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

最終廷議是免費給了倭人求援單上10%的糧食和一批救災物資,着火速組織運輸船隊把糧食與物資運達。

當是時,東南國與倭國的關係非常好,倭國認東南國做老大,老大還是得有老大的體面,因此該送的還是送了。

否則人家憑什麼認你做老大!

兩倭人感激涕零,其餘的糧食與物資則從東南國的糧食市場上購買。

東南國糧食爆倉!

由於技術的先進性,東南國的糧食產量很大,倉庫爆滿,倭人這一求購,中國人就把倉儲糧食給清理不少,都賣給倭人。

中國人也不欺負倭人,以優惠價格賣出大量的倉儲糧食給倭人,乃一家有賺二家便宜的事情,中國人得以把糧倉裝入新糧,而倭人則以優惠價格得到了大量的糧食,回去活人無數。

保科正太郎和阿部忠秋完成了使命,順利返回交差,都得到了嘉獎,功勞到手。

即管如此,兩人表面對中國客客氣氣,暗地裡並不感謝中國,而是暗恨中國人爲什麼不給大陸土地給他們!

……

印度孟買,中國駐印軍總部。

這裡原是印度一家土邦主的宮殿,該土邦主傾慕中國,把宮殿獻給中國人,成爲中國駐印軍總部。

中國駐印軍是中國(主要是東南國)成立的、駐紮在印度各殖民地上野戰部隊的統稱,現有陸軍五萬,海軍三萬,是中國在印度各殖民地的保護神,有他們的存在,印度人不敢輕舉妄動。

如今中國在印度有很大的利益,首先中國在印度有不少的殖民地,印度是中國人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每年中國都從印度得到了大量的財富,目前一年純利爲二千萬銀元!

而且印度是中國向西攻略的重要中轉站,沒有印度,中國想往西進軍,難吶!

宮殿用大理石構建,樣式美觀大方,總司令洪煕官在裡面辦公,總是心情很好。

但這天他卻緊鎖眉頭,覺得麻煩!

莫臥兒帝國皇帝奧朗則布派兵進入帝國西北部的旁遮普邦,藉口錫克人對帝國不敬,殺害、奴役錫克人!

經歷了被中國人進入德里都城的慘痛經歷後,莫臥兒帝國不敢惹中國人,但他們加害錫克人不在話下。

錫克人在印度諸族中最被中國人看得起,並且錫克人也是最親近中國人的民族,很多錫克人蔘加了中國人組建的僕從軍或者成爲警察,蓋因錫克人是印度諸族中的“奇葩”。

是一個正直、勤勞、BS乞丐、團結互助的民族,他們熱愛勞動!

得,中國軍隊的僕從軍裡,錫克人以人口比而言,是最高比例的,並且東南亞地區以至於中國的各殖民地都以錫克人作爲警察和守備隊,他們克盡職守,服從命令,作戰勇敢,深得好評,就連東南國國都旭日城也有不少的錫克人充當警察。

如今他們有難,消息報到了洪煕官的案頭處。

起因在於中國進攻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抵擋不住,乃飛鴿傳書到莫臥兒帝國,請奧朗則布相救則個。

以信鴿進行遠距離的傳送信息的大規模使用來自於中國,之後各國只要有條件,都使用了信鴿。

奧朗則布的父親就是建造著名的“泰姬陵”的沙賈汗,被奧朗則布謀篡上位,也算有爲,他穩定了北方的阿富汗局勢,阿富汗可是“帝國墳場”,他能夠在那裡分一杯羹,是有本事的。

接到奧斯曼帝國的請援書,讓奧朗則布很爲難。

之前他攻過中國人,不但佔不到便宜,還被中國人攻進了德里,大肆洗劫,令莫臥兒帝國損失巨大!

即使是中國人進攻奧斯曼帝國,在印度也駐紮有強軍,莫臥兒帝國打打阿富汗人可以,欺負印度阿三綽綽有餘,但要對上中國人的話,朝臣們一邊倒地反對。

先前莫臥兒帝國與中國兩國停戰後,中國是個喜歡做生意的國家,與莫臥兒帝國做買賣,也讓莫臥兒人瞭解了中國。

朝臣說了:“只要中國的那個皇帝(國王顏常武)還在位,不要與中國開戰!”

奧朗則布以之爲然,他知道中國皇帝是個熱衷於報復的狂人,動他一下下,他就會報復,把人家全家都賣掉,東西搶光光,太不好惹了!

可是不救奧斯曼帝國的話,也不好,大家同爲包頭佬,兄弟有難不想幫,說不過去。

但中國人太可怕了,可怕到奧朗則布絕對不敢惹。

想來想去,奧朗則布決定去害錫克人,理由是錫克人幫助中國人,當害了錫克人,在中國軍隊的錫克人軍心不穩,中國人的力量就會被削弱。

嗯嗯,相當於“曲線救國”了。

打的算盤很如意,旁遮普邦是錫克人的聚居地,他們的告急求援書信送到了錫克人其餘的聚居地,包括孟買。

在孟買的錫克人聯合上書,請求洪煕官出兵救援旁遮普邦的錫克人,進攻莫臥兒帝國!

其情可憫,但洪煕官有點撓頭!

洪煕官,是東南國現任首輔洪昇之子,而洪昇則是當年開臺王顏思齊的把兄弟,所以洪煕官是官二代,有實力,有背景,敢作敢爲。

但他也不敢主動挑起戰爭,因爲這是敏感時期,他必須保障東南國征服奧斯曼大業的順利,別看他擁兵八萬,但這八萬人馬是隨時可能支援奧斯曼前線,萬一在進攻莫臥兒帝國時,奧斯曼前線調動駐印部隊,他給不出來,那就麻煩了。

關鍵在於莫臥兒帝國並沒有直接進攻中國在印的殖民地,師出無名啊!

如果是莫臥兒帝國直接進攻中國人就好了,自衛反擊戰打響,旭日城是不會怪責的。

打着爲錫克人出頭的旗號?

拜託!人家是家務事,錫克人是承認莫臥兒帝國的統治的,好比某家裡兩人打架,你衝進去勸架,順手把打架者之一給幹掉了,這樣實在說不過去。

再者,真要打,莫臥兒帝國早集中了二十萬大軍,他們不進攻,光等待着東南國的進攻,萬一中國人與那些包頭佬打成牛皮,奧斯曼前線要調兵時……

勸說錫克人忍耐,等中國人收拾了奧斯曼帝國再說?

奧斯曼帝國是個老大帝國,不可能速下,錫克人會等到黃花菜都涼了。

洪煕官想來想去,終究被他想出了一個主意。

第699節 先說服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394節 救災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761節 黃金艙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150節 拆城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1936節 我都沒發力你們就破城了?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280節 回南京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2044節 鐵人軍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764節 處置之殺漢奸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133節倭奴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1804節 不緊張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
第699節 先說服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394節 救災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761節 黃金艙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150節 拆城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1936節 我都沒發力你們就破城了?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280節 回南京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2044節 鐵人軍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764節 處置之殺漢奸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133節倭奴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1804節 不緊張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