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

“什麼,諒山失守?鄭櫛投降,當了帶路黨,引朝廷大軍進犯,距離升龍府不到五十里地?”升龍府內,鄭氏家主鄭柞霍然起立,以他見慣世面,有“泰山崩於眼前而形色不動”的修養,現在聽聞這個消息也大爲震驚。

不怪他惶恐不安,諒山失守,往升龍府的道路皆無險關,朝廷大軍很快就能夠打到,他們現在是中午接報,只怕晚上中國人就能到達升龍府。

中國人爲什麼殺到?

好在消息還是很暢通的,知道可能是已軍追擊莫氏軍隊殺入中國國境,連他們的縣令都給殺死了,頓時鄭柞頭大如鬥。

朝廷大軍入侵,事件是否真實已經是沒得說了,辯解是無用的。

這事情想要善了,只怕不易!

鄭柞鎮定下來,作兩手準備,派出當朝太傅趙玉樸帶上黃金千兩前去勞軍,並一份請罪文書向朝廷請罪,表明一定會嚴懲肇事者,請朝廷大軍停止進軍,本國願意談判。

另一方面,他趕快召集諸臣將來商量對策,同時集結軍隊,對城外進行堅壁清野。

越猴也是打老仗的,反應很快,即使被中國人打個措手不及,也儘可能做好應戰的準備。

且說安南黎朝仿中原官制,設有六部管理政事,再以德高望重者爲太傅,是一品大官,無實權,很尊崇。

太傅趙玉樸是中國粉,說漢語很順溜,鄭柞派他爲正使,再着戶部侍郎鄭桉爲副使,去找中國人交涉,希望能夠挽回不利局面。

兩人持節,坐上馬車,另一輛馬車則載了一千兩黃金,在一隊騎兵的護送下,匆忙趕路。

他們在下午三點鐘,已經遇到了朝廷大軍的輕騎兵!

如此迅疾,天黑前輕騎兵即可到達升龍府城下。

見到是使節,輕騎兵分出些少人馬,護送他們前往中軍,

一路上都是朝廷大軍,只見得旌旗如雲、人馬整肅,看上去軍容齊整,正往着升龍府而來。

到達中軍時已經是晚上了,中軍並不急於趕路,安營紮寨,營地帳篷佈局得井井有條,軍威勝過安南軍。

趙玉樸與鄭桉顧不得歇息,急忙求見朝廷長官。

他們走到大帳前,便見兩列渾身裝配鐵板的重甲步兵,全是高大的壯漢,渾身都是鐵,“喀、喀、喀……”沉重而整齊的腳步聲非常震撼。趙玉樸知道這是擺款的,因爲大明軍隊其餘軍隊多穿着東南軍制式作訓服,身披輕甲。

即便如此,趙玉樸也不敢小看重甲步兵,知道已軍都找不出這樣的隊伍,安南人與中國人相比,就象小孩子遇到大人。

步兵昂挺胸站立在兩旁,一個軍官說道:“請安南黎朝使臣入內見大人,餘者在外聽命。”

趙玉樸與鄭桉沉住氣,隨軍官入內,只見一個身材挺拔端正的文官坐在上,面目端正,趙玉樸一看他的衣冠就知道是個巡撫,心中有點奇怪。

左右分列將軍,文官的背後擺有一個小亭,中間有個“令”字,乃王命旗牌,對中低級官員可先斬後奏。

按中原禮儀,除非見了王族,否則都不用叩拜,趙玉樸與鄭桉雙雙長身作揖道:“下邦使臣趙玉樸(鄭桉),奉國君旨意,拜見大人。”

上面的人點頭,說道:“本官是大明廣西巡撫易震吉!”

“易大人好!”趙玉樸不作分辯,雙手捧上文書道:“下邦無德,累朝廷兵臨城下,我國君不願看到生靈塗炭,向朝廷獻表請罪,並呈上黃金一千兩勞軍……”

……易震吉拿到了表文,不動聲色地展開先看了一番,然後很小心地放回信封,吩咐道:“六百里加急,遞送南京上呈朝廷。”

“得令。”旁邊軍官有人應道。

趙玉樸一聽就知道壞了,有什麼事情不能一下子處理,還要送南京去處理!於是哀求道:“請大人止了軍隊前進,有話好好說,有什麼要求儘管提!”

求了再求,易震吉只是不允,對趙玉樸道:“趙大人回去吧,你是個好人,但茲事體大,不是你能夠說得動的!”

既然不允,一千兩黃金也沒收,讓他們帶回去。

兩個使臣只好連夜趕路回去覆命,回到升龍府已是半夜,城內不開門,用大籮筐把他們吊上城頭!

他們下了城,去見鄭柞,他已經在殿上等着,聽他們稟報過程後,趙玉樸說道:“朝廷拒絕談判,光顧着進軍!”

鄭桉則道:“朝廷其志不小,所經之處,如果抵抗就殺,不抵抗者,就沒有燒殺劫掠,買東西還給錢!”

鄭柞讓兩臣下殿休息,他則在殿中踱步,思索。

鄭柞是又氣又憤,他憤怒大明的無情無義,他每年的供奉從來都沒有少過,但是大明竟然拿件小事來計較。

是,朝廷的邊民被搶,縣令被殺,朝廷臉面受損。

可是他鄭氏百倍奉還贖罪啊,願意給白銀三十萬兩作爲軍費,黃金三萬兩作爲向朝廷賠罪,已經是竭盡所能,可是朝廷大軍依舊進軍,真當我鄭氏是泥捏的不成!

他心中霍霍而動!

與大明開戰,重演黎朝驅明舊事?

公元1428年是大明宣宗宣德三年,就在這一年,明軍退出安南,黎朝太祖黎利稱帝。

明軍是被他打跑的,是黎利真刀實槍地打出來的江山。

在陸地上越猴還真不怕明軍,畢竟在越國這種叢林之地,明軍也不一定能有什麼好的結果,

在鄭柞看來,如果開戰,縱然是大明擁有再好的裝備,也不一定是他的對手,畢竟在越北朝的之地,到處都是密林,想要在這裡面取得勝利,明軍是需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當年明朝皇帝朱棣何等的雄才大略,攻佔越國後,統治越國的時間也就二十多年,後來還是因爲身陷無休無止的戰爭而撤退。

鄭柞認定憑藉越國的地利,他可以擋住明軍,縱然是大明不義,找藉口想要攻打,那就讓大明來好了,鄭柞內心還是有些底氣的。

他下決心打仗,急派侍衛連夜去請心腹們前來商議此事,沒想到遇到了反對意見。

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751節 殺人質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699節 先說服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7節刺殺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858節 啓航新堯州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97節一夜變天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60節輕取敵船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74節不用擔心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952節 烏魯木齊建城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854節 展會中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1482節 真功夫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210節 兄弟倆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125節琉球天變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1280節 回南京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
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751節 殺人質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699節 先說服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7節刺殺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858節 啓航新堯州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97節一夜變天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60節輕取敵船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74節不用擔心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952節 烏魯木齊建城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854節 展會中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1482節 真功夫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210節 兄弟倆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125節琉球天變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1280節 回南京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