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

奉顏常武之命,戴維先生召見了東南軍第116工兵師的師長張大發,這位師長曾經建過新的加爾各答城,在開羅新城的建設上更是大放光彩,是一等一的包工頭!

其業務熟識,能夠有效組織起工地建設,調動衆人的積極性,是不可多得的土建人才。

當張大發向該位紅毛番行軍禮時,戴維先生正在摸挲着案頭上的一枚銅印,這枚銅印上有一個猙獰的神像頭。

戴維先生還了禮,請他坐下,徑直說道:“張師長,你祖上做過倒鬥生意?”

倒鬥者,民間的考古工作者也!

“正是!”張大發回答道。

他身爲師長,已經是東南軍的高級軍官,建立檔案,查祖宗十八代,他也坦白相承,知道領袖只論忠心與能力,不管出身的。

一個問得自然,另一個回答坦然。

“很好!”戴維先生高興地道,叫道:“接着!”

他把銅印扔給張大發,張大發接着了銅印,看到印上神像頭,是鍾馗!

不由得眼神微凝,再將銅印上的字一看,頓時呼吸急促。

銅印上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大字,一般人不知道是什麼,但張大發有家傳淵源,自然知道這是件可替代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不過看銅印應該是新鑄的,也不知道有沒有作用!

“經東南軍西線總指揮部研究決定,任命你爲本朝的發丘中郎將,秩比軍長,主持埃及帝王谷的考古事宜!”戴維先生取出一份命令宣讀道。

這份命令有點不倫不類,但是張大發欣然從命!

發丘中郎將,發,發掘。丘,墳墓。中郎將,官名,秦置中郎,至西漢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將以統領皇帝的侍衛,屬光祿勳。

中郎將有很多種,例如曹操之子曹丕擔任過五官中郎將,諸葛亮擔任過軍師中郎將等,至於發丘中郎將則由曹操首創,在中國歷史上曾留下過濃重的一筆!

此爲漢制,之後歷代幾乎不重置,今天這個官名重見天日,明擺着就是有權就任性。

此官職相當於軍長的待遇,張大發十分開心,決心把祖輩的事業在國外發揚光大。

他開展工作,並沒有急於出動,首先蒐集資料。

讓張大發驚異的是,東南軍關於帝王谷的情報非常多,竟有厚厚的一大迭!

在開羅以南700公里,尼羅河西岸岸邊7公里,有一大片沙漠地帶就是古代埃及都城底比斯的所在地。

帝王谷就坐落於離底比斯遺址不遠處的一片荒無人煙的石灰岩峽谷中。在那斷崖底下,就是古代埃及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70年~前1090年)安葬法老的地點。幾個世紀以來,法老們就在尼羅河西岸的這些峭壁上開鑿墓室,用來安放他們顯貴的遺體。

隨着時光流轉,朝代更迭,過了3000年後,帝王谷早已被徹底廢棄成一片破敗不堪的荒漠。

不過,那裡人氣始終興旺,3000年來,一批又一批的盜墓者把這片山谷翻了一遍又一遍。

今天,輪到東方的考古學家來大展身手了!

蒙領袖的教誨,張大發知道“終結者”的意思,他決心成爲帝王谷的終結者。

別人都是小打小鬧,有軍隊的支持,加上華人的勤奮,足以把帝王谷翻個底朝天,什麼文物一概拿到手!

軍帳內傳來了他刺耳的笑聲,讓過往的官兵們覺得發神經。

在開羅舊城南邊的沙漠裡,有很大的黑市,專門從事古文物交易。

這裡的古文物向來紅火,畢竟埃及文明朝代久遠,很留下了一些文物給這片土地的人們。

隨着開羅政局穩定下來,漸漸地回覆元氣,文物購銷兩旺。

所謂黑市,就是一些帳篷,攤主擺放了一些東西在帳篷前,好東西則進帳篷內洽談。

人來人往,這裡無所不賣,包括法老戴的王冠和用的馬桶---嗯,法老沒用過馬桶?那是你見識少!

如木乃伊很搶手,只要一上市就被哄搶一空,商人將它們買下來,走私到歐洲,製成神粉。

什麼是神粉?就是法老的木乃伊製成的粉,有不可思議的魔力,用來塗抹到傷員的傷口上,是當時西醫學中的重要藥品。

不過,一些敏銳的商家發現了個別活躍分子的蹤影消失,不知道去哪裡了。

而在軍營中,不時傳來鬼哭狼嚎聲,那些傢伙落入了張大發的手裡,張大發用酷刑讓他們交代帝王谷的情形,他的情報不斷地增加中。

終於,他發出了指令,動用了二萬人,包括一萬作戰部隊和一萬工兵師,順尼羅河南上,直奔帝王谷。

行軍飢餐渴飲不必多說,部隊抵達了帝王谷,此時的帝王谷這個被四周的山脈所包圍的荒涼峽谷,充滿了死亡的陰影。當年豪華的洞穴已被洗劫一空,許多洞穴的入口敞開着,成爲野狐、沙隼和蝙蝠的巢穴。

更可怕的是那裡的人,充滿了殺機,不時見到屍體出現,一支又一支盜墓匪幫仍然在這裡活躍着。

哪怕經歷了三千年的盜挖,依舊有文物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可見古埃及的繁華!

行走在底比斯遺蹟的殘垣斷柱裡,不及感慨滄海桑田,世事變遷,華人封鎖了帝王谷,那些留在帝王谷內的形形色色的人們來不及逃跑,統統成爲了免費的民工,負責“幫助”東南軍進行“考古”作業,這些人竟有三千人之多。

當初出動時,有人問張大發不帶民工嗎?

張大發說了不用民工,民工有的是!

或許那些人很有勇力、很陰險,但在武裝到牙齒的軍隊面前,他們什麼都不是。

反抗者即時槍斃,幹活不力者挨鞭打,軍隊一點都不會客氣。

真是惡人自有惡人磨,三天內就被東南軍殺死五百人,餘下者老老實實地幹活了。

帝國谷法老陵墓入口往往開在半山腰,有細小通道通向墓穴深處,通道兩壁的圖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

從入口到最後的墓室,水平距離幾百米,垂直下降的距離是也有半百米,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宮殿,牆壁和天花板佈滿壁畫,裝飾華麗,令人難以想象。

東南軍首先修路建房,宣佈成立帝王谷考古事務處,對帝王谷進行搶救性考古。

結果越挖越興奮!

第670節 屎尿之都巴黎城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591節 好籤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18節真相大白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197節 巨大的誘惑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1066節 立規矩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594節 長官的召見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049節 戰土耳其人之英雄無敵第1086節 快與慢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541節 四帕夏失風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243節 夜茶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1618節 北海!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019節 卡塔泊·帕夏悔之晚矣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336節 不能丟臉!
第670節 屎尿之都巴黎城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591節 好籤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18節真相大白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197節 巨大的誘惑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1066節 立規矩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594節 長官的召見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049節 戰土耳其人之英雄無敵第1086節 快與慢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541節 四帕夏失風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243節 夜茶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1618節 北海!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019節 卡塔泊·帕夏悔之晚矣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336節 不能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