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

埃及全靠一條尼羅河,尼羅河邊風光無限好,離開尼羅河,就是醜陋荒蕪的沙漠世界了。

開羅城外盡是荒漠,風一來,捲起千堆沙!

風大時沙塵暴,昏黃色的風沙如牆而來,高聳如山,黑天昏地,如妖魔鬼怪在作祟,風沙翻滾衝騰,狂襲城市,整座開羅都被風沙覆蓋住!

所以在開羅乃至於阿拉伯地區,從頭包到腳的袍子非常實用,既遮陽,又擋沙。

而東南軍在沙漠中行軍,也給部隊發了罩袍,一種輕薄的袍子,類似阿拉伯的長袍,許多人還綁了圍巾,臭是難免的,但好過身上皮膚都是沙。

風小時,也能夠看到沙塵在空中旋轉,形成或大或小的風沙旋渦,移動時,讓天色時亮時暗,不斷變化。

開羅守軍塞利姆的騎兵部隊懂得利用無所不在的風沙旋渦進行掩護,順利地機動到來襲敵人的後方,向他們發動進攻。

他算看得起印度人了,出動了一千五百名騎兵突襲!

如果是印度人,那打都不用打!

而有華人夾在他們當中則好得多,即使印度兵懶散,也有華人督促着他們。

部隊休息,放出的崗哨絲毫沒含糊地及時鳴槍報警。

敵襲!

印人先遣團炸了營般,明明訓練了不知道多少次,真正臨敵時,有的印度兵楞是挪不動腳步,還有的印度兵象只猴子般地亂蹦亂跳,一下子就脫離了他的部隊!

頗有種雞飛狗跳的感覺,華人軍官們叫罵着,X着印度兵家中女性---口味真重,疾步上前,象老鷹抓小雞般地把那些昏了頭的印度兵給抓進隊伍中,皮鞭紛紛用上,動作稍慢的印度兵就捱上一鞭,此時你對他們說什麼都是白搭,用皮鞭來講話好過你說一百句。

“部隊集合完畢!”擔任當天值星官的辛伯向資歷安團長報告道。

“敵人很多,去那邊,以密集隊形迎敵!”資歷安說道。

wωω▪t tkan▪CΟ

“是!”辛伯領命而去,他聲音洪亮,叫喊起來頗爲有利。

他們剛纔休整的村落其實極有好處,要是全華班,面對強敵,指揮官會二話不說,立即據村而戰,把部隊分散開來,逼着敵人打巷戰,相信自己的士兵會盡一切努力打擊敵人,爭取勝利!

關鍵是印度兵,你得把他們放在眼前你才能放心!

否則的話就不知道會出什麼妖蛾子,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三鍋做不出的---公元1962年天朝紅軍與三鍋的戰爭中,一個地堡裡的三鍋廓爾喀兵束手被擒,紅軍問話說:怎麼沒開槍?回答:沒接到命令,問話:爲什麼不逃跑?回答:沒接到命令。

三鍋中的廓爾喀士兵沒有命令絕不亂動,即使一天不吃飯,命令他坐着,他也不會離開。

老實人哪!

其他的三鍋則會放飛自我,哪怕是集合,沒華人長官在旁邊看着,那麼他們的軍官就會找陰涼的地方躺下睡大覺、或者是喝茶打P,根本不理他們的士兵。

種姓制度是如此的根深蒂固,要不是公務,高種姓的軍官與低種姓的士兵說多一句都覺得自己掉價!

印度兵們有的會湊一起吹牛皮,他們特別能吹,給他們放開來吹上一天不吃飯都可以,還精神抖擻!

有的則在神遊,遊着遊着就不知道游到哪去了,即使是最有紀律的錫克兵也不例外。

有經驗的華人長官管着他們的隊伍,不讓他們脫離自己的視線,即使印度兵請假撒尿,也是回一個才放一個!

有的華人士官嫌麻煩,撒尿也是一排人出動集體撒尿,都懶得批准一個個來。

資歷安訓練印度兵,他太清楚印度兵的德性,印度兵理念很樸素:“當兵就是爲了錢,養家餬口,別無其他目的。”

至於勝利?

這兩個字太高大上了,華人長官多多考慮,不關三鍋的事!

資歷安不得不放棄地利,召集軍隊在村外開闊地列陣作戰,哪怕直面敵人的騎兵也在所不惜。

他騎上了他的馬,用望遠鏡觀察,這時敵人也出現了。

成羣的精銳騎士昂首騎着馬慢跑向前,矯健的身影、鋼鐵的光輝,在陽光下形成一道充滿力量的風景線。

氣勢很足,這可是打遍三大洲的精銳之師!

埃及國內、周邊的部族多如牛毛,即使頭上多了個奧斯曼帝國,頂多也是收收稅,實際上各過各活,照顧部族,搞什麼建設想都別想。

部族沒有國家觀念,彼此攻伐,時不聽話,所以開羅的軍隊無年不戰,戰鬥力槓槓的!

騎兵發出的壓力還是蠻大的,哪怕受夠訓練,一些印度兵還是不可遏制地顫抖起來,好在有華人軍官嚴厲地看着他們,後面還有一批督戰隊,拿着雪亮的鬼頭大刀,敢退者立斬當場!

先遣團排出比較短的一字形,200人一排,共四排,陣容相對厚實,所有的士兵都上了槍刺,預備近戰。

趁敵人還沒過來的當兒,資歷安策馬在陣前奔馳,喊上一嗓子,他說的話很“印度”:“努力作戰,爭取勝利,你們當中一些人,總有機會升爲剎帝利,而逃跑的人,則打成賤民!”

有道理,印度官兵們一致認同這位長官的話!

東南國華人根本不做改造印度教的舉動,頂多微調,如此沒有大的宗教矛盾,得到了印度人的擁護。

華人是剎帝利,因此他們有權利把逃兵打成賤民哦!

刑不上大夫,要是逃跑的是剎帝利,則看情節進行軍紀懲罰。

隊伍穩定下來,大軍官拿着指揮刀,而低級軍官與士兵們則把火槍裝好膛,準備擊發。

敵人衝來了,似乎有人喊着口號,舉刀高呼,他們徒地一陣吶喊,馬蹄聲驟然急促,刀兵和盔甲的摩擦響起金屬特有的重音,馬匹飛奔,馬蹄動地,轉眼即近!

騎兵們仰天舉弓,輕盈鬆開手指,“胡!胡!胡!……”弓弦聲響成一片,箭矢拋射上天,天空爲之一暗。

箭矢爬升到最高點,紛紛下落,隨即印度兵陣中慘叫聲響起!

同時,火槍、火炮轟響,打得對方馬嘶馬倒人喊!

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1404節 速下城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49節過春節(二)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69節無農不穩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1286節 王爺威武!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363節 殺倭!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795節 顏常武是聖人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950節 一賠十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1160 帝都之亂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784節 集郵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
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1404節 速下城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49節過春節(二)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69節無農不穩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1286節 王爺威武!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363節 殺倭!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795節 顏常武是聖人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950節 一賠十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1160 帝都之亂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784節 集郵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