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好漢來投

除洋人之外,所有的人都大大地舒了一口氣,露出瞭如釋重負的表情。

沒有誰想與龐然大物也似的明國對上,明國佔地萬里,州縣無數,豈是隻得區區四鎮之地的東南府所能夠對抗的?!

一旦明國下定決心對付東南府,原來輸送人口的的各地宗族就向東南府的族人發出呼喚:回來!

不回來的清出族譜!

別小看這招大殺器,身爲穿越者的顏常武在此界之前是沒有一個親戚朋友的,都是便宜的,他可以不當一回事,可是其他人都很在意。

如果他們不在意,則顏常武就得在意他們的忠誠度了:“六親不認,連自己祖宗都可以不認的人,你能夠信任他嗎?”

大陸的物資、人口和金錢往來盡皆對東南府關閉了大門,無法做轉口貿易,在甘蔗成熟之前,東南府徹底地淪爲土裡刨食的鄉下地方!

做海盜打劫?

假裝成倭寇去攻擊大陸,洗掠地方?做了壞事就說我是“日本人?”

不,除非是萬不得已,顏常武不會走到這一地步,他會愛惜羽毛,保護自己的名聲,畢竟他所圖甚大。

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體制爲自己服務,披上明國的皮,把自己洗白成爲正統,正而八經地去收稅,而不是收保護費。

這是當帶頭大哥的最高形式!

……

顏常武繼續道:“我雖不反明國,但我也不是宋江,我就是我!”

“明白!”衆人一起點頭道。

宋江“盼招安”的經歷廣爲人知,各路好漢纔不會這麼傻呢。

要是信了朝廷,那自己被賣了死都不知道怎麼一個死法。

定了大戰略,就出臺政策方針。

“我想過之後,採取以下措施,大家看怎麼樣?”顏常武說道。

“一、立即成立北港造船廠,充分利用兩個船塢,擴大東南府的造船能力。”

大家認可,經過上一場的戰鬥,大家對於高雄艦(目前六艘)的作戰力感到滿意,這是一種良好的戰爭機器,它速度快、操作靈活,火力猛,能打能跑,對付大陸的硬帆船有很大的優勢。

可惜數量太少了!

因此所有人都同意同級再增建六艘,如此達到十八艘的總量,高雄船廠在盡力建造,再增加一個船廠有好處,高雄船廠主建戰艦,北港船廠負責建造其它中小型的船隻(以前高雄船廠什麼都建造),如此做到“術有專攻”,提高生產效率。

“二、成立技工學校,培養技工,主要進行修船、建船業務,再有我們的水泥生產、機炮的生產也可以兼顧!”

這就是有根據地的好處了,成立學校(學堂)表示上檔次,讓孩子們掌握知識,多一條出路。

通過軍校,大家也都知道了用書教學的好處,想來技工學校會很快成爲東南府騰飛的助力。

東南府現在教育體系以實用爲主,大規模的普及教育還得慢慢來。

“三、廣納人手,除了繼續招募農民和漁夫,還要招收更多的江湖好漢,做‘跨越式的發展’!”

顏常武的新名詞層出不窮,大家司空見慣,見怪不怪。

窮瘋的顏常武爲了應付即將到來的明國入侵而不惜一切代價了,決定廣開門路,來爲他作戰的肯接受束縛,那就納進軍隊序列裡,成爲正式軍人,不願意成爲軍隊中的一員,則作爲僱傭兵參戰。

換作以前,他有自知之明,想讓別人來投他一個毛頭小子,簡直是癡心妄想。

但他在廈門港前當着幾千官兵的面前斬殺許心素,正式地揚名立萬,江湖上都知道了有他這一號人物,他就成爲了能讓人納頭就拜的帶頭大哥!

打了許心素,固然暴露了自己的實力,也帶來了好處。

……

一旬之後,李英帶來了一個條好漢:施大瑄。

晉江人氏,字應敕,號達一,原與鄭芝龍有聯繫,亦與陳衷紀李英等相熟,顏常武殺了鄭芝龍,施大瑄有疑惑,沒有投靠而流落江湖爲海寇。

今顏常武大開方便之門,李英知道施大瑄有本事,遂去信相招。

顏常武看他的履歷,哦,他的二兒子施琅,現在才六歲。。。對於施大瑄,顏常武不識他,但施琅的名聲,可是在顏常武腦海裡的歷史上響亮無比,他原爲鄭成功舊將,有能耐而自傲,號稱“海霹靂”,可見其戰力水平之高。

與鄭成功關係不好,導致鄭成功要殺他,鄭成功既不仁也不怪施琅無義,施琅憤而投清,引清兵收復臺灣。

當然,將來施琅有否此事難說,但顏常武相信只要以國士待人,人必以國士回報!

顏常武收納施大瑄!

再有陳衷紀引進一人,乃甘輝也。

甘輝,明末清初海澄縣(今屬福建省龍海市)東園村下房人。父母早喪,家貧如洗。爲人重義任俠,好打抱不平,因此遭族長迫害,流浪於漳州、石碼、海澄等地,不敢久居鄉里。

在顏常武腦海裡的歷史上,甘輝的履歷很光鮮:

鄭成功在南澳起兵反清,招軍買馬;甘輝投入鄭軍帳中,以驍勇善戰馳名行伍間。鄭軍攻同安,甘輝出頭陣,即斬清守備王廷於馬下。守將祁光秋、廉郎及知縣張效齡乘夜潛逃。拂曉,居民開城門迎鄭軍。甘輝任親兵鎮。鄭成功率舟師攻叛將蘇利,戰不利,回師駐潮陽。此時清降將黃亮採乘機反噬,偷襲鄭軍行營,甘輝迎戰,斬亮採。八月,鄭軍轉戰漳浦,漳州總兵王邦俊帶兵救援,爲甘輝所阻不得進,漳浦守將計窮遂降。鄭軍攻取長泰,甘輝進兵北溪,破清守將王進及總督陳錦軍。甘輝以功升任中提督、後升任中軍督……

鄭成功大舉北伐,聲勢浩大。《臺灣通史》記載鄭軍有甲士17萬、習流5萬、習馬者5000名、鐵人(渾身披鐵甲)8000名、戈船8000艘,號80萬。初期進展順利,

甘輝向成功建議:“瓜(洲)、鎮(江)爲南北咽喉,但坐鎮此,斷瓜洲,則山東之師不下;據北固,則兩浙之路不通,南都可不勞而定矣。”成功不聽,率師徑攻南京,南京守將郎廷佐約期降,許之。甘輝復建議早攻,勿中敵人緩兵之計。成功又不聽。前鋒營餘新輕敵無備,縱兵捕魚,文恬武嬉,戒之如故。

清援軍大集。樑化鳳由儀鳳門穴城偷襲,餘新倉皇應戰,被擒,全營皆歿,形勢大變。清軍大隊抄出山後,直衝左先鋒楊宜營,楊敗走,鄭軍往援,山高不得上。清軍從山上往下逼,鄭軍勢蹙大敗,成功揮師撤退,爭舟而渡。甘輝斷後,且戰且退,至江,從騎僅剩30餘人。甘輝擊殺百數十人,馬力疲而絆倒,甘輝被俘。

甘輝與萬禮、餘新都被解至南京,清兩江總督郎廷佐與固山金礪會審。甘輝挺立不跪,萬禮、餘新皆跪,甘輝以足蹴之,說:“傻子,到這裡還想活命嗎?”甘輝大罵不屈,英勇就義。

……

現在的甘輝和施大瑄都還很年輕(其實整個東南府的“君臣”都是年輕的),顏常武知道他們在歷史上留名絕非僥倖,遂以禮相待,請他們先去軍校進修,待畢業後成爲軍官,就可以任用了。

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722節 和離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210節 兄弟倆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556節 彼伏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768節 無法下手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74節不用擔心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614節 看錯了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65節校場演練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23節刺客(一)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1852節 兩老賊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96節海洋貿易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49節過春節(二)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179節大海戰(一)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
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722節 和離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210節 兄弟倆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556節 彼伏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768節 無法下手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74節不用擔心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614節 看錯了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65節校場演練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23節刺客(一)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1852節 兩老賊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96節海洋貿易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49節過春節(二)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179節大海戰(一)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