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

道路不算很窄,不過兩邊都是高山、人在谷中視線不開,有種被封閉一般的壓抑,就感覺很仄逼。

天氣晴朗,萬里無雲,陽光肆無忌憚地照射下來,皚皚雪嶺反射陽光,有如白銀塑造一般,看上去很美。

可是光線太強烈了,如果稍不注意,光線射進眼中,幾分鐘就能夠讓眼睛紅腫流淚!

而且道路不是很好看,都是褐色的砂礫,非常單調。

正在山路上慢慢攀登的軍人們把自己自頭到腳都包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一雙眼睛,直接果露眼睛的人很少,他們要不戴着墨鏡,要不帶有護目鏡。

國力提升就在這對墨鏡與護目鏡上體現無遺!

在顏常武沒上臺之前,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玻璃都是非常昂貴的,主要是西方的遠洋貨船把玻璃送到東方銷售,售價不菲,能用的人也少。

待到顏常武上臺之後,玻璃迅速普及化,一個明顯的表現在於兩中華家居都用上了玻璃窗,軍用的望遠鏡呈氾濫之勢,連小兵都可以用一個,至於墨鏡與護目鏡也都被普羅大衆派上用場。

有了它們,對於西藏之行幫助非常大,高原行軍,陽光照射在雪地上反射出強烈光線,導致人體視網膜損傷,導致眼睛會出現類似怕光、流淚和睜不開眼的現象,是爲雪盲。

普通墨鏡無法預防雪盲,因爲普通墨鏡可以擋住強烈可見光的光線,但對於光線中的紫外線無能爲力。

然而顏常武何許人也,他去過雪山,知道紫外線的常識,所以兩中華專門出有防紫外線的墨鏡,原理簡單,就是不斷地在燒製的玻璃中加入各種化合物試驗,製作成鏡,然後讓奴隸們戴上去試效果,行的話就保留,不行的話再繼續。

這個方法很笨,但有效,關鍵是要有試驗者與源源不斷的資金,試驗者---嘿嘿,別看中國人讀書多,很多人讀傻了,其實黑科技不少,每年有很多白奴和土著原住民去向不明……

於是就有了特製的墨鏡和護目鏡用在了雪原上,中國人戴上去,防光線防砂礫和飛雪,有效地保護了自己的眼睛。

戴上一副護目鏡的楊璟新在鏡片前再放上一副望遠鏡,他覺得自己有點怪怪的。

“前面的關隘有點難攻啊!”楊璟新微嘆了一口氣道。

這個隘口往下是幾百米長的斜坡,超過了五百米,傾斜度至少有四十度!

本來就不易攻,更糟糕的是天公不作美,來的時候雖然寒冷卻是晴天;唯獨到達那片山嶺時,半路就濃霧籠罩過來,下起了冰雨,非常邪門。

楊璟新聽到一些士兵的聲音說“……看來我們得罪山神爺,山神爺變臉了!”

斜坡上軍隊仰攻,隊伍歪歪斜斜好像已經潰不成軍,楊璟新自己試試山路,也感覺非常吃力,所以不能無緣無故地呵斥將士。馬是不可能騎的,牽着馬都走很艱難,因此試圖用快馬突破成爲不現實。

天上下的玩意,雨水裡夾雜着冰粒子,淅淅瀝瀝的下得不大,但落在地上非常滑。人多一踩便把道路踩得泥濘不堪,上面浮着一層冰水稀泥,下面是結實的硬土,道路又是傾斜的坡道,一步一滑,其滑無比,那滋味難以言狀!

有的人甚至一步三滑,走一步掉回兩步,這還是穿了釘鞋的情況下!

明軍官兵們裝備有釘鞋!

國力的富裕體現在方方面面,中國人原來用皮革做的鞋,叫皮靴,形狀和作用各異,如走路穿的叫單底快靴,形狀近似蚌殼式布棉鞋;騎馬穿的叫馬靴;雨天穿的叫釘鞋,它用皮革做面和底,鞋底下面裝有鐵釘,增加摩擦力,有效地防滑。

釘鞋的關鍵詞是:皮製、加鐵釘,而對於軍隊而言,還有“量大”。

古代物資並不豐富,皮子和鐵都是值錢的,富裕人家裝備不難,可軍隊這麼多號人裝備上去是難之又難。

也只有現時的中華,才讓明軍官兵們每人腳上一對釘鞋,穿爛了再供應。

釘鞋對於雪地行軍極之有用,減少了大量事故的發生,可現在向那個隘口推進,哪怕是穿着釘鞋,也照樣舉步維艱,一不小心,就連楊璟新也來個屁股後面平沙落雁式,摔了個四腳朝天,以屁股爲底,嗖地一下,乾脆利落地滑出老遠,至少有十米!

軍人們看得鬨堂大笑,皆稱:“小老總摔得就是比別人漂亮,屁股來了個飄移,還旋轉呢!”

楊璟新爬起來,已是一身冰屑,一身泥,一本正經地自嘲道:“我作出示範,你們都不如我,此跤可列爲經典!”

衆皆嘻笑不已,楊璟新也不以爲忤,這些兵都是川兵、很多都是他從家鄉樂山帶出來的子弟兵!

以楊璟新現時地位,本用不着由他當最前鋒,他已經過了需要搶功勞的階段,這是他父親楊展的要求,楊展叨了句話:“汝不自往,誰肯向前!”楊璟新遂親率前鋒尖兵千餘人走在入藏

部隊的最前面,靠前指揮、率先垂範!

“靠前指揮”是今上發明的,要求高級官員上到一線,不要在後方指手劃腳,相當於殺雞用牛刀,小題大作。

他摸摸發痛的屁股,暗暗直個嘆氣,想的是薑還是老的辣,當初南京方面來了旨意,要楊展擔任攻打西藏的主將,按楊璟新的想法,所謂打工不如當老闆,爲一方面主將,自己作主,建功立業……

結果看他勞資的樣子,居然想抗旨不遵!

甚至想猝起發難,大逆不道地囚了那個來傳旨的御使,立即快馬加鞭,也不是造反,而是逃跑,離開大陸,坐船回東南亞,溜之大吉。

不是說笑的,楊展當時手放背後,給楊璟新和親兵們做了個手勢,準備動手!

要不是那個御使來了句:“楊總兵,給你發出旨意的不僅僅是大明朝廷,正是東南國老大的老婆,這旨你接還是不接。”

意思是說你楊展可以抗拒大明朝廷旨意、不聽大明兵部的指示都沒問題,但你不聽今上老婆的話,哼哼,想想後果吧!

這話把老兵頭楊展給嚇住了,他勉爲其難地成爲了攻打西藏的主將,楊璟新從此深受其害,一不小心摔成了一個泥猴子,儀態盡失,無可奈何!

現在看來,薑還是老的辣!

這趟不應來了,可來都來了,讓楊璟新心內火氣大盛的是這場戰鬥不是你不怕死就能夠打勝仗的,拿行軍來說,你走得要不慌不忙,真的是不能快,少來什麼急行軍,否則,整支部隊都會病垮!

再有,面前的關隘讓楊璟新心裡泛起了一種無力感,人家都不用攻擊你,你想爬上去都困難!

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24節爾虞我詐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451節 綠綠還行離去:倦勤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1794節 不對眼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344節 有炮了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1049節 戰土耳其人之英雄無敵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1556節 彼伏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1445節 硬剛(一)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1243節 夜茶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1268節 路難行第769節 殺鰲拜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1446節 硬剛(二)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1517節 撤退(二)第905節 想當初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51節船底世界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69節落子(四)
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24節爾虞我詐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451節 綠綠還行離去:倦勤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1794節 不對眼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344節 有炮了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1049節 戰土耳其人之英雄無敵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1556節 彼伏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1445節 硬剛(一)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1243節 夜茶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1268節 路難行第769節 殺鰲拜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1446節 硬剛(二)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1517節 撤退(二)第905節 想當初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51節船底世界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69節落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