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

三面火力一齊發威,諸容分呈,讓伊斯坦布爾的臣民們既大開眼界,也遭遇了沉重的苦痛。

在伊斯坦布爾西面,二十門伊城大炮一字擺開,對準城池猛轟。

這是東南軍最強的火力,自西征以來,從來沒有一個城池受到這等的厚愛,現在懟上伊斯坦布爾,則火力全開。

大炮的威力強大,炮彈攻擊力度非同小可,偏偏遇到的是伊斯坦布爾城牆,厚實堅固,韌性十足,能夠“承歡”,所以很有看頭!

轟然巨響後,炮兵陣地上揚起高高的硝煙,炮彈拖着濃郁的煙條,凌厲無倫地重擊城牆。

須臾城牆大震,地動山搖一般!

頓時,東南軍的官兵及民工乃至於阿三小跟班們,都是大聲喝彩。

每發一彈,人人歡呼。

而包頭佬如斯感應,齊齊把頭一縮,似在閃避衝擊波。

即使沒有破牆,也看得東南軍人人振奮,包頭佬個個沮喪!

除了伊城大炮,還有32磅、24磅和、18磅、12磅、6磅等的行軍炮,以及戰列艦的側舷炮,數量已經過千,火力堆壘,這是炮彈的狂歡!

再有投石車,動用了至少二百架投石車,拋射大量的火油彈,城牆處於油深火熱中。

炮彈飛舞,濃煙滾滾,烈焰橫飛!

同時還有飛雷炮,炸彈高高飛起,落下時就是大爆,橫掃牆頭一切有生力量,若不加防護,都被炸得遍體鱗傷,即使加了防護,吃上近失彈,也得腦震盪,頭重腳輕站不住,包頭佬把炸彈敬畏地稱爲“天雷!”

大炮、投石車、飛雷炮構成了火力攻擊的還有弓箭如雨、手擲炸彈等。

火槍攻擊本不是主角,畢竟敵人城牆高大,但當東南軍砌起了土山後,高達十五米,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東南軍有的是人力與物力,越來越多的土山頂部呈水泥化,爲土山提高防護力,避免包頭佬火炮與投石車的破壞。

狙擊手上了土山,居高臨下,肆意攻擊一切露面的包頭佬,他們只要捕到蛛絲馬跡,即時開槍,一點不在乎浪費子彈。

包頭佬受到了東南軍火力的全面攻擊!

即使受到猛攻,包頭佬似乎沒有放棄,他們決定抗擊到底!

精神上他們是頑強的,因爲他們的宗教,因爲蘇丹還在城裡!

蘇丹身先士卒,軍民也就捨命相陪。

東南軍例行公事派了投降的奧斯曼帕夏們去城下勸降,叫嚷幾聲,也就偃旗息鼓,踏踏實實地準備攻城事宜。

包頭佬防守伊斯坦布爾,比起拜占庭人防守君士坦丁堡有進步得多。

一是伊斯坦布爾的城牆上建起了大量的碉堡,有的是石頭做的,有的木頭搭成,上面放了泥土石頭,這樣一來,落在頭頂上的炸彈、弓箭和油彈就會大大削弱了威力。

二是包頭佬與東南軍展開了有聲有色的對攻!

你有線膛槍,我也有!

線膛槍的威力不容小看,讓攻守雙方都不敢肆意站直腰,有效地制約了。

包頭佬的線膛槍雖少但有用,東南軍也得老老實實,因爲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城上飛來一槍!

搞笑的是,包頭佬的子彈由於差劣,反倒殺傷力十足。

東南軍用線膛槍發射的尖彈,彈道穩定,破甲力強,打進人體內才翻滾,是很好的達姆彈。

包頭佬的尖彈,打在東南軍的裝甲上往往破碎,很難

象高級軍官到前線去,都換上小兵服裝,使用的是潛望式的望遠鏡。

同時,包頭佬以攻對攻,與東南軍展開了炮戰!

包頭佬的實力不容小覷,他們擁有42磅大炮,威力強大,能夠打到東南軍的伊城炮所在位置!

還有32磅大炮,炮彈居高臨下打下來,可以把人打得粉身碎骨。

炮戰自東南軍圍城開始,包頭佬不停頓地發射炮彈,他們的炮兵火力以及炮兵部隊的技術能力大大超出了顏常武的預料。

炮多,打得準!

包頭佬操作這些重炮的炮手軍事素質也相當之高,反應亦極爲迅速,當東南軍轟擊城牆時,包頭佬的火炮就立即開始了還擊,而令人驚歎的是,包頭佬的還擊居然極爲精準,還擊炮火第一波測距,第二波校正,第三波就直接命中了城外的炮壘,打得碎屑漫天飛灑!

隨後雙方對射,東南軍炮兵的優勢勝在數量和堅固的炮壘工事,而包頭佬炮兵雖然還炮不多,卻以很快的速度,利用炮架下的滑輪在寬闊的城牆上頻繁轉移射擊陣地,把炮火集中在東南軍密集之處,進行壓制!

他們42磅炮彈擊中了多處東南軍的伊城大炮的炮壘,讓東南軍不得不加強了對炮壘的保護。

儘管他們沒能擊中伊城大炮,但他們確實給東南軍的炮手們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至少,炮手們都頭戴鋼盔、穿上防彈背心,還有皮製的護襠。

換作以前東南軍控場,炮手們打炮時,全身上下,頂多就是一個頭盔和一條褲頭!

如此高素質的技術兵種真是令顏常武瞠目結舌,他覺得難以置信,包頭佬居然擁有這樣強悍的炮兵,真是令他大吃一經。

偵察報來的消息是敵軍城頭上有不少白皮,是他們在操控火炮!

哦,只有白皮,纔有這樣好的炮術。

戴維先生這個白皮冷哼道:“白皮一點都不自愛,也不想想以前包頭佬對歐洲犯下的血債,還爲他們賣命!”

顏常武譏笑道:“”

包頭佬其實也造了不少炮,也有很多好的炮手,但他們都在長年累月的戰鬥中死於非命,日漸稀少。

“我們被敵人打死和炸死了一百三十一人,受傷者七百六十四人!被毀壞大炮六門!”顏常武聽取了行在參謀的彙報,守軍的超水準表現令人刮目相看,這可是我軍在對敵軍全面進攻的情況下!

包頭佬不甘示弱!

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18節真相大白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686節 過大洋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744節 爲何反?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878節 負責任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878節 負責任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
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18節真相大白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686節 過大洋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744節 爲何反?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878節 負責任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878節 負責任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