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

往明軍後防線寧遠錦的韃靼人活躍起來,他們侵襲明人城市時特別有精神。

如果說打阻擊是吃泄藥---花費精力馬力和資源,那麼攻城就是吃補藥,得到金銀和補給,還有嬌嫩可口的小娘皮!

聽說明軍中有不少的女兵哦,嘿嘿!

愛鬆古經驗老到,先派了三百騎分成三個小隊,沿寧遠錦一線襲擾,他們在錦州城下吶喊,在寧遠城邊放箭,營造出韃靼人無處不在的錯覺,然後他率領七百騎,攻擊松山!

選擇松山是因爲松山位於主道邊沿,相對於寧遠錦的防守要鬆懈,而且松山曾經讓前明軍有過刻骨銘心的失敗:崇禎十四年,明蘚遼總督洪承疇率明八總兵,領精銳十三萬、馬四萬與黃臺吉在松山錦州地區大戰,敗陣,洪承疇逃入松山,城破被俘。

新明軍出關,松山重新歸入大明版圖,愛鬆古想再次攻破松山,他,屠城,殺光明人,讓明人再次在松山鎩羽,揚我大清威風!

計劃非常美好,不過趕不上趟,在韃靼人大搖大擺經過錦州里,大明錦州守軍五百騎兵,離城邀戰!

看到明軍才五百騎兵居然敢衝來,愛鬆古大怒!

以前韃靼人一騎破千,三百騎敢衝明軍上萬人大陣!如僞帝黃臺吉便在瀋陽一戰時,親率三千騎兵,衝入兩萬人的明朝援兵陣中,幾番衝殺,明軍大潰。

現在明軍才五百人,看那些明軍騎兵的騎術,趕馬連直線都跑不直的那種,竟然敢來挑多過他們的韃靼人騎兵,膽生毛?活得不耐煩了!

愛鬆古出離憤怒了,決心幹掉這股明軍騎兵再說。

“兒郎們,消滅明軍,我們再去松山吃晚飯!”愛鬆古如是說。

與他同行的副都統阿拉善同樣驕矜,對愛鬆古道:“大人,明軍膽敢小看我軍,大人就留二百騎兵給我,我來對付這支明軍騎兵!”

阿拉善屬鑲紅旗,體格粗壯如公牛,生性粗魯好戰,曾參加過鬆錦大戰,入關打過李自成,後因隱瞞繳獲財物被髮配回老家,反倒逃過一劫。

結果倒了過來,愛鬆古對於對付那支明軍騎兵更感興趣,他率五百騎兵留下來打明軍騎兵,而分了二百騎兵讓他去破松山!

據韃靼人的偵察,松山守軍一千人,分四門把守,一邊二百五,二百騎兵衝進城裡,打散他們不在話下。

阿拉善對此充滿信心。

愛鬆古也很有信心。

照他們看來,新明軍就是仗着軍陣開火器才這麼厲害,要是他們沒有了軍陣,不就是任韃靼人宰割了。

想法如何?

沒試過,現在決定試試!

於是阿拉善率軍疾行,往松山衝去,同時愛鬆古則衝去打明軍騎兵。

那阿拉善粗中有細,往松山前進時遇人盡數殺掉,避免走漏風聲。

他沒有在白天攻城,而是當晚休息,伏在松山城西的一片樹林裡。

第二天一大早,在松山城開門時,悍然殺入。

不得不說,出其不意,韃靼人打了松山城一個措手不及!

他們把披風一鬆,身着青色箭衣,再亮出剃青前額的滿人髮式,黑油油的辮子在奔跑時甩來甩去,揮刀亂砍,大呼“大清兵到!”

“韃子來了!”一句驚呼,滿城皆沸!

阿拉善期待着那些懦弱的百姓民衆爭相躲避,亂成一鍋粥的樣子,滿足他那變態的心理。

說來也真是奇怪,能征善戰如李自成的“大順軍”,殺人如麻如張獻忠的“大西軍”,即使是出生入死、血鬥衝殺無數的明軍勇兵武將,只要一聲“韃子來了”,個個亡魂皆冒,立時潰散,無有敢抗者。

筆者想象不出清兵有何威力致此震懾之效,難道是那種剃青的大辮子髮式使然?!

他們選擇了一個好時機,松山守軍今天集中城北大營會操,而他們從西門進城,西門接着是一條熱鬧的大街(其實古代城池裡熱鬧的大街沒幾條),那裡人們在賣早餐,準備賣菜什麼的,而早起的人們也不少,在吃早餐和買菜。

阿拉善興奮過頭,沒注意到那些明人民衆普遍壯實,還有很多人揹着火槍。

這些人,正是進入松山屯墾的關內百姓,他們到達松山後,分了田地,立即大幹起來,這邊整理田地,那邊官府出錢僱傭他們打工(出關的民衆不用服徭役)搞市政建設,人數少事情多,很是忙碌,加上晚上沒有娛樂睡得早,所以大家起得早。

他們聽到“大清兵到”時,先是愕然,隨即見到了韃靼人衝進城裡來,意識到這不是開玩笑!

各種聲響中,在路邊店鋪的民衆從店鋪裡取出火槍,而有槍的民衆則給火槍裝彈,沒槍的則往家裡跑,有的人則靈活地爬上房。

當阿拉善衝進松山城裡時,他和他的部隊陷入了巨大的麻煩中。

他們砍死了逃跑不及的明人,戰馬踩踏彈飛了一些倒黴的明人,但更多的是韃靼人吃上了槍子兒。

經過一家店鋪,從店裡噴出一道不小的火舌和發出巨大的聲響,那是一柄雙筒噴子,打中了一匹戰馬,可憐的牲畜狂嘶着,把主人甩到了側邊的牆上,巨大的衝力,讓那個韃靼人在牆上撞出了一個人形大洞!

塵埃四起,端的是聲勢驚人。

這是一個前所未見的混亂場面,韃靼人行進在街道上,而店鋪裡百姓則向外開火,房頂上也有百姓在向着韃靼人開火,還有小巷子裡也有百姓集合了向着韃靼人開火。

無所畏懼,血性暴起!

宣傳很到家,民衆知道不抵抗就是死亡,要是投降做漢奸的命運則更慘!

好吧,那就打吧。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殺一個夠本,殺二個有賺!

阿拉善震驚地發現到處響起了槍聲,是的,抵抗他們的正是民兵,讓他們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海洋裡!

舊事不須再提,指望喊一聲就能奪取一個城池的事情不再發生。

韃靼人處境尷尬,由於遇到抵抗,他們不敢下馬,就無法對店鋪裡、房頂上和小巷內的明人造成威脅,而他們在馬上,是很大的目標。

明人向他們開槍,投擲炸彈,打得他們人仰馬翻,後悔莫及。

“笛大大大大笛笛……”號角聲響起,城裡的駐軍出動了!

……

差不多在上午將盡時,愛鬆古的騎兵抵達了松山,看他們一臉晦氣的樣子,顯然在與錦州明軍騎兵交鋒時沒佔到什麼便宜。

更讓愛鬆古震驚的是城上掛在木籠子裡的一堆人頭,醜陋的豬尾巴辮子,正是往攻松山的先頭部隊。

沒有一個人迎接愛鬆古,他們全軍覆沒!

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872節 反轉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220節老熊失手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1761節 黃金艙第1404節 速下城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268節 路難行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828節 荷蘭艦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905節 想當初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27節急襲奧倫治城(一)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618節 過癮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462節 女射手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
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872節 反轉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220節老熊失手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1761節 黃金艙第1404節 速下城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268節 路難行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828節 荷蘭艦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905節 想當初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27節急襲奧倫治城(一)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618節 過癮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462節 女射手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