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朝廷大力支持明軍進藏,把西藏地區徹底地納入大明版圖。

有了朝廷的支持,同時也沒有那些惱人的言官的拆臺,負責進藏大業的一文一武是四川總督周正儒和成都總兵楊展就大幹快上了。

他們各懷着一顆報國之心,一顆建功立業之心,心火旺盛,兩人相互誓言:哪怕是死,死也要進藏。

周正儒說道:“朝廷殷切期望,我們已得天時與人和,雖無地利,然而只要人心齊,泰山移,我們一定能夠成功!”

楊展亦說道:“我們兵強馬壯,輜重充足,資金寬裕,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的成功!”

話說回來,擺在他們面前的任務是何等艱鉅、條件是何等的惡劣、困難是何等的艱險啊!

從打箭爐到拉薩,超過了三千里的征途,如此漫長的道路,就是平地走起來都困難,何況是青藏高原!

大道是沒有的,只有茶馬古道,所謂茶馬古道,是馬幫走出來的道路,狀況很差,又窄又小,經常封路,要翻越十幾座杳無人煙的大雪山;沿途是無人區,根本沒有糧食,固然有大量的馬驢騾幫助運輸物資,但求人不如救已,每人背上自己的糧食,負重五六十斤行軍;環境是高寒缺氧,頭重腳輕卻仍要承擔開山修路的任務,同時還要與敵對分子進行作戰,可謂是重重困難,道道險關!

負責後勤和修路任務的是周正儒,他並不用自己動手去做什麼,只要他衣着光鮮,身着大明的官袍在那裡一站,就起到了極大的鼓勵士氣作用。

周大人與我們同在!

那個年代對周正儒這類人是被社會各階層認爲是“文曲星”下凡,是神仙老爺,與凡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他們不要動手幹活,要的是當吉祥物。

他只要關心一下幹活的軍民們,做做秀,加上補給跟上去,關鍵是銀元到位,那麼十幾二十萬大軍就能以高度的工作熱情和頑強的戰鬥意志向前推進,他們在邊進軍邊修路、建設和養護川藏公路的過程中,築路部隊和民工發揚了“讓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的英雄氣概,努力克服了千難萬險,打通進藏公路,不負今上所言的的“基建狂魔”稱號!

進藏途中的艱難困苦可想而知,所走之路都是極地天路,他們負重徒步穿越荊棘叢生的叢林峽谷,渡過過數十條冰冷湍急的河流,翻越了一座座高峻奇寒的雪山。

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垂直差異明顯,依次呈現出峽谷暖溫帶、高原溫帶和高原寒帶三種不同垂直氣候,並造就了一些山路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異景象。

看起來很美,但當你行進在這些山路時,雪線以上是驚人的寒冷,雪線以下則是潮溼,帶來衣服永遠不幹的煩惱!

有時糧食與燃料補給上不來,大夥兒就啃着凍冷的乾糧,就着雪水下肚;疾病、雪盲,飢餓、寒冷、缺氧,無時不刻地威脅着入藏軍民的生命,他們堪稱是步履踏千山,羚鹿爲友伴,累臥草毯,寒冷共月眠,晨起霜滿甲。

還要負重八十斤,一步行三喘,飢吞乾糧,渴飲雪!

由於出發前講究民族政策,沿途所見的野獸、飛禽等都不得輕易觸動,還有魚也不能吃!因爲藏民相信萬物有靈,所以隊伍中跟隨的廣東人再無用武之地,只能吃攜帶的糧食補給,後方的部隊還好一點,前方部隊尤爲辛苦,有時遇到藏民,用銀元購買青稞面,吃下去不消化,又拉不出來,好些人痛苦得要命,好在帶有茶葉,泡水喝了消滯,才保住一命。

進藏難,難於上青天,馱馬頻倒,不見一半,戰友臨別處,薄被裹屍葬荒原!

行軍路上一些兄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即使如此,軍民們使用鐵錘、鋼釺、鐵鍬和鎬頭劈開懸崖峭壁,降服險川大河。在接下來五年多的時間裡,川藏公路穿越整個橫斷山脈的二郎山、折多山、雀兒山、色季拉山等14座大山;橫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薩河等衆多江河;橫穿龍門山、青尼洞、瀾滄江、通麥等8條大斷裂帶,戰勝種種困難。工程的巨大和艱險,在世界公路修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當他們完成的時候,當年風度翩翩,文質彬彬的周總督變成了小老頭一個,頭髮白了,牙齒掉了!

他都如此,其他人更好不了多少,許多人都形容憔悴,認不出自己來了。

道路施工難度極大,築路軍民經常在終年積雪、空氣稀薄的高山上施工,白天,他們在大雪紛飛的野外工作,寒氣逼人加上寒風凜冽,軍民們的手上常常裂開一道道血口,勞動時,裂口因震動出血,傷口癒合後又裂開,真是疼痛難忍!

然後,手就僵凍在工具上了!

有的人穿上線手套幹活,可是一天下來,手套都爛穿了,血把手套凍結在手上,成了血手套!

冬天氣溫常在攝氏零下二、三十度,山上盡成凍土,挖凍土比開石方還難。在這種情況下,軍民們時常不分晝夜地用大火把凍土烤化,再一點一點挖掉;一連好幾個冬天,他們都是這樣在高山上施工。

當時道路標準現在看來並不高:三層路面,一層石灰,一層黏土,一層石子,軋平後形成公路。

但根本沒有勾機、推土機和大型翻斗車助力,在高原複雜地形一切只能靠人工,肩扛手提,拼死拼活地肝出來。

起初軍隊與官府還說銀元報酬,但後來,軍民們冒着狼一樣的眼睛,你不用鞭策他們,不用對他們說什麼銀元,他們早出晚歸,咬着牙狠幹,根本不用多說一句話。

入夜,繁星升起,築路戰士燃燒的一堆堆篝火,映照着白雪皚皚的雪山,把夜空裝扮得絢麗多彩!

從很遠很遠的地方望去,無數的火光和夜空的北斗交織在一起,是火還是星?難以分辨……到了這樣的地步,境界已經昇華,眼望此情此景,周總督潸然淚下,揮毫寫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支撐他們奮戰不息的是前線報來的消息,我軍已入拉薩!

軍隊勝利了,修路也得抓緊了!

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55節三足·鼎立第1859節 吃得好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13節月港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1463節 肝圖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310節 明義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789節 公主出降離去:倦勤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760節 洪爵爺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53節造船(二)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9節回老家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462節 女射手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744節 爲何反?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575節 雪茄老祖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
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55節三足·鼎立第1859節 吃得好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13節月港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1463節 肝圖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310節 明義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789節 公主出降離去:倦勤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760節 洪爵爺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53節造船(二)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9節回老家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462節 女射手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744節 爲何反?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575節 雪茄老祖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