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節 艱難時分

“轟、轟、轟……”街道上回蕩着了沉重的炮聲和炸彈的轟隆聲,一聲又一聲彷彿敲打在人的心頭,每震動一次,都給明軍帶了死傷。

對面的叛軍推出大炮,向着明軍開炮!

明軍自然還以顏色,大家炮來炮往,明軍寸步不讓,叛軍則力圖破陣,雙方都極爲頑強,直打得周邊牆倒柱塌,換來的結果是殘肢斷臂,鮮血淋漓!

這支叛軍部隊來自肇慶的火槍兵部隊,屬於精銳部隊,由於距離廣州遠,受到了桂王朱由榔的極力策反,最終加入了叛軍隊伍中。

他們的訓練與廣州明軍一般無二,裝備也一樣,戰鬥意志……不得不說,朱由榔在前明那些嘴炮專家的悉心教導下,自己先把自已迷暈,相信自己是燕王第二,必能靖難成功,將來坐上龍庭,回覆前明的統治。

然後他再把火槍兵給說暈,忠於朱明、未來的爵位、土地……義之所在,利之誘惑,在他的蠱惑下,火槍兵死戰不退,即使他們的大炮被擊碎了大半,也成功地將明軍的街壘給炸散,暴露在他們的前面。

所謂街壘其實就是沙包,受顏常武的影響,明軍在空曠地結陣時就地取材,堆壘沙包爲掩護。、

沙包取材簡便,話又說回來,以當時的生產力,嘿嘿,織個麻袋和生產大量的麻袋是不同的範疇,所以無論是東南軍還是明軍,對付那些部族總能佔優勢。

這天的戰鬥異常激烈,以明軍之熱忱建起的沙包陣,也被徹底粉碎,讓明軍有生力量暴露在叛軍面前。

要知道,這可是按平時訓練標準雙倍堆起的沙包陣!

指揮官陳其輝看到了對方霰彈飛迸,風暴般地掃射了他的部隊,把士兵們炸得身上一個個的血洞,鮮血從血洞中噴灑而出,讓他們慘叫不止!

炸彈落入了士兵羣中,無數的鋼珠鐵釘猶如狂蜂飛舞,炸得無遮掩的身軀鮮血象水流般流淌。

一顆實心炮彈落入了已方陣中,似緩實疾地撞中了已軍一個士兵的腿,那個士兵馬上跪低,慘嚎着,他的腿畸形扭轉,被撞斷了腿。

而另一顆實心炮彈則生猛得多,彈道經過三個人,把他們打成了滾地葫蘆!

排槍射來,明軍一時間死傷狼藉,但他們依舊堅守陣地,年輕的上尉張琦站在隊伍前面,身中多彈,流盡了自己最後一滴血,還拼死地喊出了“兄弟們,殺呀!”弟兄們看着自己的長官壯烈地倒了下來,心頭熱辣辣地默唸着他最後發出的口令,拼命地開槍打炮,讓衝來的敵人倒在他們的槍炮下,積起了一堆堆的屍丘。

對於指揮官,士兵們更是拿自己當肉盾擋在了陳其輝的面前,他所在的位置遭遇敵人的火力急襲,敵人找到了他的位置,進攻猛烈攻擊,戰鬥素養是不錯的!

明軍用的是東南軍的教材訓練出來,叛軍就是如此,這也是一些前明造反分子認爲他們學到了東南國、東南軍的精華所在,造反的底氣來源。

入目處盡是一片血紅,士兵們紛紛倒下,慘叫聲、呻吟聲和怒罵聲響起:“丟佢老*”、“冚家鏟”“死撲街!”

然而陳其輝竟是寸傷也無,都被肉盾給吸收了!

新的一批肉盾擁到了他的前面!

誰都怕死,但士兵們已經明白到長官重要,是勝利的保證,長官要是死掉,這一仗可能會輸,那大傢什麼都沒有。

反之,保着長官,只要勝利了,那長官吃肉大家也能喝湯,就是這個道理。

他們憤怒地吼叫着:“抦佢!”意思是揍他們,這些士兵許多都是粵人,說着白話。

槍炮轟然打響,對面的敵人一排又一排的倒地不起了。

他們死傷比起明軍要多得多,明軍用沙包防禦,在沒被破陣前有效地擊毀了比他們損失多一倍的叛軍的火炮,用火炮給予叛軍重大的殺傷!

指揮叛軍作戰的是劉承胤,他毫不留情地驅使叛軍上前,一羣亂兵根本不成行伍,亂糟糟地瘋狂奔涌,上下九的大街上鋪了平整的磚石,步伐踏在堅硬的地面上聲音更大,炮車推動上前稀里嘩啦震得人耳朵嗡嗡亂響。

兩軍對射,慘叫聲和吶喊聲嘈雜一片。

同時向對方投擲炸彈,在狹窄的街道上使得對方損失慘重,一炸一堆人,沒死的搖搖晃晃往前衝。

硝煙升騰,叛軍突地從硝煙中穿出來,與明軍短兵相接。

嘿,雙方的戰術一樣無二,前排持上刺刀的士兵們來白刃戰,咬牙切齒地向着對方捅去,後排的士兵着急地裝彈,用短銃和噴子向對方開火。

不過,他們的火器不夠東南軍那麼奢侈,長傢伙多,短的少,而長傢伙在巷戰中使用不便,於是就幹起來了,大家肉搏,拼命地互相鬥毆,有的傢伙無恥地用上匕首。

瘋狂地拳鬥,瘋狂地惡罵沒有持續多久,陳其輝指揮部隊稍稍後退,拉開距離,發揮槍炮的作用。

叛軍潮水般地一層層地涌上來,這特M的人太多了!

陳其輝給官兵們鼓氣打勁,告訴他們,只要擋住敵人最初的攻勢就能取勝贏得主動權,然而,他們還是被叛軍迫退。

取得了局部勝利的叛軍,毫不客氣地立即砸門破戶,衝進了上下九路的商鋪裡,見到東西就搶,見了女人就肝,遇到抵抗者就是一槍!

商鋪裡慘叫聲和怒罵聲,不時響起一聲槍聲!

叛軍成股的兵馬如洪水入城,正在城中縱橫的街道上蔓延,火器的硝煙在瀰漫,纏繞在這座富庶壯麗的城池上空,亭臺樓閣,鐵馬兵戈……再看遠處,原野和莊稼泛着綠意,山清水秀之間,遼闊的土地看不到邊際。

今日廣州劫難,有的街道上民衆自發抵抗,尤其是一些擁有火器的民衆,還有一些官軍也在抵抗叛軍,也有許多人投降了叛軍,去進攻自己的城市,還有許多人趁火打劫,城市象開了鍋的水一般沸騰!

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60節輕取敵船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154節三聖經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846節 過關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66節落子(一)第1243節 夜茶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257節 下戰書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2199章 西洋人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1547節 香菸(一)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336節 賀勝利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516節 撤退(一)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59節搶上風口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
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60節輕取敵船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154節三聖經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846節 過關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66節落子(一)第1243節 夜茶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257節 下戰書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2199章 西洋人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1547節 香菸(一)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336節 賀勝利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516節 撤退(一)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59節搶上風口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