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

木頭絕緣,木屋的保暖能力是土屋的十倍以上,而明軍入藏只有帳篷,普通帳篷是無法過冬的,攜帶的水泥無多,不可能大規模地修建屋子,且燒磚也來不及了,所以必須住上木屋。

昌都民居有農牧區之分。牧區一般住帳蓬,這種帳蓬多用犛牛絨線編織而成,並飾以傳統圖案,不僅美觀大方,而且遮風擋雨,冬暖夏涼,搬遷便利,深得牧民喜愛。

農區的房屋多爲土木結構,一般爲兩層,下面一層放雜物,上面爲經堂、廚房、寢室和存放糧食的庫房,牧草和糧食則在陽臺上晾曬。這種房屋也有高三、四層的,安排自然會更細緻一些。

明軍入藏,聲明是秋毫無犯,但想在昌都過冬,就一定要用木頭!

昌都的森林資源是中國西南地區森林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僅樹種多,材質好,木材蓄積量大,而且均爲原生林。

在青藏高原這些樹木難能可貴,如果可能的話,明軍不想破壞掉此地的森林。

軍人們與民工一起動手,砍伐樹木成材,然後運送到平地,平整地方,建立營壘,加工木頭,修建木屋。

營地井井有條,爲了防止壞人放火,木屋之間每隔一段距離,避免火燒連營的慘劇發生。

進駐昌都的部隊有一萬五千,民工二萬,一間木屋能夠睡十個人,起碼要建3500間木屋,加上其它生活用房,工程量很大。

軍民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身到搭屋、建營與修路中,當地人看着明軍的大片的過冬營地從無到有,時間非常短就成形了,讓他們感覺到非常地驚奇,甚至是不可思議。

對於他們來說,這裡是“茶馬古道”的經過地,有貿易之便,生活相對容易,當地人的生活悠閒,過的是佛系的生活,不緊,很慢。

比方說茶馬古道上的商人過境,當地人去幫忙,做夠一天生活的工錢,就停手了不追求金錢,拜佛的拜佛,燒香的燒香,所以他們的生活節奏慢吞吞的。

看到那些漢人以驚人的速度在一個月內修建好大量的木屋,都住了進去,當地人敬佩不已!

解決住宿問題,漢人們還屯積了大量的物資,過冬用的食物充足,禦寒衣物和燃料足夠,醫藥足夠,爲過冬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砍了人家的樹,楊展作出部署,要給昌都一個補償,直接送錢不是漢人的方法,通過在昌都發展經濟,讓當地人過上好生活,

作爲兒子,楊璟新接到父親的將令,着他想出辦法,發展當地經濟!

父親大人,我是軍人,讓我去幹那些殺人放火的事情我會很拿手,發展當地經濟?!

拜託!我拜的可是武曲星君而不是趙公明!

趙公明是明末神話小說《封神演義》裡的財神爺,《封神演義》在兩中華流傳很廣,家喻戶曉。

楊璟新找到了他的參謀長陳石星來訴苦,給陳石星看過命令,楊璟新木然地道:“父親大人給了我這樣的將令,我看下一回他納小妾時,我的任務是拉-皮-條!”

陳石星不禁莞爾道:“那不是挺好的嘛,你先試用,好的話就留着自個兒用,不好的話就送給你父親!”

楊璟新瞪大雙眸看着陳石星,手指指道:“我是父親的好兒子,你的話,我將告訴我父親聽!”

“行了行了,老大人要發展經濟,我們就來發展經濟吧!”陳石星輕易地轉過話題,從容時給楊璟新分析起來。

“昌都境內山高谷深,山地多,平地少,依我國的發展手冊,首先要爭取農業自給給足,保證當地人的口糧,如果匱乏,我們就開闢山地爲田,然後種植蕎麥與青稞,解決民衆的口糧問題!”

陳石星指出道:“當地人都在種蕎麥與青稞,有技術,我們擴大種植面積就行了!”

“如果糧食還是少,那我們繼續開闢田地,糧食有多,則屯積、販賣或者制酒!”陳石星有條有理地道:“第一步解決口糧,第二步則要積極發展經濟作物,以增加收入。”

“此地有什麼經濟作物合適的,我們要試種?”楊璟新頭疼地道。

“不難!”陳石星說道:“鍾醫官去採藥,說當地的藥材很豐富,我們可以做藥材種植,無論是販賣還是深加工,都能來錢!”

楊璟新又驚又喜地道:“什麼藥材呢?”

“這裡發現了不少的藥材,主要有冬蟲夏草、貝母、大黃等。還有知母、胡黃蓮、天麻、三七、雪蓮花、當歸、黨蔘、秦艽、雪山一枝蒿等”陳石星照本宣科,背出鍾培英大醫生的報告道。

“當地還有豐富的菌類資源。如香菇、猴頭菇、獐子菌、松茸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可以製成乾貨,以便販賣。”陳石星滔滔不絕地:“我們還可以發展經濟林木,引導當地民衆去種核桃、山杏、蘋果、沙棘、桃子、花椒、石榴和柑橘等經濟林木,增加收入。”

“我們還要建立菜籃子基地,讓民衆吃上蔬菜;此間有面積不小的草地,可以放牧,有了牲畜,就能來錢。我們要改良牧草,實在不行的話就乾脆種草,就象川西民衆那樣,他們就是麼做的”

“至於遠景規劃,我在路上看到過一些顏色的山岩,肯定有礦,現在隨軍有地質勘探大隊,說已經發現了粘土,還發現了鐵、銅。有的地方有金砂,所以啊,昌都地區是聚寶盆哩!”

“要發展經濟,再容易不過了!”陳石星貌似很有把握地道。

楊璟新佩服地道:“你以前做過這樣的活計?”

“不!”陳石星微笑道:“我是首次上陣!請多多包涵!”

“得!”楊璟新翻翻白眼道。

過得一天,楊璟新將陳石星做的當地經濟開發方案拿去給楊展看,讓他勞資老懷大慰地道:“你能有這樣的能耐,將來你鎮守西藏,我就放心了!”

楊璟新聽到這話,反應強烈,一跳三丈高,差點沒把房屋給頂穿!

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509節 沒錢了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40節揚旗稱霸第197節毛文龍掛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618節 過癮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1555節 此起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5節初議事第1450節 賽甘寧!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839節 剃鬚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878節 負責任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266節 降與戰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1394節 救災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669節 東西方貴族的決鬥第1447節 硬剛(三)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20節軍制確立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
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509節 沒錢了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40節揚旗稱霸第197節毛文龍掛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618節 過癮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1555節 此起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5節初議事第1450節 賽甘寧!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839節 剃鬚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878節 負責任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266節 降與戰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1394節 救災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669節 東西方貴族的決鬥第1447節 硬剛(三)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20節軍制確立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