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

事情果然很阿三!

東南軍與錫克人北上,兩支部隊一前一後,蘇雷什打着莫臥兒帝國的旗號走在前面,華人部隊則收起了東南國的軍旗,亦用上了莫臥兒帝國的旗號,一路暢通無阻走在路上,沿途竟然沒有一支部隊上前攔截他們,讓他們順利北上。

聽起來天方夜譚,可就是事實。

莫臥兒帝國的統治不是古代中國那種郡縣制而是一種鬆散的邦聯制,郡縣制管理嚴格,自上而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只有一個聲音,那就是皇帝的旨意。

而莫臥兒帝國則不一樣,它有直管的土地,但更多的是各管各,各地的王公、土邦主、城主管轄着各自的地盤,遙遵莫臥兒帝國爲主,可實際上莫臥兒帝國的手根本不能伸進那些土地裡。

中國是世界上最講大一統的國家,誰敢搞分裂就連他父母兒子都看他不順眼,“漢JIAN”的帽子誰都不敢戴,都知道會遺臭萬年,外敵進入時人人憤起而攻之。

印度的土地則是塊神奇的土地,諸神林立,各有信奉的神靈,誰都不喜歡聽着莫臥兒帝國的說教,哪怕綠綠的地方實力派也不喜歡帝國的的管治!

錢我自己用最好,幹嘛要給你帝國朝廷呢。

說起來莫臥兒帝國與東南國差得遠了,地方對朝廷忠心度差,政治上聯繫薄弱,各有各的利益訴求,對於那些王公、土邦主、城主來說,東南軍是客軍,不會常駐,而莫臥兒帝國的威脅則是實實在在的,最好東南軍將莫臥兒帝國打翻在地上,這樣一來我們大家關起門來花差花差,不用擔心莫臥兒帝國跑來徵兵納稅的。

大家心照不宣,所經之處,那些王公、土邦主、城主揣着明白做糊塗,保持着驚人的默契!

也不完全阿三,當年紅朝軍隊進行地球上最遠的征途時,起初沿途的軍閥也一概放行,一槍不發,要不是花生米通過電報機得出事情真相,加上他也通過各種運輸工具派出了軍隊,這才與紅朝軍隊打起來。

而今莫臥兒帝國沒有發報機,更沒有多餘的軍隊及時趕來,就讓東南軍順順利利地前進。

地方實力派不作攔截,禮送東南軍出境,允許東南軍過境時補給,以致於東南軍大量購買米麪牲畜補給吃得很好,都不用吃帶來的餅乾,自然體力更好,甚至說咱們是去郊遊嗎?

東南軍公平買賣,收購補給時一概給足錢,深得地方民衆好感,東南軍甚至僱傭了二萬阿三爲他們運輸物資!

阿三便宜,量大,聽話好用,幹嘛不用呢,一路隊伍浩浩蕩蕩,形成了一條長龍似的隊列。

那些阿三根本不把東南軍當敵軍,幹起活來把華人當成老爺伺候,以致於顏琨有此感觸:“在印度當總督是份優差,可作爲對官員們的獎勵!”

隨東南軍同行出動的有一萬華人民夫亦即民兵---在殖民地裡過活的普通華人民衆一概加入民兵,平時訓練,只要有事就拿槍而戰,實際上就是東南軍的後備役。

既然僱傭到阿三苦力來幹活,於是民兵加入作戰部隊序列中,增加了東南軍的實力。

說起民兵的戰鬥力,如果是冷兵器時期確實比不過正規軍,正規軍專職訓練,民兵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可是論到打槍,還真的是不一定差過正規軍!

他們都裝備了東南軍的標準槍枝,有空就去燒槍,華人把打槍練習叫做燒槍,不少民兵水平高明,打起槍來毫不含糊,準確率高。

東南軍膽氣粗壯,與錫克人同行,雖說錫克人可以信任,真的不怕錫克人反水。

看到東南軍哪怕是民兵都是那麼地強悍,槍炮精良,精神抖擻,錫克將軍蘇雷什對來自東南國,被派到他那裡執行外聯的皇協軍錫克聯隊聯隊長辛伯道:“你還真的是有眼光,這麼早就加入了他們!”

兩人都穿着錫克人的民族服裝,無論是莫臥兒帝國還是東南國,都沒要求他們統一軍裝。

辛伯咧嘴一笑道:“是他們的商人讓我們瞭解到他們是什麼人!”

東南國華商皆爲儒商,講道義講公平,追求信譽,勤勞致富,和氣生財,很對錫克人的胃口。

辛伯嚮往東南軍,就從遙遠的旁遮普邦趕路到達海邊,參加了東南軍,成爲皇協軍中的一員。

雖說是皇協軍,但華人並不欺壓他們,而是獎罰分明,待遇優厚,他們的好名聲傳遍錫克人種族,錫克人非常喜歡加入東南軍,要不是有名額限制,只怕東南軍都是錫克人。

皇協軍錫克人做通工作,蘇雷什反正,願意做帶路黨引路,將來各地方實力派只怕會將責任推到他和錫克人的頭上。

辛伯憂愁地道:“你們這一次打了莫臥兒人,只怕會引起莫臥兒人的反撲!”

他的家人已經接到了東南國的殖民地裡生活,倒也不怕,只是莫臥兒人如果展開錫克人報復,錫克人的聖地---金廟必定難保。

辛伯消息靈通,知道東南軍不打算攻擊莫臥兒人全境,沒推翻莫臥兒帝國,莫臥兒人保有實力,只怕會來報復。

他想的是將來從東南軍那裡弄多點軍火,送回旁遮普邦將錫克人統統武裝起來。

蘇雷什也很擔心,腦海裡想起另一回事:“如果華人統治我們,那該有多好啊!”

他不僅想着,還說了,聽他話的人乃天潢貴胄,東南國大王子顏琨。

“莫臥兒人失德,其皇帝年老,王子之間爭位,國內形勢不穩,正是華人的大好良機,且印度四分五裂,形不成合力,印度土地富饒肥沃,礦產資源豐富,此乃天賜之地,願王子奪取印度,成就無上功業,我等錫克人願爲先驅,萬死不辭!”蘇雷什進言道。

他的話還很有說服力,顏琨少年血氣方剛,爭強好勝,不禁怦然心動,不過他沒表態,只說軍政之事乃父王母后作決定,私下裡與他的參謀長說起來,結果參謀長把頭搖得象撥浪鼓道:“我們絕不進入印度屎坑!”

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1470節 洗澡很重要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086節 快與慢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117節琉球之事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68節落子(三)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858節 啓航新堯州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1321節 很多槍!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445節 硬剛(一)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6節日程表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452節 炮轟萬丹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280節 回南京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321節 很多槍!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
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1470節 洗澡很重要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086節 快與慢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117節琉球之事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68節落子(三)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858節 啓航新堯州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1321節 很多槍!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445節 硬剛(一)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6節日程表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452節 炮轟萬丹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280節 回南京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321節 很多槍!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