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

信紙相當的精美豪華,背後是金箔,金光燦爛一片,正面紙上寫的漢字清晰整齊,筆鋒有力,來自倭人,讓顏常武這個正統漢人爲之汗顏。

這封信也沒說什麼,一是問候,二是請顏常武到江戶一唔,共商大計!

落款是德川秀忠,蓋了他的印章。

大御所德川秀忠!

德川家康第三子,母親爲側室西鄉局(西鄉阿愛),幼名長鬆丸。因爲長兄鬆平信康早年因涉嫌內通武田信玄被織田信長勒令切腹,次兄結城秀康成爲結城家的養子,因而秀忠官位從一位太政大臣成爲德川家繼承人、是德川幕府的第二任將軍(1605年-1623年)。

1623年,秀忠把將軍位讓予長子德川家光,自己效法家康成爲“大御所“,仍居江戶城進行二元政治(等於德川家光是皇帝,他是太上皇,政權依舊在他手裡)。

那個送信的倭人長相俊美,朗聲道:“下官乃幕府‘老中’八代平泉,奉了大御所殿下的玉旨,懇請督軍殿下前往江戶,與大御所殿下會唔,共商大事!”

言訖,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中的官職不低,乃幕府常設的最高職務,直屬將軍負責輔助管轄的政務最高責任者,政務總理的幕府官員,共四名或五名,由食祿二萬五千石以上的世襲諸侯中指派。

所以倭人夠給面子的,事實上這位老中老兄正是幕府的顏面,長得漂亮,漢語說得順溜,還會洋文,相當於外交部長。

八代平泉稱呼顏常武爲“殿下”,與信中對顏常武的稱呼是一致的,表示了對顏常武的認可。

“八代老中,你遠來辛苦了,請先下去休息。”顏常武的嘴一呶道:“左右,好好招呼這位老中!”

他再看了一下書信,將它遞給了陳衷紀道:“讓人抄一份存檔,你拿原件當傳家寶吧!”

陳衷紀大喜道:“謝謝督軍!”

這就是歷史啊,若干年之後,就算子孫不肖敗了家,也可以拿去賣錢了。

所以說東南府還是草臺班子,哪有人這樣把人家正式公文私相售受的。

不過陳衷紀有點擔心地道:“如果那位大御所閣下知道我們這樣做,他會不會感到不高興呢?”

顏常武大笑道:“不會!”

“俺現在進攻薩摩藩,啪啪地打倭人臉,他還叫我是殿下,你拿他的信紙去擦屁股,他都不會不高興!”顏常武很瞭解倭人道:“你有實力他們就會尊重你,他們就是欠揍!”

“那你決定去江戶了?”陳衷紀問道。

“當然,這裡沒東西搶了!”顏常武的回答簡單粗暴。

果然是道理,於是,等到三天後,把搶來的人和物統統打包運走後,艦隊十二條軍艦(高雄一號經過搶修勉強開得動)和一條琉球國的船隻,只得十三條船開去江戶,有點寒酸。

其他的船隻,都運奴隸去了,本來琉球國來了三條船,結果被徵用了兩條去運奴隸,要不是得給琉球國相尚和的面子,連他的船都想徵用了!

您還別說,這次在薩摩藩,短短時間,俺們整整搶了一萬倭人!

倭人奴隸其實是個很好的人口來源,比起其他種族,他們更加地溫馴聽話,而且他們的小孩子,從小養起來,在華人的氛圍內長大,將來可以直接歸化,絕對對華人忠心,要是打回倭倭,他們都會是合格的帶路黨!

可惜這樣的機會太少了!

……

“江戶,我們來了!”顏常武在甲板上欣然地道。

其名稱來自於1457年築城江戶城。江戶城的建造,據說是由武藏國川越(現在的埼玉縣)的城主上杉定正奉京都足利幕府的命令,下令家臣太田道灌督辦完成的。在選擇地點的時候,太田一眼就看中了這一片雖是潮溼地帶,但四周被山和海所環繞的關東平原,於是就在這一帶建造了江戶城(“江戶”即“河口”之意,起源於隅田川流入當時稱爲“江戶灣”的東京灣)。之後歷史進入各地武將間連年征戰的戰國時期。

17世紀初,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取得關鍵性的勝利(戰勝了猴子家族),自此開始了以江戶城爲據點的江戶幕府統治時期,江戶也因此成爲一座政治城市。之後江戶城的人口越來越多,逐漸發展成爲當時的中心城市,現在差不多有上幾十萬人口。

江戶城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兩種不同的區域類型:一個是平民活動區域-“下町”,這裡聚集了許多商人、小販與手工藝師匠,他們主要從事隅田川的水上運輸、江戶港的物資集散以及各種商業活動。

另一個則是上流社會活動區域-“山之手”,包括大名的住宅區和旗本的住宅區在內,是江戶城內的政治中心。

江戶城政治、經濟的發展也造就了文化的興盛。平民文化的形成也象徵江戶城的文化發展進入全盛時期。

德川家族取得了倭國的統治權後,修文偃武,倭國由此進入了長期的和平。

其實,江戶幕府對於倭國是有大功的!

等到幕府還政給天皇,倭國走上了什麼的道路?

櫻花之路!

短時的燦爛,化爲長期的花泥,任人踐踏!

對外擴張,佔領朝鮮,進攻清國,最終在二戰時輸得乾乾淨淨,一直不能夠成爲正常國家(還有米國的駐軍),揹負原罪永世不得翻身,一有什麼出格的地方就被東方大國敲打,而西方大國則隔上一段時間就與倭國女性發生超友誼關係,倭倭敢說個不字?!

……

此時的顏常武,在江戶灣上用着鏡筒子往江戶城東瞄瞄,西看看,臉上露出令倭人毛骨怦然的笑容。

嘿嘿,江戶!

惹毛了勞資,就讓它成爲“江戶之花!”

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17節琉球之事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545節 HOLD住!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851節 下鄉第195節天才助我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699節 測試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人物、年代大事記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801節 制服皇子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1416節 推骨牌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697節 分錢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618節 過癮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1761節 黃金艙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306節 空調車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
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17節琉球之事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545節 HOLD住!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851節 下鄉第195節天才助我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699節 測試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人物、年代大事記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801節 制服皇子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1416節 推骨牌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697節 分錢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618節 過癮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1761節 黃金艙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306節 空調車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