領,牧於青海湖周圍、柴達木盆地及黃河河曲一帶,人畜興旺,勢頗強盛。

遂取西藏,擁立黃教,方有達-賴和班-禪兩位上師。

顧實汗既沒,達延繼位,其勢力駐於拉薩外圍的當雄,號爲“當雄八旗”,每旗有五千人,兵力雄厚。

虎父無犬子,達延有眼光,在漢人政權向其派出使者,要求西藏歸明,尤其要求駐軍時,達延拒絕後謂諸人道:“我們要備戰了!”

於是派出了二旗大軍,分別由興教佔堆和曲吉多吉率領,共有一萬軍馬,進至昌都駐紮,妄圖憑藉天險抵擋漢人。

以興教佔堆爲主將,他名字的意思是爲“降妖伏魔”,他分派軍馬駐守各處,敢大言不愧地道:“我等都是佛前聖軍,任何敢來進犯我們的就是妖魔鬼怪,看我們降妖伏魔。”

部將自然是湊他的趣,都說漢人懦弱,豈敢進犯我佛聖軍,必讓他們有去無回!

他們還沒得意多久,突聽前方流星馬飛報,說漢人奪取了昌都前要隘,賽固山口!

這下笑聲嘎然而止,因爲賽固山口控制着進入昌都的道路,雖然只得五百人把守,守將乃興教佔堆麾下勇士天成洛桑,是個百人敵,其作戰勇敢,向來爲人稱道。

賽固山口下的道路號稱‘連雲道”,就好像連入雲天一般,道路險峻不算,其下有個大斜坡,興教佔堆親自去看過,教天成洛桑準備大量的滾石,待有敵來攻時,只要把石頭滾下去,定能取勝,興教佔堆揚言:“有此天險,敵人來上一萬人,我們也不怕!”

可是計劃趕不上趟,漢人速下賽固山口,根本不能阻擋漢人前進的步伐,而據逃兵回來說,進攻的漢人頂多千人而已!

漢人這麼能打,令西藏人糾結起來了!

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722節 和離第861節 大改造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376節 明人與倭人合流第1744節 爲何反?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805節 秦淮之行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550節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431節 謠言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134節販奴船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112節誘之以利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1463節 肝圖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862節 巷戰要律
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722節 和離第861節 大改造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376節 明人與倭人合流第1744節 爲何反?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805節 秦淮之行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550節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431節 謠言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134節販奴船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112節誘之以利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1463節 肝圖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862節 巷戰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