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

埃及近着西奈半島的地區黃沙遍地,幾乎沒有一絲綠意,好在還有許多巨大的岩石矗立,它們形象各異,讓沙漠不再單調。

如果有地質學家到這處考察,會認出它們是火成岩---事實上,西奈半島正是東非大裂谷的延伸地區,數百萬年前火山曾經在此肆虐過,當火山的熱情消退後,地上就多出了這些巨巖。

這些巨巖爲沙漠中的民衆提供遮蔽陽光的可能,此間無樹,陽光肆虐,看似醜陋的高大巨巖可以在非正午時間擋住許多陽光,難能可貴。

時間在上午時光,在距離蘇伊士城二十里外的一處巨巖,一隊騎兵正在休憩。

他們穿着的衣着相同,一式的長袍,正是奧斯曼正規軍。

除了兩人不時用望遠鏡東瞄瞄,西看看,其餘八個人分爲兩撥正在打撲克賭錢。

撲克牌由華人發明,成爲了世界的暢銷產品,它雖輕便,娛樂方式卻足夠豐富,已經在世界普及了!

肯定的,撲克牌的老K,樣子就象某隻小強,而皇后,則有點類似他的娘子,他並不在意民衆怎麼樣甩他形象。

別小看一副撲克牌,沒有什麼版權觀念可以任何翻版,可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撲克牌都是華人出品。

道理非常簡單,華人制紙成本低得可怕,一副撲克牌從遙遠的東方大陸運到西歐,其成本還低過西歐自產的。

公元17世紀,印刷業依舊屬於“高新產業”,華人制造的撲克牌造型精美耐用,在奧斯曼已經氾濫成災,十分流行,民衆乃至軍人出門在外,休息時湊一起打撲克以消磨時間。

雖然一些綠教的教長認爲這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呼籲取締,奈何民衆根本不當一回事,真是笑話,一副小小的紙片就能夠讓大家變得不信仰?

藉着巨巖擋着了陽光,眼下兩起人打得熱烈,大呼小叫,惹得兩名拿望遠鏡的騎兵也不時地觀望而不專職工作。

其中一名騎兵看到東面揚起了沙塵暴,漸漸高揚,直達天際,往這邊而來。

沙漠地區的沙塵暴常見,風大持久的話,就能夠颳起沙塵暴,一名騎兵心不在焉地拿望遠鏡湊近眼睛裡一看,驀然睜大了雙眼!

他急忙走到一羣打牌的人們旁邊,伸腳攪亂了牌局,同夥們吃驚地看着他,他的話讓同夥們立即跳將起來。

“華人來了!”

他們望向東方,用望遠鏡看過去,黃沙塵中大隊華人軍隊,旗幟飄揚,確鑿無比。

嚇得他們趕快跳上馬,往後方駛去。

一個小時後,這隊騎兵衝進了二十多裡外的一個小鎮上,狂呼起來:“華人大至!”

奧斯曼人並非無備,其擋在蘇伊士城與開羅城當面的將領卡米勒·帕夏是攻開羅主將法哈德·帕夏的老朋友,都在歐洲前線混的,彼此之間有交情。

卡米勒·帕夏統領有十萬大軍,開羅前線吃緊,附近地區從15歲到70歲的人都被徵召,兵源緊缺,因此他支持了開羅前線五萬軍。

餘下五萬軍,因當地氣候炎熱,缺乏淡水,而且補給不易,徵召的三萬部族軍自行解散,只留下了二萬的奧斯曼正規軍。

奧斯曼帝國軍力強大,存在問題亦多,他們的部隊分爲二類,一類是正規軍,有固定的薪水,出動時也有補給。

但更多的是“自備軍械糧秣”的部族軍、散兵遊勇,他們沒有工資與補給,依靠戰鬥勝利時的擄掠發財。

不過,當他們遇上堅城時,就傻眼了!

所以諸多困難之下,部隊漸漸散去,卡米勒·帕夏也是無可奈何,畢竟人家不能餓死。

他的軍隊雖然屬於正規軍有補給,然而補給真不怎麼樣,運不來多少軍糧,士兵們都在捱餓,經常只能吃上一塊餅,不得不勒緊了褲頭帶。

不過再苦也不能苦了軍官,在卡米勒·帕夏所在的白色的長形帳篷裡,裡面光豔奪目地鋪着一塊塊精美的地毯,小桌上擺放着茶具、一迭迭冒着奶香的大餅、水果與羊肉抓飯,高級軍官們正在準備午餐前的聚會,他們也在打牌!

荒漠沙地中沒什麼娛樂,最方便的娛樂就是打牌,同樣地,邊打邊賭!

將軍與小兵都是一個樣,小小一副撲克牌風靡了全世界,各族人民打得不亦樂乎。

卡米勒·帕夏沒戴頭盔,露出一副禿頭,他長着一張和煦的圓臉,看上去並不怎麼兇惡的樣子,他的身材健碩,此時他紅光滿面,大呼小叫,上將的風度蕩然無存,他盤膝坐着的前面堆了一大堆的籌碼,而他對家上家下家們則是籌碼缺缺,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哈哈哈!”

猛地打出了最後一張牌,卡米勒·帕夏狂笑道:“你們又輸了!”

他的對手們個個都是一手牌抓在手裡,有的人一張牌沒出,氣得在那裡罵着,唉聲嘆氣地,無奈地將自己的籌碼扔給卡米勒·帕夏。

他們玩的是鋤大D,看誰最先出完牌,然後計算其他人的牌數,按多少給籌碼,待到牌局結束後,籌碼就換爲銀元給贏家。

今天卡米勒·帕夏的牌運奇好,大殺三方,把他們的籌碼都給贏了過來。

雖說那些人錢來得容易,都是喝兵血剋扣小兵的薪水拿來,但輸給別人,終究不心甘!

打着打着,有人輸光了籌碼,於是向卡米勒·帕夏借錢,聲明要是還不起來,就把他的軍隊送給卡米勒·帕夏頂數!

這買賣做得,卡米勒·帕夏欣然同意,於是牌局繼續,卡米勒·帕夏贏個沒完沒了,別人都輸了個精光!

正在意氣風發之時,有人衝進來大叫道:“華人來了,華人軍隊大舉出動!”

衆人大驚,卡米勒·帕夏楞了一下後急道:“備戰,備戰!”

一邊卻還不忘記讓馬弁趕快計算籌碼有多少,誰也別想短他的錢!

收了錢,卡米勒·帕夏還是有點擔待的,叫諸將趕快回營召集軍隊準備應戰。

大家散去後,他旁邊的一個幕僚名叫做易斯哈格的,對他講道:“帕夏,只怕此戰你打不得!”

卡米勒·帕夏微怒道:“我豈是遇敵而逃的!”

易斯哈格說出一句話來,讓卡米勒·帕夏呆住了。

“牌局旺戰局必遜!”

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1547節 香菸(一)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204節己巳之變第462節 女射手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50節樂與苦第1164節 三年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288節 九邊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1404節 速下城第1250節 破火船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851節 下鄉第74節不用擔心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2094節 退兵第1351節 殺,不殺!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2198章 東洋人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064節 招供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849節 史鄉長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53節造船(二)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226節 一語成讖
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1547節 香菸(一)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204節己巳之變第462節 女射手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50節樂與苦第1164節 三年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288節 九邊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1404節 速下城第1250節 破火船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851節 下鄉第74節不用擔心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2094節 退兵第1351節 殺,不殺!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2198章 東洋人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064節 招供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849節 史鄉長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53節造船(二)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226節 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