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

當顏常武率領他的海軍氣勢洶洶地撲向紅毛番時,在他剛纔關切過的紅毛番的前鋒旗艦“雄獅號”上,英將邁克爾·帕克則緊鎖眉頭。

他對他的船,他的船員表示滿意,“雄獅號”是英國最新制造的風帆時期的戰列艦,首次採用了流線型,速度勝過以前的大艦,且英國造艦技術一流,駕駛新一級戰列艦的海軍軍官們無不喜上眉梢。

在戰列艦上的英國人個個忠於職守,全神貫注,鴉雀無聲,他實在沒什麼可說的,也沒什麼可做的,只是掃過已艦上破破爛爛、聳拉下來的帆片後很不滿意。

他這樣的主力艦都是如此,其它的戰艦也好不了多少,好象一批叫花子艦隊那般,普遍就象叫化子的百衲衣一般,補了又補!

邁克爾·帕克作夢也沒想到居然堂堂的歐洲聯合艦隊會缺帆布到這樣的程度!

帆布是在上一回的戰鬥中破損,一直沒有得到補充。

老天爺吶,之前華人與紅毛番大戰足足過了一年,帆布居然沒有補回來!

邁克爾·帕克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桅帆由於受力高,隨着船的越造越大,必須使用高級帆布製作,普通帆布不能承受高壓。

高級帆布製造在歐洲一點不成問題,在亞洲就成了大問題。

從非洲到馬六甲海峽以西,根本找不到一間高級帆布製作廠,以前在印度柯欽地區還有一間帆布廠,能夠製造大帆船所用的高級帆布,但當華人商品大潮襲來,華人以柯欽帆布廠產品的五分之一價格傾售船用高級帆布,柯欽帆布廠就那麼地悲慘地破產了……

柯欽帆布廠破產之後,沒有了生產廠家,而華人對紅毛番禁運,紅毛番又沒及時從歐洲運來帆布,導致現在的紅毛番艦隊如同一支叫花子艦隊上陣。

再有,華人臺灣地區產糖,印度地區也產糖,臺糖運到印度,只相當於印度產糖區土糖價格的三分之二,更恐怖的是,臺糖又細又白,口感良好,結果印度糖被打了個落花流水,要不是臺糖供不應求,印度地區有錢買不到,只怕印度地區都不見甘蔗了!

質好價廉就是華人商品的名片,華人勤奮、又有牲畜、基建,技術等助力,生產效率上乘,而且海上絲綢之路的成本勝過陸上絲綢之路(船運載量大啊),隨着華人佔據了東南亞更是如此。

英將邁克爾·帕克算是上層人物,瞭解國情,清楚到華人是價格屠夫,能夠製造的商品價格變爲白菜價,如今已經顯露了這個可怕的“天賦”

華人的商品質量好,價格低,更該死的是無所不包,什麼都能製造。

只要他們能夠製造出來,就以低到不可思議的價格去佔領市場,把其它國家的商品徹底幹掉!

所以,其它國家只剩下微不足道的土特產、“藥品”及白銀是華人不能製造之外,可能是華人都沒有想到,他們的領袖僅僅執政二十二年,就已經讓其他國家無路可走,唯有戰爭!

好吧,是什麼艦隊都得上陣,不過不得不說,比起光鮮得很的華人艦人,紅毛番艦隊就是破爛!

碧綠清澈的海水裡,兩支艦隊熱情橫溢地接近,急不可待地想向對方丟東西。

他們差不多開了三個小時,距離大約十公里的時候,俗話說得好“性急吃不了熱豆腐”,兩邊艦船開着開着,風帆鬆馳下來,在風中撲啦撲啦地響,接着又鼓脹起來,可是不到十分鐘,隨後便耷拉下來,風徹底地靜止了。

所有的船都停了,只有洋流在起作用,把大家向東南向緩慢地推去。

戰列艦不同巡防艦,是無法用划槳驅動的。

一時間帆片盡萎,不約而同地,大家先吃過中飯再說了。

驚人地大家吃的伙食都很接近,紅毛番吃的是硬餅乾加上鹹肉、奶酪、幹豆子,而華人吃的除了硬餅乾鹹肉之外,還有乾菜湯和茶水。

吃飯吃飯,大家簡簡單單地糊弄一頓,因爲風又吹皺了海面,風向突然轉向,很明顯的,“東南亞級”戰列艦的設計過人,它們又高又大的帆片只需要微弱風力的推動,就可帶動它們快速前進,勝過了“南海級”戰列艦。

風漸漸地大起來,艦隊乘風破浪地前進,儘量利用風力,水後們解絞盤索,把帆都扯起來,更好地藉助風力。

風帆時期行船看起來浪漫,實際上忒夠麻煩,風力好了一下後又變不足,海浪逆向把艦船減緩速度,如果不能夠張開中桅帆的話,船隻永遠達不到最高航速。

大家以龜速接近中,“準備轉向!”領頭艦上,程玉的命令下達,東南亞五號開始搶風,一切順利,右舷滿帆調向成功,張帆索繃得很緊,如同豎琴的琴絃一般。

後面的戰列艦也跟着來,這時紅毛番艦隊也開始搶風調向,船轉動着,帆桁一一扭轉方向,大家使盡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似乎是很漫長的時間,好不容易接近了,兩邊領頭艦會合,水兵們甚至如釋重負。

終於可以開炮了,已經是下午二點鐘!

遲是遲了點,陽光燦爛,正是幹架的好時機。

現在東南艦隊駛出到錫蘭島的西南方,佔據上風,而紅毛番艦隊則在錫蘭島與東南艦隊之間,處於下風,大家都很滿意。

雙方的將領們都在緊張地看着風向和度量着彼此間位置,此時的距離爲三百米,程玉下令“齊射,開火!”

數秒之內,重達912磅的炮彈羣如風暴般地襲擊紅毛番戰艦“荷蘭底亞號”,華人炮手的命中率極高,炮彈大部分結結實實地打在了這條不幸的戰艦的艦體各處,它船頭一歪,險些脫離編隊,紅毛番們叫着吼着,努力把它的航向修正跟隨大隊。

與此同時,華人各艦一起開火,炮彈紛至沓來,打在紅毛番軍艦上,各艦竟有一種東倒西歪的感覺。

甫一開戰,紅毛番們不由得大吃一驚,這華人的火力忒夠猛烈勁爆!

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1272節 賣帝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6節日程表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547節 香菸(一)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8節初建軍(一)第432節 兩房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781節 回南京第9節初建軍(二)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74節不用擔心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63節風向改了?第80節出師落旗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5節初議事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2016節 大豬肉!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154節三聖經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1614節 磚家?專家!
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1272節 賣帝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6節日程表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547節 香菸(一)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8節初建軍(一)第432節 兩房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781節 回南京第9節初建軍(二)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74節不用擔心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63節風向改了?第80節出師落旗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5節初議事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2016節 大豬肉!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154節三聖經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1614節 磚家?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