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

時間有限,楊展並不展開講,說了一下川西、西藏地區海拔高易得病,山勢險阻難通行,因此必須專門組建山地步兵,多從山地居民選擇錄用,須接受嚴格要求的山地作戰訓練,士兵必須具備強健的體魄和堅韌的毅力,要有過硬的翻山越嶺的能力。

不僅如此,由於部隊在山地行動時基本上靠人力運輸,因此裝備和後勤物資都得充分考慮士兵的負荷能力,還有,跟隨山地步兵一道進軍的支前民工也要經過訓練,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他們的報酬也應該提高。

楊展是醜話說在前,避免將來總督大人一個吝嗇,那他在前線就要吃苦頭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就能夠讓民工背上物資大步跟上,否則部隊自行攜帶太多的物資,無謂的損失就會影響到將軍的行軍佈陣。

周正儒拿出筆記本記下來楊展所講的話,有點犯愁地道:“如今訓練山地步兵,只怕晚了!”

楊展抱拳道:“恭喜總督大人,前任四川總兵張建新已經訓練出三萬山地步兵!”

“真的?”周正儒又驚又喜。

楊展低聲道:“據說是今上於五年前就要張建新進行訓練的,還撥了專款給他,下官在接收時看到他的移交單子,立即去了一個山地步兵軍營裡看過,還行!”

“那太好了,太好了!”周正儒坐不住了,離位走來走去地道:“這應該是第三個好消息了!”

“正是!”楊展恭喜道:“此乃天助總督大人啊!”

“不不不,這是今上高瞻遠矚帶給我等爲臣的好處啊!”周正儒說道:“張總兵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是的,我很感謝張總兵!”楊展說道。

楊展去看過山地步兵的軍營,發現張建新練兵還是不錯的,可惜他沒這膽量去打西藏,在朝廷詢問他時他不敢應允當主將,否則是他練出的兵,帶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這是個守成的將軍,屬於監國公主夾袋裡的人物,忠心不二,不能說他很差,如果敵人來進攻時,說不定他能夠取勝。

他貴在有自知之明,知道打西藏還真不是普通將軍能夠對付的,於是就讓賢,由朝廷派楊展來接替他的位置。

本來臨陣換將是大忌,但兩中華的軍隊均已實現國家化,按照統一的大綱進行訓練,有本事的將軍都能夠很快適應新的部隊。

……

聽楊展說了一些提議,都抄下來後,周正儒也講述了他的西藏攻略,叫做“三矢連發計劃”!

“政治誘降,給予西藏黃教以極高的地位,引誘他們投降!”

“無論投降不投降,我軍先取打箭爐,沿茶馬古道經過甘孜,奪取入藏要害之地---昌都,最後進入拉薩。”

“軍隊先行,民工跟上,把茶馬古道變成康莊大道,修建川藏公路,確保朝廷對西藏的絕對控制權!”

如果成功,能夠把西藏併入大明版圖,接着修建川藏公路,西藏想飛都難。

西藏方面雖有地利,但我方有天時與人和,有很大的機會搞定西藏。

聽得楊展也是心潮起伏,原本他心態平和,只當這一次戰鬥歷程是他戎馬生涯中的一部分,現在看來,如果成功的話,又是一樁記載進入中國歷史和軍史的大功績!

作爲軍方主將,功勞蛋糕中他必有一塊大的,這回應該晉升侯爵了吧。

真要是升了侯爵,或者乾脆就告老還鄉啦!

公爵非常難升,不僅僅要功勞,還要因緣巧合,如果升到侯爵,楊展也心滿意足了。

想到嗨處,不由得眼神迷離了。

他兒子楊璟新見狀,心中好笑,以前提不起精神的是他,現在滿腔雄心壯志的也是他!

……

一文一武兩個主官進行了坦率的交流,周正儒挺尊重楊展,楊展也給總督大人面子,兩人相處融洽。

於是周正儒向堂下喚了一聲,不久後,一名年輕參將進內,向兩位大人問好,自報家門,叫做符榮貴,在總督麾下聽用。

周正儒介紹道:“老楊,這位符參將就是本督派往你那裡的聯絡員了!”

他喝斥符榮貴道:“去到軍中,只聽和記,不得說,明白了嗎?!”

符榮貴趕忙道:“末將遵令!”

兩中華的軍制不同於前明,文官雖然還能管轄到武將,但具體作戰指揮與訓練都管不到了,不會出現那種總督大人召集各路軍頭來點名的情況,新軍制是“不越級”,周正儒能指揮的就一個楊展,楊展再指揮下面的軍官們,軍官們也不能越過楊展向周正儒彙報。

派出的符榮貴參將起到監督的作用,但他不能說話,不能使用上級來人的地位去管理軍務。

封建社會對武將的防範自古存在,由於武官自身的特殊性,能夠掌握直接推翻政權的軍事力量,所以王朝的掌權者一直很注意對武官的把控,不可不察。

唐朝對武將一個放鬆,就亡於藩鎮,而宋朝和明朝以文制武,武將在文官面前唯唯諾諾,雖然很大程度地保證了軍隊不造反,後果就是軍隊不會打仗了。

待到顏常武當政,力推軍隊國家化,採取多種措施來避免兵爲將有,目前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當然他是開國之君,光環在身,至於以後他這一套路還行不行,有待時間的考驗。

周正儒與楊展相談甚歡,周正儒遂留楊展吃個便飯,不過是四菜一湯,但很精緻,兩人還小酌了幾杯,相互敬酒。

楊展喝得微醺告辭,離開了總督府後,楊展覺得很開心,打開了話匣子對兒子道:“周總督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給我看的那些計劃書都非常地詳盡,考慮得很周到,還沒打就已經有了良好的計劃,跟隨這樣的主官,心裡踏實!

想想甲申之變的前一年,大順賊(張獻忠)破重慶府,巡撫陳士奇被俘,遭凌遲處死!我在他麾下聽用,他看得起我,派我去守成都!

陳巡撫有將才,坐在管軍的巡撫位上,卻以文墨爲事,終日與文人聚酒鬥詩,不務正業!他個人是儒雅風流,致使軍政廢馳。

石砫女將秦良玉請求增兵,分守13隘,陳巡撫置之不理,轉眼間賊勢熾熱,破了成都,我要不是祖宗保佑,就回不到家鄉了!”

說起來不勝唏噓,他念了一首詩道:“畫船十隻任分攜,隔舫傳箋互索題。人聚同心頭半白,酒收中產量難齊。清歌一曲微喧寂,粉本初成黛色低。正復不勞明月照,晚涼煙景滿青溪。”

“這是陳巡撫念過的詩,我還記得,轉眼間就賊寇滿四川,陳巡撫死了,秦良玉也死了,我也差點死了!”

楊展的聲音悲愴,似笑非笑,似哭非哭,過往的人聽到後無不側目,想他是在發神經嗎?

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556節 彼伏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107節移民臺灣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2016節 大豬肉!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1671節 打城牆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70節落子(五)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509節 我要殺了那個老頭!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112節誘之以利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60節輕取敵船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2183章 直落(一)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4節得位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42節女神養成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275節 不殺人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232節剿匪過程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697節 分錢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
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556節 彼伏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107節移民臺灣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2016節 大豬肉!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1671節 打城牆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70節落子(五)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509節 我要殺了那個老頭!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112節誘之以利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60節輕取敵船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2183章 直落(一)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4節得位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42節女神養成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275節 不殺人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232節剿匪過程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697節 分錢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