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0章 從《三國演義》學到謀朝篡位

中國有那麼一個好處,得感謝始皇帝,他書同文,之後中國的歷史都被詳細地記載下來,還有,中國的文化得到了傳承,主要是通過文字,中國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文字記載系統。

比如這本《三國演義》,就記載了曹丕是如何以魏代漢之事,戴維先生念出來道:“第八十回曹丕廢帝篡炎劉漢王正位續大統。”

記載道“卻說華歆等一班文武,入見獻帝。歆奏曰:‘伏睹魏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雖唐、虞無以過此。羣臣會議,言漢祚已終,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與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則陛下安享清閒之福,祖宗幸甚!生靈幸甚!臣等議定,特來奏請。’”

堵胤錫看畢,自嘲道:“這段我照搬即可,不必多思,我就是華歆!”

衆皆點頭道:“看你就是!”

於是五人看着《三國演義》去歸結總結,過程有:

勸帝,乃華歆等漢臣勸漢獻帝獻了花花江山給曹氏;

獻瑞,即各地出現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當代漢之象也。

威逼,曹洪、曹休帶劍而入,請帝出殿。

索寶,搶奪國璽。

降詔,着漢獻帝降了聖旨,向曹氏禪讓國家。

三辭,傳聖旨要三個來回,不能一下子接受,即詔璽已至,宜且上表謙辭,以絕天下之謗。意思就是說不是我想當皇帝,而是皇帝要我當皇帝!

最後是受禪,乃築一罈,名受禪壇;擇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盡到壇下,令天子親奉璽綬,禪天下與王,便可以釋羣疑而絕衆議矣。

好一個“令”字啊!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令”字用在什麼場合是有說明的,令天子!

哈哈哈!

當戴維先生五大臣看到這裡後,無不莞爾,想到了“皇帝要我當皇帝”,就與“陛下何故造反?”有異曲同工之妙也。

所以讀史有樂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金玉粟,書中自有顏如玉呀。

於是謀朝篡位之事就有了章程,屆時照章辦事即可。

當然不可能說得輕巧,戴維先生作爲參謀長,就象要打仗一樣,組織好進攻,找出有利之處和不利之處,詳加分析,揚長避短,最終得出完善的計劃。

他們的效率很高,制好計劃書是在入黑後不久,略加潤色就由戴維先生和劉孔昭帶進內宮中。

房間油燈與蠟燭點亮,顏常武一目十行地看過計劃書,淡定地道:“看來我們可以達到了目的。”

“是的,我的陛下!”戴維先生恭敬道:“這場戰爭我們贏定了!”

關鍵在於民心向背,在大明朝廷,已經經過了數輪的清洗,把那些頑固派基本上都搬走了,剩下的都是認同顏常武理念,依附顏氏的官員們。

軍隊則是按年齡劃線,老軍官大部分都退役了,剩下的軍官也是經歷數輪學習,向顏氏效忠的,新軍官則來自公主朱真真名下的軍校,裡面可是掛着顏常武的大幅畫像!

至於民間則複雜得多,不能把那些大明的忠心擁躉都給流放了,但享受到好處的民間只知顏常武而不知道朱家。

如此天時---大明國內外形勢都很平靜,地利加上人和,正是搞事情的好時候。

劉孔昭在旁邊突發奇想道:“陛下何不將北華的皇帝也給拿下,成爲兩中華的皇帝呢?”

很有誘惑力,但也很危險。

顏常武失笑道:““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

劉孔昭自我解嘲道:“臣忘記陛下熟讀三國演義了!罪過,罪過!”

心忖顏常武頭腦還真是清醒的!

大明情況現在與三國時一模一樣,顏常武功德巍巍,生靈仰望,一如曹操。

但曹操終其一生,始終是漢臣,不敢越雷池半步。

有造反前輩的榜樣,顏常武雖萌篡竊之念,猶不敢實行。

他的兒子朱和坪則不同,朝廷大臣們,願爲新朝之元勳,不願爲舊朱家之遺老,在這樣的情形下,堵胤錫就過了海峽,找到顏常武商量此事。

本來有點阻礙,即顏常武肯不肯把大權交給兒子,但堵胤錫口舌如簧,終得顏常武允許朱和坪可登基。

於是戴維先生開始運作,派快船向後方報告,調動臣將軍隊和物資,出動艦隊。

需要時間,約定三個月後在長江口取齊,然後顏常武在臺灣逗留數日,辭別了父老鄉親,坐船前往福建海澄,乃顏氏的老家,他回鄉祭祖。

海澄縣有人打前站,已經換上了從臺灣過來的官員當縣令,縣內平整道路,黃沙鋪路,大搞衛生,盆花夾道,枝掛彩綢,懸掛紅幅,油漆粉刷牆壁,粉飾太平。

家家戶戶都喜獲十個銀元的紅包,還分派米油以及免費做新衣裳。

銀元象倒水般地使出去,滿城民衆出動,歡迎本縣最傑出的子弟迴歸!

他做了皇帝,還將是另一個皇帝的爹!

衆望所歸中,顏常武回到了海澄。

空前盛況,不必細表!

然後,他見到了等侯着的公主朱真真!

朱真真身穿大明公主服裝,盈盈俏立。

顏常武趕快迎上前去,對她道:“你來了!”

朱真真笑靨如花地道:“回婆家!”

“好,好!”顏常武與她是久別勝新婚,不顧衆人駭然,伸出爪子將公主柔荑抓在手裡,一同進退!

香菸繚繞的紅磚古厝裡,案桌前,顏常武與朱真真並肩而立,點香拜祭,感謝祖宗保佑。

閩南語裡,“厝”是房子,紅磚厝就是用紅磚蓋的房子,也是閩南最有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築,顏氏宗祠也不例外。

顏氏宗祠規模浩大,達到了數之極---九進,即由縱向的九個廳組成,大廳兩邊稱爲廂房,“一進”就是大廳和兩套廂房,九進就是九套這樣的房屋。

普通人頂多是七進,九進只有至尊方可用。

宗祠突達九十九米,各層次在同一基線上前後落差達1.8米,使整座祠宇顯得氣勢恢宏。屋頂鋪蓋黃色琉璃瓦,這是帝王才能用的顏色!

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784節 集郵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80節大海戰(二)第23節都在演戲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737節 政治攻勢很動心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905節 想當初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268節 路難行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30節是戰是降?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291節 到登州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795節 顏常武是聖人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34節戰俘生涯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614節 看錯了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066節 立規矩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751節 殺人質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651節 窮B沙皇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1232節 賊勢熾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
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784節 集郵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80節大海戰(二)第23節都在演戲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737節 政治攻勢很動心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905節 想當初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268節 路難行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30節是戰是降?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291節 到登州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795節 顏常武是聖人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34節戰俘生涯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614節 看錯了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066節 立規矩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751節 殺人質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651節 窮B沙皇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1232節 賊勢熾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