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節 江戶之花

水月大宗與千宗旦飲茶是風雅之事,而江戶城的戰事血淋淋大煞風景。

“衝啊!”倒幕軍嘶吼着,潮水一般的涌上前,似要將江戶城淹沒!

江戶城則象頭巨獸般不斷地噴煙吐霧,發射出猛烈的槍彈把倒幕軍給射倒。

城上的士兵裝填、射擊、再裝填、射擊,幾乎都麻木了,可是城下的敵人卻不見減少的樣子!

敵人搭起梯子,用胸膛擋槍彈,前仆後繼,衝上了城牆!

幕府軍官兵們毛管都豎起來了,不顧一切地撲上去,與倒幕軍狠狠廝殺,大家刀槍相向,眉頭不皺一下,也不遮擋,一刀換一刀,一命換一命,同歸於盡。

兵器打折了,就用拳頭用牙齒,打死對方,掐死對方去!

後面的士兵拼命開槍,由於近距離,許多人的耳朵被槍聲震聾,誤傷時有發生。

打到酣處,幕府軍傷員拖着鮮血噴灑的身體,抱着倒幕軍士兵一起跳下了城牆!

這場江戶保衛戰雙方打得可圈可點,蕩氣迴腸,可載入史冊。

交戰的規模宏大,每一方都作戰英勇無比,幾乎無一投降,倭人的勇氣不小。

倒幕軍爲了自己小命着想而拼命,誓死奪城,而幕府軍面對着強大的敵人,本來難以堅持,起初幕府上層也非常地擔心,但這麼多天過去,終究守下來了。

霍地,火光冒起,黑煙張牙舞爪地在城下盤旋而上,慘叫聲大作!

幕府軍向城下敵人大規模地投擲了火油彈,燒死他們去,被火油淋中的人。

火油彈?

就是那種罈子裡裝滿油,扔下去砸碎了被點燃以殺傷敵人的東西,如此奢侈的東西本不應出現在倭國戰場上,倭國窮吶,他們地方狹小人又多,出產不豐,別說油脂,連雞毛都不多幾根。

爲什麼棒子國送排骨是厚禮?

地方小,養不起牲畜,不能用它們的脂肪去榨油,還種不起花生與黃豆,用它們去榨油,總而言之,油脂十分匱乏。

那年代在任何國家,油料都是貴重的東西,油脂用來吃都不夠,還用來作武器?

使用石油,也開採不易,產量很低。

東南國的情況卻是例外,他們的土地夠多,大量種植棕櫚樹,粗生粗養,長成了就能源源不斷地產油,一棵樹的產量不咋地,可東南國地大種上幾千萬上億株,產量就很可觀了,況且,他們還有蘇門答臘的石油勾兌進棕櫚油中,很大程度都用來了晚上公共點燈用。

官府大量購買,用來市政照明與學校、醫院與軍隊的晚上用電,他們的油品更佳,因爲加進了一些鯨油,點得更旺更長久。

公共場所點燈用?

點的是銀子,中華小跟班、紅毛番見到東南國城市夜晚的燈景,那是燦爛一片,無不癡呆!

但大夥兒不得不承認,晚上點燈,城市活動可以照常開展,增加經濟發展,且夜景美不勝收,如東南國城市多靠海,就在海邊點燈,南京秦淮河、廣州珠江夜景和上海外灘點燈,實在是無與倫比。

於是跟進,倭國還是有點金銀的,江戶城也點起了夜燈。

與兩中華沒得比,可嚇倒了倭國其他人,去到江戶一看,夜晚星星點燈,不得不服幕府的奢靡,殊不知在東南國,就連小城市都能夠點亮一片。

幕府進口了不少燈油,如今派上用場,將那些火油罈子砸落,一打一個準,燒得進攻的倒幕軍成了個人形火炬,在火中痛苦地慘嚎着,其餘人都望而卻步。

倒幕軍的進攻被暫時地阻遏了,幕府軍守城官兵們歡欣鼓勵,高層則強顏歡笑。

彈藥只餘百分之二十,打不了幾天就會用光,那時,將會是江戶城的滅頂之災!

打到現在,大明援軍很接近了,已經有快船到達江戶告知援軍即將到來的消息,可是江戶城堅持不下去了。

怎麼辦?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保科正之,他有氣無力地道:“後天凌晨,撤退!”

時間推移,又打了一天,次日凌晨二點時分,江戶城沸騰了!

開了東門,幕府軍傾巢出動,棄城而去。

倒幕軍用了“圍三闕一”的策略,圍了江戶城的西南北三個方向,留下東門給幕府軍,並不是出於好意,他們想削弱幕府軍的鬥志,想的是有機會逃生時不堅決抵抗,同時在幕府軍逃跑時側擊他們。

幕府軍利用這次機會,同時他們夜晚行軍,本是大忌,可他們有燈油!

點燃燈火,照亮前途,方便逃跑。

動靜很大,倒幕軍被驚動了,但他們不能出來阻截,因爲他們當中絕大部分都是瞎子……夜盲症!

夜盲症對於古人來說再正常不過,幕府軍由於營養好一點,夜盲症少許多,不過他們沒有燈火的話,夜間出動同樣麻煩。

軍隊、民衆魚貫而出,幕府大將軍德川家綱輕車簡從,由侍衛牽馬,離開了江戶城。

走了三個小時多,在清晨六點左右,軍民們在城外回首,江戶城西邊已經紅光冒起,不久,天空映亮一片,所有的人不禁發呆,一些人眼中更是流下了眼淚。

烈火焚城,點燃江戶之花!

這座城市屬於幕府大將軍的驕傲,絕不能留給敵人!

缺乏燃料不能燒磚,也無巨石,江戶的建築物基本上都是木製,有衆多的木房,宮殿與民居都是木製,幕府棄城,但不能容忍自己的容光被敵人踐踏,就一焚了之。

後衛隊一路點火,他們在各處堆積易燃物,把江戶城各處點燃。

火焰高起,很快就蔓延開來,如影隨形地追在了後衛隊的後面,把他們的屁股都燒爛了!

一陣海風吹向大陸城市,吹進了江戶城裡,烈火藉着強勁的風力很快地燒向四面八方,火焰接着火焰,一團團巨大火球以颶風般的力量從一座樓房跳到另一處樓房,木製的樓房爲火焰提供了極好的燃料,各處都燃燒起來,天空變成了一片炙人的紅色!

江戶徹底地燃開了花!

江戶之花!

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849節 史鄉長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11節誘惑部族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296節 火槍出世界變(一)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219節Show實力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744節 腿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65節校場演練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98節女婿強撐!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462節 女射手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48節過春節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784節 集郵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1448節 硬剛(四)第1501節 大煙槍埃姆雷帕夏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784節 集郵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
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849節 史鄉長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11節誘惑部族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296節 火槍出世界變(一)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219節Show實力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744節 腿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65節校場演練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98節女婿強撐!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462節 女射手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48節過春節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784節 集郵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1448節 硬剛(四)第1501節 大煙槍埃姆雷帕夏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784節 集郵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