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

接下來的時間裡,不約而同地,周正儒和楊展做着同一件事:跑基層!

深入基層,瞭解情況。

周正儒到四川的各州、縣,視察民衆生活、農工商三業的生產運行情況、以及道路交通、山川地理,並考覈官員的賢愚。

想想川路難於上青天!

他這一走動,翻山越嶺,過河渡江,爲自己小命着想,他甚至學會了游泳!

古代士大夫要面子,衆人面前不能果露身體,但周正儒看到四川的江河是如此之多,想想天啓帝是怎麼死掉的---坐船結果船沉,落水後的天啓帝很快掛掉,連皇帝都保不住,況且他區區一個總督!

所以周正儒積極鍛鍊身體,請人教會了他游泳!

古代大官要面子,出行有儀仗隊,鳴鑼打傘坐大轎開路喝道,威風凜凜。

但是速度太慢了!

周正儒坐上馬車,他不穿大明官服,這種官服就是衣冠禽獸,戲袍戲子,穿的是沒有軍銜的東南軍作訓服,如此行動迅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今上很少穿大明王爺服裝,搞得下面的官吏也開始穿起了東南國的官員制服---中山裝,而周正儒管着軍務,所以他能穿軍裝。

他首先要求地方官做好生產經營工作,積極發展經濟,確保民衆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同時檢查地方建設,民生倉庫,還有國防建設,社會動員等等。

所到之處,他不僅僅是聽彙報,而是到達現場,看生產,揭米缸,下田頭……從而掌握第一手的資料。

而楊展則下到各支部隊去檢查軍務,他是老軍頭,一看官兵們的動作姿勢,就知道他們的水平情況,然後有的放矢,作進一步的操練。

他給予川兵很高的評價,認爲他們刻苦耐勞,戰術姿勢合格,訓練是按打仗的準備進行,能夠把隊伍拉出去就可以打仗,非常好!

前任四川總兵張建新功不可沒,張建新是新朝提拔起來的軍官,他雖然打仗不算厲害,但練兵卻是一流,也很用心。

尤其是山地步兵,看到他們矯健的步伐,翻山越嶺如履平地,楊展讚不絕口,上摺子保奏張建新。

他對楊璟新道:“人盡其用,有的人做這方面行,有的人做那方面行,朝廷把張總兵放在了合適的位置,做了合適的工作。

楊璟新非常忙碌,他負責組建三總部,有老父的法眼,爲他選擇了一位叫做趙玉虎的本地參將爲參謀長,三十出頭,年富力強,去過南京參加過高級參謀培訓,是那期培訓班的佼佼者,回川后積極探討參謀業務,加以實踐,寫了七八篇論文,掙到不少小錢錢。

他負責開展參謀工作,很快就找來了一些參謀,組建參謀部,把臺子搭起來後,積極研究進藏的作戰與訓練,虎虎生風。

政治部的工作很重要,經周總督介紹,他請來了川東兵備道馮思禮,此人是老政治,是今上的死忠粉,極端的民族主義者,言必稱我大中華,口頭能力很好,善長做政治工作。

至於後勤業務,由前總兵張建新的推薦,請到了成都府同知孔成琳,此人是舉人出身,長期從事糧食工作、民夫業務,交遊廣闊,很熟悉各地情況,遊學時去過川西和西藏,因此楊璟新禮聘他來負責西征大軍的糧臺。

後來的事實證明,三個總部運行得有條不紊,所選擇的三位官員堪稱稱職,完成任務很好。

東風吹,戰鼓檑,開始了戰爭動員,參謀部負責選撥軍官與士兵、組建軍隊、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政治部在官兵中進行動員,愛國主義,民族主義,他們從歷史上說明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的領土,我們中華從來都是大一統的國家,絕不允許任何一寸領土丟失,每一位中華子民都有義務維護中華的統一,拋頭顱灑熱血也在所不惜。

兩中華現在都很注重政治教育,要讓官兵們懂得爲何而戰,具備頑強拼搏的戰鬥精神,遇敵必戰,樹立必勝的信心!

後勤部則組織民夫團,搬運軍資、修建道路,打造器械,千頭萬絮,忙碌不停。

……

周正儒同樣忙,除了下基層,他還得隨時掌控着與西藏顧實汗及黃教的談判,他組建了一個小型的使節團,主要成員是他的幕僚長,浙江舉人王實昧,熟悉拉薩的茶馬商人房玉和內蒙古的黃教喇嘛陳和平,他們奉他的命令沿着茶馬古道前往拉薩。

1656年的年底,趕在冬天來臨,大雪封山前,他們到達了拉薩。

然後他們接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雄霸青藏的顧實汗在他們到來之前,死掉了!

倒不是什麼宮廷政變,而是顧實汗老弱病殘,他已經74歲了,到點領便當。

他雙腿一撐不打緊,而青藏地區陷入了混亂中,雖然他留有遺命讓他在青海的大兒子達延繼任大汗,然而跟隨他到達拉薩的五兒子伊勒都齊顯然有不同的看法。

原來,顧實汗一直牢牢地掌握着軍權,他帶有精銳部隊自青海進藏,駐於拉薩北面的當雄,號稱“當雄八旗”,實力雄厚,力壓諸部。

而伊勒都齊作爲當雄八旗之中的一個軍頭,近水樓臺先得月,他通過種種手段籠絡和收買了其餘軍頭,讓他們支持他,厲兵秣馬,準備自己坐上汗位!

西藏乃至於拉薩的人心惶惶,這正是大明使節團到達拉薩的情形。

王實昧說:“如今顧實汗這一邊沒見分曉,我們不宜介入!”

衆人稱是,明人到此根本不知曉情況,萬一下錯注了,那就糟糕了。

他們退而求其次,前去進謁西藏地區的攝政者即“第巴”索南羣培,“第巴”是“達賴襄佐”的藏語,顧實汗封索南羣培爲“達賴襄佐”,蒙古語中達賴是大海的意思,襄佐是執事,表明索南羣培主掌西藏行政事務。

送上禮物後見到了索南羣培,他倒也很客氣,對於大明的使臣給予很大的尊重,但他也不敢應允什麼!

目前形勢不明,顧實汗的兒子們掌握了軍權,他們不見個分曉,其他人根本說不上話,哪怕貴爲“第巴”的索南羣培還是駐在布達拉宮的達賴五世都無能爲力。

王實昧曾到布達拉宮求見達賴喇嘛,但他閉門謝客,顯然不想給自己找麻煩,王實昧怏怏而歸。

至於日則喀大昭寺的班禪活佛,王實昧派人送去了禮物致意,暫時沒有晉謁班禪活佛。

這樣的形勢下真是有力也使上不呀,無奈的王實昧只能在拉薩住下了。

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828節 荷蘭艦第1737節 政治攻勢很動心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272節 賣帝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1618節 北海!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295節 得手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10節修路風波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1197節 巨大的誘惑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112節 呸!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169節落子(四)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748節 北伐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
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828節 荷蘭艦第1737節 政治攻勢很動心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272節 賣帝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1618節 北海!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295節 得手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10節修路風波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1197節 巨大的誘惑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112節 呸!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169節落子(四)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748節 北伐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