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7節 天大瑞祥

新伊城的北海布政使司官署不算奢華,不過一些平房而已,但已經不錯了。

每個人都很忙碌,只要有空就去淘金,一工難求,除了必要的工作外,大家都把全部身心投進淘金中,官員也不例外。。

今天,駐北海部隊長官馮雙禮來拜訪布政司包爾康,給他帶來了一份貴重的禮物。

一塊巨大的狗頭金!

狗頭金是一種包含雜質的自然金塊,多來自富含金質的流星殞落,黃金雨地質時期形成的富金礦礦石,這種自然金因形狀肖似狗的頭形,故名狗頭金。

一般地,大於5克的金子可稱爲塊金,而狗頭金更大,這是大自然的饋贈,可遇不可求。

馮雙禮的手下有一名傅姓中士,來自浙江,那天他們休息,按規定可以去河牀裡淘金。

這裡是產金區,黃金無所不在,淺淺的河流裡,他剷起砂石放在淘盆中然後搖晃得金子。

他一路鏟砂淘金,做得汗流浹背,岸邊裝金的盆子上漸漸積累了一大把金砂,收穫不小,他的臉上露出笑容。

日到晌午,準備幹完這一把就上岸休息。

鏟子剷下去,碰到硬物,傅中士心頭一動!

不象是一般岩石,他來上幾鏟把硬物周邊的砂石刨開一些,就發現有一塊金疙瘩露出頭來,他用手一撥,紋絲不動!

遂拿着鏟子小心地把它周圍的砂石去掉,再用水沖洗,越做越是吃驚,這是一塊大大的狗頭金,一個人都搬不動。

他叫來戰友,用上繩索與棒子,足足八條大漢一起動手,齊心協力地將狗頭金給擡上岸,所有人都吃驚不小。

搬上車運回部隊裡一稱,哇噻,不得了,重達232公斤!

是他發現的歸他,這位傅姓中士的覺悟高,與長官說了,要把這塊狗頭金獻給朝廷!

層層上報後,狗頭金送到馮雙禮那裡,馮雙禮很高興,給傅中士記大功,即時提升爲中尉!

這麼厚的待遇非常值得,包爾康看到了這塊狗頭金,形象的說,有多大呢?不是狗頭大,而是一條狗那麼大,形狀還肖似一隻……老虎,讓他很震驚!

不僅大,純度也高,熠熠生輝的看上去幾乎沒什麼雜質,品質超羣,非同小可。

“自然精華,國之瑞祥啊!”包爾康讚不絕口。

之前本地採金,也找到一些狗頭金,一二斤重,有些就收在了官府裡,不算什麼大事。

而在兩中華,也有一些狗頭金的記錄,最大的那塊不過接近五公斤而已,上不得檯面。

與這塊狗頭金相比,恰似狗頭與狗之比也!

現在這塊狗頭金擺在軍政兩位首長的面前,兩人圍着它觀賞,即時達成共識:“不辭萬里,送回朝廷!”

於是召來了得力的軍官,安排人手與車輛,把狗頭金包進了重重的棉被中擡上車,小心翼翼,費盡千辛萬苦地運到北平,再到天津,最後走海路運回了南京,整整用了半年的時間!

朝廷大喜!

這個年代自上而下都是講迷信的,任何一個統治者都極其需要瑞祥以裝點門面,渴望的!

瑞祥又稱“符瑞”,被儒學認爲是表達天意的、對人有益的自然現象。如出現彩雲、風調雨順、禾生雙穗、地出甘泉、奇禽異獸出現等等。

儒學認爲,這些現象出現是天對皇帝的行爲和所發佈的政策的贊成或表彰。觀測和解釋這些現象,是儒者的重要工作。

據說周武王進攻商朝時,有白魚跳到了船裡,有火焰降到了武王的房頂,然後化爲一隻鳥。這些瑞祥,被認爲是上帝任命武王爲天子的象徵。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據說他做皇帝時,五大行星曾一字排列出現於天上,此外還有其他許多瑞祥,從而證明了他當之無愧。

瑞祥是一種政治需要,三國時曹丕廢帝篡炎劉,大臣李伏奏曰:“自魏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

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當代漢之象也。”

以此來表明曹丕當皇帝是天意如此,如果實在找不到瑞祥,那就自己來捏造,隋末奇才王世充,差人捕捉各種鳥雀,把寫好所謂符命的帛系在它們的頸子上,一隻一隻地放飛。打下這種鳥雀前來進獻的人,授予官職頭銜,王世充則以此示衆,吹噓自己是天命所在,可順應符命當天子。

如此低B的事情都做得出來,還做得不亦樂乎,導致他麾下的大將程咬金和秦叔寶嚴重BS他,乾脆在與唐軍對陣時策馬跑到唐軍那邊歸順去了!

古代瑞祥種類繁多,大體分爲五種,即五個等級。古稱“麟鳳五靈,王者之嘉瑞也。”是最高等級的瑞兆。以下分別爲大瑞、上瑞、中瑞、下瑞。《新唐書·百官志》載:“禮部郎中員外朗掌圖書、瑞祥,凡景星、慶雲爲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爲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蒼鳥、赤雁爲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連理爲下瑞,其名物十四。”後來品種又不斷增加,凡銅鼎、銅鐘、玉罄、玉壁等禮器也都列爲瑞物,

現在那麼大的一塊狗頭金就擺在大殿上,這不是瑞祥還是什麼!

那些什麼景星慶雲的只能記載在書上,無法重現,別人可以說你是假的。

如今那麼大一塊的狗頭金擺在殿上供人蔘觀,其酷似一頭回首欲噬的猛虎,虎頭扭轉,充滿了高傲和兇猛。

虎右前足踏在岩石上,其餘三足前屈,正欲發力,整個圖案動靜搭配自然,惟妙惟肖,可以說,簡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堪稱‘國寶’。

大家嘖嘖稱讚,首輔馬士英奏道:“今北海承宣布政使司所獻瑞祥,可謂是虎虎生威,古稱‘麟鳳五靈,王者之嘉瑞也’,王者則必龍虎相隨,此乃王者之嘉瑞也,應在大明,臣爲大明賀、爲公主賀、爲皇太孫賀!”

衆大臣稱善,執政的監國公主朱真真異常高興,她以一介女流之輩執掌朝綱,又立其子爲皇太孫,還嫁了一個海賊,最怕別人說她得位不正。

現有王者之嘉瑞,就擺在衆目睽睽之下,當能堵衆人悠悠之口也。

於是下令重賞北海承宣布政使司,包爾康升爲左布政使,馮雙禮晉爵,其餘人等也升官發財,那位傅中尉跟隨隊伍來到南京獻上瑞祥,從中尉升到少校,送軍校學習後任職,讓他如在夢中一般!

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1671節 打城牆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769節 殺鰲拜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404節 速下城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781節 回南京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597節 航行中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950節 一賠十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59節搶上風口第1556節 彼伏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80節出師落旗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872節 反轉
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1671節 打城牆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769節 殺鰲拜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404節 速下城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781節 回南京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597節 航行中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950節 一賠十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59節搶上風口第1556節 彼伏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80節出師落旗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872節 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