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

“在印度長途旅行,如果不依靠服務站,能夠活下去,算命大,是媽祖娘娘保佑了!”李來亨由衷地道。

公元17世紀的印度,在來自東南國大治、文明、繁榮發達社會的李來亨與張家玉看來,簡直是人間地獄那麼地恐怖。

偏偏那些印度人還能夠活得輕鬆加愉快,真佩服他們的生存能力。

張家玉比起粗線條的李來亨想得更遠,他想到的是東南國出臺食肆的衛生標準。

水源必須是乾淨的,提供給客人的餐具要求是被煮沸過的,官府的要求是儘可能達標,並提供平價煤,就是成本價的煤作燃料給商家,而新開發的地盤,則有一年的官府贊助期,即官府贊助加熱的燃料或者費用。

在前明時期,張家玉知曉民間時有爆發因飲食帶來的瘟疫,好在中國人口基數大,城市衛生做的比較好,必要的時候也做過一些非人道的隔離措施,所以中國歷史上對瘟疫,並沒有很多的記載。

但,瘟疫起後,死的人委實不少,一車一車的死人運出城外亂葬崗裡扔掉埋了。

領袖上臺執政,堅決推行“喝熱水”“喝開水”的宣教和執行,多次呼籲“要反覆教育民衆喝開水,不喝生水”,並在資金上給予傾斜,尤其是煤爐燒開水的廣泛使用,大的單位都設置有鍋爐,用來爲成員提供開水,這筆支出在任何部門都不打折扣。

而在新明,鍋爐的用途更大,可以提供洗澡水和供暖。

除了喝水,不得吃生的、變質食物,商家如果提供這些食物,會被官府查辦。

東南國是個威權國家,領袖的力量強大無比,他的觸足管理到各個方方面面,喝的吃的也管到了,臣民們對他俯首貼耳,言聽計從,不過這並不壞。

在東南國,幾乎沒有什麼因飲食帶來的瘟疫,反倒是暴食暴飲進醫院的不少,尤其過年的時候更是如此。

民衆的健康得到了有力的保證,當然,要是練到三鍋那樣的神肚,就能百無禁忌!

果真如此?

張家玉這次檢查軍務,看到有一項極大的藥物開支,用在印度兵身上,那就是驅蟲劑!

印度兵肚子裡有寄生蟲,人人都有,哪怕是剎帝利也不例外,畢竟他們這樣的環境下誰都難以倖免。

中醫驅蟲法,是用殺蟲、驅蟲的藥物,以驅除體內寄生蟲的治法。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可用緩治或急攻。並應依據檢查結果,選用不同的方藥。驅蟲藥常以烏梅、川椒、雷丸、檳榔、鶴蝨、胡粉、使君子、苦楝根皮等組成。

藥方一:驅蛔蟲,用雷丸、百部、豬膽汁之類,煎成藥液,作保留灌腸。

藥方二:驅薑片蟲、絛蟲:用檳榔、烏梅、南瓜子等。

藥方三:驅鉤蟲,用榧子、鶴蝨、檳榔、貫衆、大蒜之類,必要時配合祛溼、健脾或補血。

印度兵入伍時,中醫判斷他們是人人有病,其實就是寄生蟲病,許多人非常嚴重。

於是動用了大筆經費,從東南國那裡輸入驅蟲藥來給他們治療,並要求他們遵守華人的生活習慣。

印度兵進東南軍軍營,都要求他們養成衛生習慣、喝開水---以前是海船運煤從東南國而來,後來在印度本地區發現煤礦,就此運煤而來作燃料,在孟買有極大的煤倉,這是一筆巨大的開支,但東南國財政照給不誤。

喝開水、吃熟食、避免污染,是現在印度兵的伙食習慣。

不從者,扣津貼,軍法論處!

張家玉,不愧是東南軍優秀人才,看到卷宗時,他怦然心動,他明白了印度人爲什麼戰5渣還有死得早的原因之一。

印度兵戰鬥力差,滿肚子的蟲子,在以前,吃得不多,進肚裡的食物能量還要分給蟲子一半,能有多少的力氣作戰?

蟲子在身體裡多,身體虛弱,體能差,跑不動,打不了。

華人來到印度人的社會裡,發現這是一個年青人的社會,年青人居多,老年人少,也就是說死得早。

開玩笑,印度人的腸胃很強,畢竟不是神胃,年青人抵抗力強而存活,待到老來就掛掉。

嗯嗯,或有人說他們吃咖哩香料多能夠抵抗肚子裡的蟲子,嘿,且不論能有多少三鍋吃到正宗的、較好的咖哩香料?!那些玩意兒真的能夠對抗蟲子?無科學依據。

就象中國的醉蝦,用酒精去炮製生蝦能夠殺滅蝦的病菌和寄生蟲,是不可能的。

他立即封鎖了這份關於印度人驅蟲卷宗,列爲“絕密”!

他給予的要求是“光做不說!”

印度人驅蟲,只說是按照華人軍規辦事,要求入伍時身體健康,不要告訴印度人的原理,更不得四處宣傳。

對別人有好處的事情,他們又沒付費給我們,我們幹嘛要這麼好心腸地去幫他們?

其他的國家都是如此辦理!

那些國家落後的原因,我們是一聲不吭,不會幫各國診斷,不要多嘴,絕不會主動去說,問了也不說,除非給好處。

你說了,他們未必高興,不說,他們落後不是好事嗎?

他們遜斃了,才能突出我們的偉光正,不得不說張家玉的政治覺悟夠高!他的舉措深得朝廷讚賞!

……

有了服務站的支持,旅途舒服許多,但這樣的服務站,並不是條條大道都有,只有通往重要城市、大城的路上纔有,畢竟華人也講經濟效益。

終於到達納西克城,它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座城市,位於戈達瓦里河畔,

越近城市,發現民衆越多,原來象頭神節已經開始了。

這印度人的節日張家玉有所耳聞,反倒是李來亨根本不知,張家玉給他解釋道:“象頭神犍尼薩爲印度教及印度神話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礙之神。他是溼婆神和雪山神女帕爾瓦蒂的精神之子。象頭神信衆廣泛,他還是財神,是命運之神,是學識之神,代表着智慧,象徵着吉祥和成功,是印度最具人氣之神,其形象爲象頭人身,大腹便便,獨牙,持斧頭、糖果、念珠、蓮花。坐騎爲一老鼠。”

“在陽曆八月與九月間月圓之日進行慶賀!”張家玉說道。

“原來如此!”李來亨點頭道。

由於納西克城與孟買往來頻繁,所以華人才在孟買與納西克城之間的道路修建了服務站,否則李來亨還真不樂意來。

他們進城,看到相比於其它的印度城市,納西克城明顯繁榮不少,人來人往,街道熱鬧。

除了人多,還有經濟搞得好。

城主,也就是土邦主克里西納拉老爺頭腦靈活,與華人大做生意,爲華人提供糧食如大米、鷹嘴豆、扁豆、香料、雞蛋、香料還有肉食等,生意做得不錯。

進城前,已派人通知克里西納拉老爺,他立即出動一隊僕從給華人貴客們服務,那些僕從揮舞皮鞭和棒子頭前以強勢作風開路,見人就打,除了神牛之外,擋在他們面前的人人吃揍。

被打人既不生氣,也不叫罵,哪怕打得鮮血橫流,都安靜地讓到一邊去。

也有很多人向着車隊鞠躬!

在馬車上,張家玉看着街景,臉上微微笑。

“玄子兄,你在笑什麼呢?”李來亨好奇地問道。

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1450節 賽甘寧!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268節 路難行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872節 反轉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014節 騎兵有了第2101節 深得重用的徐總督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618節 過癮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545節 HOLD住!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92節揚名立萬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548節 香菸(二)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05節人生大樂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261節這是神戰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423節 圈套第182節一戰定江山第1517節 撤退(二)第1268節 路難行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30節是戰是降?第117節琉球之事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
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1450節 賽甘寧!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268節 路難行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872節 反轉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014節 騎兵有了第2101節 深得重用的徐總督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618節 過癮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545節 HOLD住!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92節揚名立萬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548節 香菸(二)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05節人生大樂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261節這是神戰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423節 圈套第182節一戰定江山第1517節 撤退(二)第1268節 路難行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30節是戰是降?第117節琉球之事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