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

一個西班牙貴族爲奧斯曼帝國的土地來作主?

答案是還真的能!

事情竟不是荒謬,奧斯曼帝國面臨着生死關頭,先把困境解決,度過難關再說其它。

清楚到如果被中國人合圍伊斯坦布爾,將有很大的可能失守。

一旦伊斯坦布爾失守,帝國崩潰只在旦夕之間!

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是鬆懈的,骨子裡是靠着奧斯曼大軍的軍威來維持,如果軍旗失色,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蘇丹與帕夏們作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決定:土地大酬賓!

北非的土地因埃及與敘利亞被中國佔領已經不可實轄,那些土地,給!

歐洲的土地近着白皮諸國,他們虎視眈眈,做夢也想要奪回基督的土地,那就如他們心願,給!

包頭佬們還真的敢給,奧斯曼帝國戰略大收略,由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變成了僅佔亞洲及歐洲黑海那邊土地的國家,手筆不可謂不大。

大維齊爾科普律魯·穆罕默德·帕夏說了:“要帝國的虛名做什麼,活下去纔有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有大維齊爾的提議,真正作出決定的是年輕蘇丹,他親自拍的板,他看出了形勢的極端不利,要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亞洲地區,試圖與中國人決一死戰。

同時把非洲和歐洲的土地當成狗骨頭丟成那些貪婪的白皮,拖白皮下水,當中國人進攻伊斯坦布爾和小亞細亞不力時,自然而然他們會與白皮爭鬥,屆時就有好戲看了。

所以出使荷蘭的素卜哈·帕夏最終交出了奧斯曼帝國的底線,畢加索伯爵心中有數,遂有此提議。

亨特拉爾伯爵吞下了誘餌,說好極了!

伯羅奔尼撒半島,將成爲荷蘭的海外領地。

不僅如此,他還把可能的利益收了個遍,比如黑海、地中海岸邊的奧斯曼帝國的貿易權,還有奧斯曼帝國企業在荷蘭股市上市,以及奧斯曼帝國的金融借貸權……等等,儘管這些利益有可能被奧斯曼人賣了又賣,一貨二賣甚至三賣四賣都有可能,但不要白不要。

達成了初步協議,畢加索伯爵這才把素卜哈·帕夏引見給亨特拉爾伯爵,雙方進行了不長時間的會唔,很快就敲定了協議。

亨特拉爾伯爵的態度冷淡,面容呆板,與素卜哈·帕夏根本無話可說,很多時候雙方通過畢加索伯爵來傳話,其實三人都會拉丁語!

素卜哈·帕夏不禁感慨,荷蘭是新教,做生意很現實,宗教色彩較爲淡薄,西班牙是天主教,最講宗教衝突。

孰料雙方接觸,是天主教的畢加索伯爵熱情似火,而新教的亨特拉爾伯爵冷淡如水。

看來,銀元勝過宗教的信仰啊!

之後,亨特拉爾伯爵帶着協議去見威廉三世。

不到十歲大的威廉三世性格冷峻,已經象個小大人了,他年少而聰慧,看過協議之後,冷靜地問亨特拉爾伯爵道:“奧斯曼人同意先地,但能否信任他們?而且我們與中國人交戰,一來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意,二來我們能否戰勝中國人?”

針對他的問題,亨特拉爾伯爵說道:“奧斯曼人同意先地,只要見到我方艦隊出動就肯給地,而不是我方艦隊與中國人交戰後纔給地,已經是很有誠意了。”

他頓了一下道:“如果他們不給地,我建議我們艦隊進攻奧斯曼人,以懲罰他們失信。”

倒是個好主意,威廉三世點頭讚許。

“至於與中國人開戰……”亨特拉爾伯爵摸着鬍子說道:“影響生意是很必然的,但是如果我們不打仗,過多十年,中國人徹底地控制了海洋,只怕我們連生意都沒得做了!”

威廉三世專注地聽着孃舅的話道:“中國人現在處於擴張時期,殿下也清楚他們起初有多大一塊的地盤?”

“東南國就臺灣一地,現在呢?”亨特拉爾伯爵激動了,他恨恨地敲擊桌子道:“他們得到了遠東還不心滿意足,又佔領了印度,把我們趕到了非洲!“

“他們想佔領君士坦丁堡,還想把歐洲變成他們的土地!他們是做夢!”亨特拉爾伯爵憤怒了:“此戰必打!”

“對不起,舅舅!”威廉三世馬上道歉道,他知道亨特拉爾伯爵在許多年前還是個年輕小子的時候,曾參加過巴達維亞之戰,那一戰之後,荷蘭人再也不能返回東方!

“好吧,我同意了,就交給舅舅去運作吧!”威廉三世作出了決定。

奧蘭治王室的影響力不小,於是畢加索伯爵得到了烏得勒支、上艾瑟爾以及海爾德蘭三個省的支持,加上先前同意艦隊出戰的澤蘭、弗里斯蘭和格羅寧根三個省,聯省共和國的七個省中只剩下最後的荷蘭省還沒有作出決定,這個省是七個省中經濟實力最強,也最不容易搞定。

畢加索伯爵本來想挾六個省都同意的銳氣去壓服荷蘭省主事的馬泰森·維特議員(稱維特議員),但沒想到他油鹽不進,任畢加索伯爵好說歹說,他依舊不爲所動。

一如既往地畢加索伯爵盛宴招待維特議員,議員大人是糖衣照吃,炮彈奉還,畢加索伯爵說了等於白說,說得口乾舌燥,要了中國的菊花茶來降火!

維特議員年過半百,梳着整齊的髮髻,儀態端莊,面帶笑容,看似和藹可親的樣子。

但是畢加索伯爵卻恨不得即時把他幹掉,哪怕再好的條件,馬泰森·維特議員就是搖頭。

最終他說出來了:“我跟奧蘭治不對板,他們同意的,我必定反對,沒得說!”

原來這傢伙是個徹頭徹尾的自由主義者,荷蘭裡的造反派,當時他被威廉二世壓制得貼地,威廉二世問他感動不?他說不敢動!

豈料威廉二世得了個天花歸天,維特議員鹹魚番生,一舉成爲了自由主義派的扛把子,以他爲首的造反派宣佈取消荷蘭執政一職,立即解散了軍隊,規定各省的防務由自己負責,還煽動議會頒佈了《排除法令》,法令規定“凡是奧蘭治家族成員不能出任政府、軍隊高官的法令”。這就剝奪了奧蘭治家族擔任執政的特權,嚴禁奧蘭治家族成員把手伸進軍政系統裡,以壓制奧蘭治家族的復辟。

是奧蘭治家族的死對頭,逢奧蘭治家族必反。

畢加索伯爵鎩羽而歸,與素卜哈·帕夏談起來,讓他不禁憂慮起來。

聯省共和國七個省之中以荷蘭省實力最強,荷蘭省要是不同意出兵,七省就不能出兵。

維特議員這麼難說話,且爲之奈何?

但畢加索伯爵卻是信心十足,他說“這世上沒有誰沒有弱點的,調查這位議員!”

維特議員議員位高權重,不是誰想查就查的,也只有畢加索伯爵這樣有能力的傢伙才能夠把路數全部弄通,他通過巴斯騰議員,輾轉數人之後,終於清楚了馬泰森·維特議員是什麼樣的貨色。

表面上馬泰森·維特議員爲人強勢,幾乎無甚缺點,但經過詳細調查,得知他的一個毛病就是:寡人有疾。

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794節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499節 劉國軒打蛇打七寸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63節衆香之城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344節 有炮了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713節 爭地第1540節 老科普律魯是定海神針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852節 兩老賊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48節過春節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33節倭奴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
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794節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499節 劉國軒打蛇打七寸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63節衆香之城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344節 有炮了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713節 爭地第1540節 老科普律魯是定海神針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852節 兩老賊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48節過春節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33節倭奴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