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

情形正向壞的方面發展,城外敵騎沒有離開,繞城遊弋,顯然心存不軌。

過得一天,敵人來了增援,上千騎兵到達。

三天後,孟買守軍開始變得絕望了,對方步兵抵達!

這支步兵部隊人數不多,他們修建兵營,繞着孟買城築起長圍,清理城外的阻礙物。

事情的性質變了,對方不是想擄掠撈一把就走,而是想攻下孟買城!

孟買城現在沒有海軍,有艦艇逃脫,把信息送出去,但集結大軍來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很可能援軍到來時,孟買城已經失守了。

一星期後,城外大軍雲集,把孟買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代表了莫臥兒帝國皇帝親臨的金色大纛下,一位鬚髮俱白、穿着金色盔甲,顯得威風凜凜的老將軍騎着一匹泛出油光,神駿至極的黑馬,他是伊麻德·艾哈邁德,軍中宿將,也是桀驁不馴的各個部族軍最怕的人。

這位老將非同小可,是出身中亞的突厥勇士,與他同輩的將領們要不死了,要不給廢黜了,唯有他倖存下來,並且在阿富汗戰場上建功立業。

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自古以來就顯露了端倪,阿拉伯帝國沒啃下阿富汗,唐帝國也在阿富汗止步。

一定程度上,殺到阿富汗地區的莫臥兒帝國也可悲地陷進了墳場裡,他們根本搞不定那裡的部族,他們一代接一代地與莫臥兒帝國肝,莫臥兒帝國的皇帝一個接一個地與部族肝,想要征服他們,卻見不到勝利的前景。

或有人說阿富汗固然是個“墳場”,但也是個“磁鐵”,吸引着那些帝國投身其中,前仆後繼?!

帝國的性質是要擴張,對於莫臥兒帝國來說,他們發現向北是波斯,如果搞定波斯,就會與西面的同教兄弟國奧斯曼帝國接壤。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美好的願望而已,莫臥兒帝國皇帝再傻,也知道現在隔着個波斯,奧斯曼帝國那就是兄弟。如果沒個波斯,奧斯曼帝國就會露出他們的真面目,必向莫臥兒帝國進軍,吞併莫臥兒帝國!

向東,有富裕的東方大國,可惜,不可逾越的青藏高原象個忠實的衛兵,牢牢地捍衛了東方之珠的安寧。

青藏高原以南的陸地則是原始森林和河澤遍佈,任何一支軍隊都別指望能夠征服那片地區,那裡的民衆甚至不用與征服者打,過得一年半載,征服者如果沒有足夠的應對措施,統統死光光!

人們會遭遇到瘧疾、痢疾、黃疸病以及叢林消耗性疾病,或按照一般說法----怪病,你根本就查不出原因的病,反正分分鐘要人命。

嘿嘿,爲什麼華人能夠攻略同樣環境的東南亞,他們是幸運的,來的正是適應那裡環境的兩廣和閩省人,要是大陸北方人直接南下來肝,包他們有來無回!

待到東南亞的環境好轉,北方人接着來肝,纔不會無疾而終。

同樣地,華人沿印度洋一線展開,出動的先頭部隊同樣是兩廣之兵和閩省兵,還有部分的江浙兵,相比於其他省份的人那是得天獨厚的適應性。

莫臥兒帝國的擴張,向南,那些擅長跪下唱征服的三哥們是不會抵抗的,但莫臥兒帝國只是遙領印度次大陸,不實管。

佔領那個上億人的大糞坑,味道酸爽啊。

扯遠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能夠在阿富汗打仗,揚名立萬的將軍真是一流的統帥!

伊麻德·艾哈邁德指揮若定,爲帝國東征西討,堪稱是莫臥兒帝國的中流砥柱,他向在阿富汗戰場上鎮壓諸多不聽話的部族---以他之能,也只能維持不勝不敗的局面,可悲的是,一旦這位老將離位,莫臥兒帝國不知道何人能夠頂上。

華人佔領了印度南方的一些地盤,對此,莫臥兒帝國並不覺得有多大的冒犯,因爲華人提出了“繼承權”,即繼承先前戰敗紅毛番的地盤,莫臥兒帝國連紅毛番都不想惹,也就不理他們。

不惹紅毛番?

紅毛番自海上來,處於他能打你,你打不了他,勝之渺茫,不勝爲笑,惹他們作甚?!

但有的事情不能不管,奧斯曼帝國遭遇了華人進攻,聖地被奪!

奧斯曼帝國派出使節前往莫臥兒帝國的帝都德里,嚴詰那裡的君臣道:“你們放任神的土地被奪,你們還是神的子民嗎?”

這話太嚴重了,爲了懲罰那些膽敢冒犯天威的東方異教徒,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汗派出了伊麻德·艾哈邁德前去進攻孟買。

沙賈汗的見識水平是有的,他增加伊麻德·艾哈邁德的威儀,允他打半副皇帝的儀仗!

伊麻德·艾哈邁德不負所望,他不愧是名將,出手狠辣老練,他先集結軍隊,打着討伐阿富汗地區的名義,讓大家都以之爲真,東南國放在德里地區的探子們沒能及時發出警報,等發現不對時,通往孟買的道路交通已經被切斷,消息傳遞不出去。

然後他派出穆圖·卡利姆的精銳騎兵突襲孟買城,佔了先機後,再兵貴神速,十萬大軍一週內抵達了孟買城下。

僅這一手,就是大部分將領們望塵莫及的,要知道古代征戰忒夠麻煩,後勤補給固然不容易搞定,那些軍頭們更是麻煩,但是伊麻德·艾哈邁德的指揮下,一切不成問題。

軍頭們簇擁着伊麻德·艾哈邁德,先前的勝利讓他們對他充滿了信心。

通常,莫臥兒人的軍隊由四大部分組成:輕步兵+戰象+火槍炮兵+騎兵。

各軍種中,莫臥兒帝國騎兵佔據統治地位,食邑騎兵、封邑騎兵和御林軍騎士組成了莫臥兒軍隊的騎兵,前兩者是地方提供的部隊,即部族軍,後者則是用國庫供養的精銳戰士。他們多來源於中亞突厥戰士,構成了莫臥兒皇家騎兵的主力,伊麻德·艾哈邁德正是中亞突厥戰士的佼佼者。

他帶來了御林軍騎兵有一萬五千人,其中五千名是重騎兵,一萬名是輕騎兵,在他的調教下,不是銀樣臘槍頭而是一支鋼矛頭,無堅不摧,戰無不勝,以致於野心勃勃的部族首領穆圖·卡利姆唯有按捺住自己的野心,不敢不聽他的話。

火槍炮兵則方興未艾,自15世紀末歐洲火器傳入印度,大口徑的長管前鏜加農炮在印度戰場上的作用愈發重要。但大炮又是如此昂貴,製作炮身需要大量銅和鐵,爲使其能運輸到戰場又需炮架和充足的馱畜,最後還得爲大炮可以發射發揮它的作用則需要配置火藥和熟練炮手。

帝國惟一有能力設立大型軍工廠製作大炮,併爲大炮提供其他附屬物品和人員的只有皇室,莫臥兒皇帝設立了專門的機構來管理大炮的生產和運輸。

火槍兵則由城鎮或農村的定居居民中招募徵發而來。使用土耳其式的重型火繩槍和葡萄牙式的常規火繩槍的輕步兵通常被認爲是有效的,他們能比弓箭手提供更強大的火力。

莫臥兒象兵,戰象這一兵種的有效性爭議頗多,認爲戰象有效的支持者指出戰象具有破壞能力強、震懾能力強等優點,持否定意見的反對者認爲戰象毫無作用,指出戰象有維護成本高、容易受驚踐踏友軍制造混亂等缺點。

不論如何,擁有強力騎兵並曾擊敗過戰象的莫臥兒人仍然堅持發展出自己的戰象部隊,在莫臥兒帝國盛鼎時期皇室蓄養了一千多頭皇家大象,在平時用作大型表演、運輸重物等用途,戰時則投入戰場。

大軍圍城,但擁有三百頭的大象軍和上百門重炮還在往孟買的路上,伊麻德·艾哈邁德派心腹催促他們速來。

至於輕步兵?

遍地都是,就象野草一樣蓬勃生長的三哥們不就是最好的輕步兵,最好的炮灰麼?

伊麻德·艾哈邁德下令部將們,趕快收集三哥,越多越好,準備用他們的滾滾鮮血,打開天·堂之門!

三哥向前衝!

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541節 四帕夏失風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686節 過大洋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1768節 破堅城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719節 進藏難!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2199章 西洋人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363節 殺倭!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1577節 越南省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2165章 不被重用的蒸汽機車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344節 有炮了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768節 輪番上陣
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541節 四帕夏失風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686節 過大洋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1768節 破堅城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719節 進藏難!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2199章 西洋人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363節 殺倭!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1577節 越南省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2165章 不被重用的蒸汽機車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344節 有炮了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768節 輪番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