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節 永明新朝

擁立金華王,東南府勢力強勢崛起,南京方面輸得一點也不冤枉!

東南艦隊到達長江口,負責守備的大明長江炮臺一彈不發!

進入南京江面,南京炮臺同樣是不發一彈。

東南艦隊二十八艘戰列艦和三十艘巡航艦組成的龐大艦隊在南京下關江面列陣,陣容鼎盛。

那時江水旺盛,戰列艦可直達南京。

東南軍登陸,迅速控制了南京城各處。如入無人之境,各處官兵、官吏無比地配合。

多年來的滲透,厚積薄發,讓東南府順利地達到了目的。

南京城裡東南軍士兵上街,他們扛着火槍,身穿護甲,揹着行囊,所到之處秋毫無犯。

實行宵禁,確保控制地方形勢。

金華王朱由產在諸大臣、勳貴的一致擁護下,於五月初三,監國在南京,之後,諸臣工上表勸進,三辭後方受之,於五月十五日祭過天地和孝陵後即皇帝位,定都南京,大赦天下,改次年爲永明元年,意思是大明永遠繼續,依舊是朱家的天下,如此民心安穩。

因建都在南方,亦稱“南明”,歷史上還把該朝代稱爲“後明”、“新明”。

還是朱家人坐天下,帝都乃是南京,因此諸地傳檄而定,南直隸、江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七個行省接受了詔令,表示擁護南明朝廷,而四川因路遠,暫時沒回復。

改朝換代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造反更是要掉腦袋,滅族的大事!

想曹操和司馬懿這等權傾朝野的權臣,也不敢在他們在生之年邁出最後一步,而是由他們的兒子給予前朝致命一擊。

武媚娘硬把朝代由李變成武,哪怕她是李家的媳婦,結果也殺了海量的人才坐穩這個寶座,但在她死後,一切復原。

顏常武比起他們更是不堪,他有多年的經營,但他的名聲和在大明的勢力,根本與上面的二男一女沒得比。

大家順從他意,是看出了他顯露出來的殺氣,還有他給大家的臺階!

光有殺氣,沒有臺階,顏常武很可能要將在場的人殺掉一半以上,如此他在歷史將留下無比的惡名。

他在位的時候可能沒什麼,但天道循環,待他龍馭上賓時,只怕報應會落在他子孫的身上!

因爲別人會有樣學樣,只要有勢力就能學,而他並不能保證他的子孫中不出權臣。

有了臺階,那些僞君子就不怕名聲受損,畢竟是老朱家的子孫。

相反,如果給臺階而不下,一旦朱由產登位,那些反對他的人死了就是白死,誰也不想幹。

朱由產下達了一系列的旨意,其中有《討逆詔》,聲討李自成僞朝,曰明年必定北伐,爲大行皇帝報仇!

封賞滿朝文武及官吏兵佐,人人加百分之十工資,以收買人心,因此朱由產在歷史上留名,人稱爲“百分之十皇帝!”

官心遂安,這就是顏大少的真金白銀的好處和威力所在了!

設立內閣,以孫承宗爲首輔,負責主管朝廷事務,兼管吏部;再以姚明恭爲次輔,管理戶部;讓詞臣王鐸入閣,以充朝廷門面。

王鐸,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又號癡庵、癡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乃著名的書畫家,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其草書縱逸,放而不流,縱橫鬱勃,骨氣深厚。

明天啓二年(1622年)中進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攜,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禮部尚書,現同樣爲永明新朝的禮部尚書。

又有馬士英亦入閣,明萬曆己未(1619年)成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後歷官嚴州、河南、大同知府、廬鳳總督等職。

以楊鋮新爲兵部尚書,東南府人甘輝爲兵部左侍郎,實權掌握在甘輝的手裡,沒他的命令,一兵一卒也調動不了。

成立大明總參謀部,總參謀長爲楊鋮新,是掛名,副總參謀長卻是個紅毛番,前荷蘭人斯托姆,這洋人在東南府多年,甚至連荷蘭話都不會說了,是個中國通,指揮軍隊不成問題,實權掌握在他的手裡。

刑部尚書委了祁彪佳,該位人士顏常武用起來很順手,而且他在大明也廣有名聲,乃是大明進士出身,素有清名。

工部尚書委派了高弘圖,他在崇禎五年做過工部右侍郎,現爲工部尚書,因他之前做過戶部尚書,六部尚書中以禮部、吏部和戶部爲尊,無故不能將他貶謫,因此他也入閣。

如此永明朝頭一回內閣組成人員五人,都有明朝官員的履歷,以孫承宗爲首,他的作用確實極大!

他資歷顯赫,爲三朝元老,力壓衆人,誰都不能在他面前大聲。

他成爲聯繫明朝官員與東南府的紐帶,有他在位,明朝官員們安心。

永明一朝,明朝的官員留任不少,但最終的控制權還在顏常武的手裡。

朱由產給他的待遇是“加封爲東南公,可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

晉爵國公,禮儀上他不用向任何其他臣工行禮,可以禮絕百僚。

入朝不趨,古禮,臣見君須趨,即快步走,入朝不趨,即上朝可不用快步走。

劍履上殿,古人席地而坐,入室須脫鞋,貴族,大臣佩劍,秦制上殿不得佩劍,劍履上殿,即穿鞋佩劍直入殿堂。

謁贊不名,古禮,臣拜君時由侍臣唱名,按照當時的禮儀,大臣朝見皇帝的時候,旁邊有一個司儀官,要把他的官銜和他的名字都喊出來。比方說此刻如果顏常武去朝見皇帝,司儀官就要喊“東南公、東南府執政官、龍虎將軍、顏常武參見皇上”,然後顏常武就跪下來,“吾皇萬歲,萬萬歲”。

那麼現在給他的待遇是什麼呢?顏常武三個字可以不說了,這叫做“贊拜不名”,就是不喊“顏常武”,不喊了。

在古代,直呼其名它是表示一種什麼意思呢?表示這個被叫名字的人地位是比較低的。

古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它的稱呼,如果要尊敬對方是要稱字的;直呼其名就表示我是上級,或者是長輩,才能對別人直呼其名。

譬如說,孫承宗的字爲稚繩,大夥兒見他時叫他爲稚繩公,而不能說孫承宗,對於他這樣等級的大腕,如顏常武會稱爲“孫先生”,這是以主待西席的禮節,別人也沒資格說。

那麼皇帝當然可以對大臣直呼其名,當着皇帝面,大臣之間說話也是要直呼其名的,以表示對皇帝的尊重。現在只報官銜,不喊顏常武這兩個字了。

再有關鍵一條:“大明軍政之事,悉由處分!”

如此,顏常武凌駕於百官之上,皇帝之下(名義上),實權盡歸於他!

就這樣,挾天子以令諸侯,顏常武完成了蛇吞象的歷史經典大劇!

他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滅了東林黨!

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67節 好漢來投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2168章 很香!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24節刺客(二)第1737節 政治攻勢很動心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1677節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成立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950節 一賠十第1548節 香菸(二)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10節出診部族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861節 大改造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597節 航行中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23節都在演戲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942節 阿米爾·汗的煩惱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71節落子(完)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
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67節 好漢來投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2168章 很香!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24節刺客(二)第1737節 政治攻勢很動心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1677節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成立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950節 一賠十第1548節 香菸(二)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10節出診部族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861節 大改造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597節 航行中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23節都在演戲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942節 阿米爾·汗的煩惱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71節落子(完)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