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節 東林之殤

不得不說,什麼樣的人都有他的用處,用對了地方,能派上大用場。

阮大鋮,字集之,號圓海、石巢、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人,除當官外,還是戲曲名作家,當時阮大鋮的詩詞“流傳演唱,與東嘉、中朗、漢卿、白、馬並行”,又得“識者推重,謂……實得詞家正宗嫡派”,阮家戲班更是冠絕當時,號稱金陵第一;兼且其門庭若市,“南中當事多與遊,……嗚騶坐輿,偃蹇如故;士大夫繾綣,爭寄腹心”。

不過他更喜歡當官,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中進士。天啓初,由行人擢給事中,不久因居憂還裡。阮大鋮曾經列籍東林,爲高攀龍弟子。同鄉左光斗是東林在憲司的領袖人物,也是大鋮倚以自重的朋友,他在打倒方從哲引入的非東林閣老史繼偕等人的“鬥爭“中立下頭功,因此名列東林骨幹,在《東林點將錄》中綽號“沒遮攔“。

哥也曾爲東林而激情過!

天啓四年春甲子,吏科都給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大鋮來京遞補。

而趙南星、高攀龍、楊漣等一夥人因爲與左光斗發生內訌,因此“以察典近,大鋮不可用“,而準備改用高的另一名弟子--同爲東林闖將的魏大中。

等到大鋮至北京時,趙南星一夥人使之補工科。吏居第一,而工居最末。本來按資歷遞補應該輪到吏科的阮大鋮。此時魏忠賢出現了,他讓阮大鋮遂得償心願。但是,阮大鋮的官沒能做多久,東林的可怕壓力就讓他上任未及一月便棄官逃回老家。從此大鋮與東林決裂。

一入閹黨,終身水洗不清。

他想與復社和東林講和,因此在復社領袖張溥爲其師周延儒復相而奔走活動時慷慨解囊相助,表示願意重歸東林。東林反對週報答他,因此崇禎一朝終未得仕。

東林黨得勢的時候,想讓誰當官就誰就能當官。

他們不得勢的時候,照常厲害,想讓誰當不了官,誰就當不了官。

沒辦法,東林黨的噴子厲害,堪稱爲生的可噴死,死的可噴生,能讓皇帝唾面而走,大臣落荒而逃!

好好好,你們東林黨說誰不行就不行,俺們不與你們爭!

崇禎八年(1635),農民起義軍進入安徽。大鋮避居南京,廣召勇士,當時復社中名士顧杲、楊廷樞、黃宗羲等憎惡其爲人,作《留都防亂公揭》驅之,曰:“其惡愈甚,其焰愈張,歌兒舞女充溢後庭,廣廈高軒照耀街衢,日與南北在案諸逆交通不絕,恐嚇多端。”

阮大鋮那個恨哪,恨得牙齒格格響,但東林、復社勢大,他只能強顏歡笑,寄情於戲曲中。

文章憎命達,蘇東坡在被貶職時大作連篇而出,而阮大鋮的作品在他倒黴的時候同樣不斷,當中《春燈謎》、《燕子箋》、《雙金榜》和《牟尼合》,合稱“石巢四種“。從文采斐然、辭情華贍上看,他確實是在竭力追步湯顯祖。

突如其來,阮大鋮命運改變。

顏常武強勢入主南明朝廷,想搞東林黨,馬士英極力巴結顏大少,推薦了阮大鋮爲其用。

顏常武召見阮大鋮,發現這傢伙有才華,對東林黨是恨之入骨,這下就找對人了。

於是,阮大鋮搖身一變,成爲南明朝廷學士、左副都御史,專職清除東林黨!

明制,都察院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相當於封建社會的紀委,專門管官員們的紀律,長官爲左、右都御史,其下就到左、右副都御史。

一朝得勢,就把令來使!

阮大鋮親自帶領差役、民工,趕到無錫東林書院,將書院拆成平地!

顧憲成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在心”被扔進火裡燒掉,將東林黨的書籍一併焚燒,列爲禁書,在市面上不得售賣。

更有甚者,阮大鋮下令將該處改爲一個養豬場,要讓東林黨遺臭萬年!

按照朝廷旨意,阮大鋮首先造《逆黨錄》,把死的、生的東林黨人士一一登記上去。

名字極多,當中不乏大官,長長的名單中有顧憲成、鄒元標、趙南星、李三才、葉向高、汪文言、楊漣、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高攀龍、顧大章、黃尊素、周順昌、繆昌期、周宗建、丁學乾、吳裕中等

他代表朝廷褫奪死者生前一切榮譽!

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

此旨一下,不知道多少人家在嚎哭!

譬如東林黨首腦顧憲成死後,被崇禎追贈爲吏部右侍郎,諡號端文。

現在就什麼都沒有了,成爲白板,就是布衣!

其他的東林黨死人亦是如此,比如葉向高,做過大明首輔,結果被剝光豬了,一切榮譽皆無。

活人的話則慘的多,當官的被貶爲布衣,和已經不在朝的,只要沾着邊的,其九族都被流放至遙遠的東南亞!

如黃道周、姜曰廣、許譽卿、解學龍、李若星、黃公輔、房可壯等現存東林精英,盡被一網打盡!

阮大鋮精神抖擻,挑燈夜戰,會同刑部、大理寺將諸人一一定罪,雖然通宵達旦,亦覺不倦!

他想捉一個人,誰?

史可法!

史可法師從左光斗,正是東林黨的重要成員,史可法不是東林黨還有誰是?

可惜未能得逞,史可法一家人,都被護送離開,阮大鋮追查下去,想看看何方人士這麼大膽,但查着查着就查不下去了,保護史可法一家的正是東南情報局。

顏常武因着史可法的忠貞,曾經力抗北虜,歷史留名而敬重他,遂派人將他保護起來,由於聖旨不可違,將他一家禮送到東南亞任職。

比起其他人等被押運而走,待遇要好得多。

其實顏常武還想優待一個人,乃是黃道周,他是閩省人,家在漳州(老家蒲田),同鄉也!

封建社會很講同鄉之情的,必須關照一下。

不過黃道周極有骨氣,拒絕了他的好意,但顏常武還是禮遇他,特別派人去保護他的一家安然抵達東南亞。

阮大鋮掀起大獄,社會上一片恐怖,但是,社會沒有動盪。

朝廷有慈悲之心,是將他們流放,並不亂殺一人,哪怕是東林黨首腦錢謙益也沒挨砍頭。

不過,熱衷名利的他並不甘心!

於是,一位靚女登場了!

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872節 反轉第550節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77節天命在我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086節 快與慢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1545節 HOLD住!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2165章 不被重用的蒸汽機車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724節 順利攻頂第1699節 測試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760節 洪爵爺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1641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二)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12節誘之以利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321節 很多槍!
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872節 反轉第550節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77節天命在我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086節 快與慢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1545節 HOLD住!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2165章 不被重用的蒸汽機車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724節 順利攻頂第1699節 測試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760節 洪爵爺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1641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二)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12節誘之以利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321節 很多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