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4節 順利攻頂

當敵我雙方鏖戰之時,符天雷率突擊隊艱難穿行在亂石堆中,奮力向上攀登。

這裡根本無路可走,好在突擊隊的隊員們正是山地步兵的精銳,應付這個場面乃他們的拿手好戲。

今上英明神武,在新明得國之後,積心處慮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地設立山地步兵部隊,對他們的要求很高,訓練重點是山地行動中單兵與分隊的戰術動作,基本作戰技能包括了冷兵器、熱兵器,格鬥等,訓練地點常選擇在海拔3000米以上,氣溫零度以下的地形上作戰,訓練內容還包括了高山雪地行軍、生存、救援、攀巖、攀冰、過河越澗,以及體能訓練、騾馬使用等。

山地步兵的訓練是非常艱辛刻苦的,他們一天攀登一座高山,下山如履平地,高山峽谷山勢陡峭,河谷深窄,地形起伏急驟,高差懸殊,有的可達3000米,谷底和山頂,同一時間內溫度變化極大,部隊往往同時需要防暑和禦寒。

曾有人問一位山地步兵部隊的資深教官,問他在訓練中最困難的是什麼?

這位教官的答覆出人意料,他說最大的困難是沒銀元!

再說明白一點,是伙食!

因爲山地步兵的消耗異常之大,可以說攀山十分鐘就等於平地跑步一小時的運動量,一天訓練下來,官兵們胃口大開,一人可以吃掉一頭牛!

當然沒那麼誇張,但幾個人吃掉一頭牛是很正常,所以普通步兵的伙食費根本HOLD不住,山地步兵需要吃的伙食更多,一個頂倆,養一個山地兵等於養三個平原步兵。

換在前明,組建山地步兵是沒指望的,朝廷既窮,官員也貪,哪有什麼本事建立山地部隊。

但現在是新明,山地步兵的編制從小到大,他們的伙食穩步提升,從早期的“包飽”變成了現在的即包飽,又包好。

爲山地步兵專門組建了後勤伙食基地,給他們供應更多的肉食,還有豐富多樣的副食品,山地步兵部隊的官兵們高大的壯實,矮小的墩實,顯然平時的油水積累在身體裡,讓他們有更充裕的體力去應對挑戰。

符天雷出了側道攻頂的主意,他胸懷大志,平時也積極訓練自己,經常與偵察兵一道執行任務,但他跟隨突擊隊一起行動時,也感覺到力不從心,精疲力盡!

好在他有人情,突擊隊的隊長們是平時與他熟悉的,他雖然是軍校的高材生,又在少將軍身邊工作,但並不傲氣,以前與大頭兵們一起行動時謙虛客氣,不時請他們吃飯,關係很好!

象現在派他擔任領隊,他對隊長們客客氣氣地道:“平時怎麼訓練就怎麼打,我聽你們的!”

他這麼上道,隊長們也是有眼力的,少將軍將他下放到突擊隊,明擺着就是讓他鍍金領功勞好方便提拔,將來他升上去,大家也就多條門路,多個熟人好辦事,因此專門派了二個兵王去保護他和幫助他!

所以說會做人很重要,符天雷有本事,又長袖謀舞,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在兩個兵王的幫助下,他跟隨突擊隊一路攀巖爬山,突擊隊員們如出海蛟龍,迅猛向上。

他們富有經驗,身上繫上安全帶和保護繩,沿路打樁攀爬,這時他們的“攀巖”技能大顯神通,隊長大言不愧地對符天雷道:“垂直90度的山岩我們都能夠輕鬆地爬上去,這裡的山岩不算什麼!”

但見得隊員們使用各種工具,依靠着手腳和身體的力量向上,他們抓、握、掛、摳、撐、推、壓等技能施展出來,對於身體的力量要法度及身體的柔韌性要求很高,但他們憑藉着日常的訓練而遊刃有餘,上去的速度非常快。

或許符天雷出發前向媽祖娘娘祈禱起了作用,一陣雲霧過來,籠罩了他們的蹤影,山上的西藏人打得正酣,猛烈地攻擊斜坡上的明軍,竟沒注意到突擊隊挨近。

要是發現了,落石下來,比起斜坡的殺傷力還要厲害。

其實西藏人也並非在此不設防,關鍵在於先前二次進攻都不見漢人從這些地方來攻,不禁懈怠,且漢人從斜坡處的攻勢猛烈,引動此處防守的西藏人紛紛去營寨正面幫忙,突視了側面的防禦,萬萬沒想到漢人已經迫在眉睫!

上百名突擊隊員已經接近關隘頂,前方一個巨巖擋路,一大票人就在巖下,上面就是敵人的營地,岩石被山風打磨得有如鋼鐵般錚亮,毫無借力之處,富有經驗的隊長引着隊員與符天雷繞過此石,從敵營的側後方順利登頂。

那些西藏人正忙於打擊斜坡上的明軍,竟沒發現明軍的這支小分隊殺上來,還在集結。

終於有人發現了這支突如其來的的明軍,頓時撕心裂肺的喊叫聲傳出來,引得其餘藏人側目,驚訝萬分,在他們後方的一個身材魁梧,手執一把大砍刀的頭領馬上招呼十數人向小分隊撲來,看那個頭領悍勇的樣子,顯然不好惹。

小分隊已經上了一半,隊長們有點點遺憾,立即下令道:“進攻!”

首先點燃了隨身攜帶的五公斤大炸彈,四名擲彈手按隊長的指示分四個方位投出,他們沒有刻意甩高處用高爆彈的形式攻擊敵軍,而是稍帶一個低角度,丟到敵人羣中爆炸。

這是對的,隘口處的山風呼嘯,哪怕五公斤的大炸彈也可以吹飛,現在嘛,炸彈落在敵軍羣中炸開,四朵蘑菇雲升騰,迸飛的鐵釘與鋼珠炸得敵人哇哇大叫!

小分隊沒急於分散進攻,擲彈手繼續投彈攻擊,照着敵營各處投擲,炸得西藏人雞飛狗上牆,慘叫着,喊叫着,混亂不堪。

這時,符天雷與兩個兵王迎上了對方的頭領,那一夥敵人吃過一枚炸彈攻擊,損失了一半人手,無復先前之勇。

兩個兵王一個持刀盾當坦克用,另一個持短柄馬刀爲輸出手,敵住敵人頭領。

那個頭領雖勇,兩兵王都是資深士官,作戰經驗豐富無比,頭領想要速勝但不可能。

倏地,兩兵王左右一分,現出了手託雙筒噴子的符天雷!

他當然不會傻到上前與敵人頭領硬P,而是用噴子對準那個頭領的碩大頭顱擊發。

頭領被兩兵王牽制住了,沒來得及避開或者用刀遮擋一下都好。

“轟”的一響,頭領照單全收,他的頭顱被打成了一個血葫蘆!

要說到他有夠悍勇,認準符天雷,不管不顧兩兵王在他身上劃出血道道,而是猛撲向符天雷。

符天雷沒退!

他把噴子丟在地上,右手撥出一枝火銃,然後以左小臂爲架,抓火銃的右手放在左小臂上,從容地扣動了板機。

一道火光噴射而出,正中敵人頭領的臉面。

打得好!

那個頭領踉蹌向前二步,再也堅持不住,跪在地上不動了。

符天雷又棄了火銃,撥出軍刀,疾步向前,高舉軍刀,向着敵頭領的脖頸處猛烈砍下!

刷,鮮血高濺,被山風一帶,淋了衝來的敵人一身,他們立即止住了腳步!

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27節急襲奧倫治城(一)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70節落子(五)第1022節 嗨咖啡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1517節 撤退(二)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321節 很多槍!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111節誘惑部族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20節殿上歡唔第2095節 酇伯爵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160 帝都之亂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17節刺殺第1699節 測試第92節揚名立萬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1966節 新明的蒙古師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243節 夜茶第1516節 撤退(一)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186節勝利之後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784節 集郵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1049節 戰土耳其人之英雄無敵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
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27節急襲奧倫治城(一)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70節落子(五)第1022節 嗨咖啡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1517節 撤退(二)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321節 很多槍!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111節誘惑部族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20節殿上歡唔第2095節 酇伯爵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160 帝都之亂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17節刺殺第1699節 測試第92節揚名立萬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1966節 新明的蒙古師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243節 夜茶第1516節 撤退(一)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186節勝利之後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784節 集郵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1049節 戰土耳其人之英雄無敵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