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節 吃得好

這是兩中華特色,顏常武執政後,有感於明朝黨爭激烈,互相拆臺,導致一事無成,他就實行了嚴格的領導核心制度,如一個軍的軍長,就是軍的領頭人,最高指揮官,所有的軍官都要聽他的話,就算有意見,在形成決議後,必須堅決執行!

當然軍長也不能一手遮天,他的權利限於國法與軍紀之內,任何軍人都可以對他的違法亂紀進行鬥爭,但不能違反他的合理命令。

不僅軍隊這樣,文官系統裡也是這樣,兩中華軍政有了充分的執行力,從此兩中華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這麼多年過去了,東南軍一直執行嚴格的領導核心制度,眼下亦不例外。

衆人表態完畢,就深入討論作戰方法,主要是炸彈開路,火槍洗地,遇敵必戰!

……

天亮時分,第五軍的軍營裡的官兵們正在進食早餐。

與往常不同,多了一分沉靜,少了一分的喧譁。

今天是第五軍的大日子,他們即將進攻伊斯肯得侖城,打完此仗之後,還有多少人能夠活着,是個未知數。

伊斯肯得侖城的城牆防護已經被破壞了,但包頭佬在城內廣設街壘,準備和我們巷戰哇。

巷戰是個新的挑戰,第五軍的官兵們以前有過這樣的訓練科目,可顯然包頭佬的戰場上絕非善地。

大家用力咀嚼,說不定就是最後一餐了!

說不害怕是假的,不過看着老總與長官、軍頭們淡定,士兵們也得淡定,每個人都吃飽點。

早餐很豐盛,僅稀飯就有白稀飯、瑤柱鹹肉菜乾粥和雜糧粥可供選擇,還配有小菜送粥;

士兵有皮蛋、鹹鴨蛋、雞蛋三個蛋任選一種蛋來吃,士官可以任選二種蛋來吃,軍官則是三個蛋都吃了也沒關係。

這命令很操蛋,也不知道是哪個上官決定的,士兵們不服地問:“吃三個蛋,軍官有三個胃嗎?”

結果挨同爲既得利益者的士官斥罵道:“人家肩上的花比你多,多了多少朵花,就能吃幾個蛋!”

嚇!

士兵們狠狠地吃着大個饅頭,沾着煉乳來吃。

不服氣也沒辦法,軍隊對軍官是待遇傾斜,好事都給軍官拿去了,不搞官兵一致。

不患寡而患不均,但當大家都好過時,不均也就可以忍受了,因爲吃包子是官兵一致,既然有這麼美味的包子進口,士兵們也就接受了。

除了饅頭,還有椰絲包、即包括了鹹肉、花菇、鴨蛋的大包包以及蝦米燒麥!

種類很多,顯示了東南軍強大的後勤供應能力。

至於阿三,他們的早餐是由許多麥粉包裹的印度煎餅、南瓜以及大碗的印度扁豆湯以及菜乾雜糧粥,亂七八糟的亂燉,軍官則有豆漿喝,算是優待。

印度煎餅做得很不錯,用的油好,麥香純正。

不僅量管夠,每人還可以打包兩塊餅帶走,打仗時瞅空來吃,絕對是爽。

因爲顏常武的一句話:“阿三軍隊的口糧,是要給人吃的!”

所以在他的面前,後勤軍官們不敢黑了心地剋扣阿三的口糧,要在印度次大陸的軍隊裡(包括中國駐印度駐軍),供應士兵的伙食包括了給牲畜吃的飼料,也沒什麼,阿三現在一億人,實質是一千萬人和九千萬的兩腳羊而已。

嗯嗯,中國人轄下的僕從軍中,就印度兵沒有一種單位:“士兵管理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有權監督伙食,提出建議,就印度兵沒有!

吃得是如此好,靠的是兩個字:海運!

如果走陸路,絕對不可能有這麼好的伙食。

瞧,海船的運輸量大,東南國的生產力強,海船多,運輸能力超強。

米、瑤柱、鹹肉、菜乾、雜糧都是乾貨、小菜放罈子,至於皮蛋、鹹鴨蛋、雞蛋運輸起來也不是件難事,有一定的保質期,不怕太快變質。

椰絲、花菇和蝦米、糯米都好攜帶啊,海船運輸不成問題。

豆子更不在話下,可做成扁豆湯和磨豆漿。

這麼多食材精心地湊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軍人們今天的早餐。

伙食好,大家開心,對於鼓舞士氣起到立竿見影的地步,大夥兒思想欣悅,想的是不就是打個仗嘛,把敵人殺光光了,回來再吃好的!

在他們進餐的時候,聽到劇烈的爆炸聲傳來,超級巨炮開火,接着的各種火炮次第打響。

今天準備進攻,昨夜大部分的炮都停了,讓火炮歇息一下,今天全數開火!

當官兵們歇息了一會,完成了進攻前的準備,就列隊出陣。

一萬人!

以五百人一個方陣的話,就有二十個,每面城牆有二十個方陣,全副武裝,望之令人心悸。

包頭佬知道大限到來,他們城牆上已經沒幾個人,全部龜縮回城,想的是巷戰扳回一局。

但可能嗎?

第五軍諸將,有黨守素、竇名望、馬寶三將分別從東南西三個方向進攻,而北面則留了一條通道,沒有進攻北面,這是圍三闕一,以此動搖守官的意志。

不過這條路不好走,在北面的遠處,安排了一個阿三師等着,要讓他們進行阻擋外逃敵軍,也是給他們見血。

另有部將盧光祖、李國英率二萬人作爲接應部隊,此兩將原爲明將,雖無獨當一面的大才,但作爲統兵將軍還是稱職的。

左夢庚率二萬人作爲預備隊,隨時準備投入戰鬥中。

“進攻!進攻!”

一個接一個方陣的部隊向前推進,黑壓壓的一片,頗爲嚇人。

炮彈在他們頭頂飛過,落入城中,作延伸射擊。

當他們進入距城三百米的時候,城內升起了一個接一個的物體,很快就讓大家知道是什麼。

用投石車發射的石頭、油壇!

呼嘯而來,落地了!

那石頭直接命中,很可能喪命,至不濟都令人受傷。

油壇的威力更是強大,落地就是一片火焰,內中的人自然不妥當了,得分出人手施救,其餘的人必須繞路,造成了一定的混亂。

包頭佬戰術不錯,一直沒有進行還擊,直到見到中國人人多時纔開火。

如果太早還擊,收穫不多,還暴露了自家的火力,

接着城頭處槍聲響起,煙霧升騰,此起彼伏,包頭佬使用線膛槍遠狙中國人!

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646節 豐收年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232節剿匪過程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2016節 大豬肉!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618節 過癮第1591節 好籤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656節 行途中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801節 制服皇子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93節喜與悲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2183章 直落(一)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71節落子(完)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5節初議事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273節 虜帝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
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646節 豐收年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232節剿匪過程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2016節 大豬肉!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618節 過癮第1591節 好籤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656節 行途中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801節 制服皇子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93節喜與悲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2183章 直落(一)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71節落子(完)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5節初議事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273節 虜帝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