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

船抵達天津,聽聞是欽差大臣、武英殿大學士、領尚方寶劍的西伯利亞總督楊天生楊大人以及禮部尚書阮大鋮一起到來,偕同與俄羅斯人談判的使節團,各路官老爺火速趕來迎接,請楊大人、阮大人赴宴,送上貴重的禮物!

然而楊天生全部“璧謝”,不收任何禮物,吃飯時只吃四菜一湯,不超過十個銀元一餐的標準!

他對衆官說道:“朝廷開始整頓吏治,推行密摺上奏,本官吃了你們一頓,受了你們的禮物,然後被你們背後告上一狀,纔不給你們機會呢!”

衆官慌忙詛咒發誓,說不會賣了楊大人。

楊天生冷笑道:“我們當官的官字上下兩把口,上口不認下口,下口不認上口,說過的話就當放屁,鬼才信你們,還要最笨的鬼才信你們,現在是堵胤錫當左都御吏,正等着誰送上門去給他宰,本官要保住身家性命啊!”

官員們心忖着:“你這個海賊說得一點都不錯啊!”表面都個個苦着臉,唉聲嘆氣!

阮大鋮也是心中暗歎,他想大賺一票的希望落空。

只要楊天生敢收,他阮大鋮絕對會對衆官大開方便之門,收到手軟,奈何楊天生不收分文,阮大鋮只好分文不收。

回朝之後,阮大鋮受到朝廷的表揚,說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把他豎立爲反腐倡廉的標兵,發給他錦旗和證書以資獎勵!

世人:“阮大鋮……”

這個在平行空間歷史上揹負深重罵名的小丑人物,在新朝居然有着不俗的名聲,倒是個異數。

所以,環境改變人確實不錯。

阮大鋮也算識事務,否則爛泥糊不上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怎麼都救他不得!

……

使節團在天津棄舟坐車,坐上了馬車或者騎馬,一行百人,往北京迤邐而去。

官道寬闊而平整,時而見到修路,路邊不時見到建新房,兩邊的莊稼茂密。

幾乎沒有空地,許多地方要不長草要不就是種樹。

可以看出地方官大力發展交通、建築、種田和環保!

經過各地城鎮,可見到街道上人來人往,民衆衣着良好,面色紅潤,各處貨物琳琅滿目,購銷兩旺。

“國家是一片興旺發達啊!”楊天生欣喜地道。

“成功有楊大人的一份功勞!”衆人奉承道。

楊天生當仁不讓!

這個海賊出身的大學士,精通業務,熟悉世情,做事心狠手辣,主持大明國家經濟,是個奇才!

在他的主導下,各地發展經濟蓬蓬勃勃,農工商三業齊步走,全國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提升經濟,非同小可!

以前他到各地視察是來去匆匆,今天他已經卸任了次輔位置,看法又有不同。

整個大明已經步入了一條發展的快車道,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自有他的一份功勞!

本來他喜形不露於色,但現在心態輕鬆,他懷着一種喜悅的心情,讓車隊人員也覺得陽光明媚!

他們快馬加鞭,經北京出古北口,到達烏蘭巴托,再到北海,中途不停地換馬,大家興致高漲,行進的速度很快。

在北海的新伊城那裡坐上快船,從安加拉河順流而下,速度還是很快。

路上沒有任何的阻礙,這一路前往,均飄揚着大明的日月旗,聽到着漢語。

從南到北,幾乎沒聽到什麼地方語言,只有在偏僻的道路上纔有可能聽到。

兩中華在顏常武的主導下,實行了粗暴的漢化,不會漢語的統統不得做官,不得入伍,這條政策影響非常大,加上兩中華掃盲的力度非常大,來學的夠一定學時發鹽、發糖、發米、髮油什麼的,通過考試的話獎勵更多,所以學漢語的民衆踊躍,一些新加入大明的地區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年輕一代嘴裡說的全是漢語!

他們經過了廣袤無邊的土地,似無邊無際,風光優美,似一幅不停舒展的畫卷,這是我們的土地!

看到這樣的情形,怎麼不讓大夥兒與榮有焉,也就春風得意馬蹄疾,有風扯盡帆加速。

於是,僅僅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在公元1657年10月初,趕在葉尼塞河開始上凍前到達了安加拉河與葉尼塞河交匯的河口城,大將李定國接着了楊天生一行。

李定國親自到碼頭迎接了楊天生,兩人親切地握手,非常高興!

他們都在不同的領域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彼此佩服對方,

“李天王!”楊天生說出李定國的稱號,這是顏常武下的定論,說孤得李定國、孫可望、艾能奇和劉文秀,如有護國四大天王。

從此,李定國就是護國四大天王之一。

這個稱號來自《封神演義》,即魔家四將,後來成爲東持國天王,北多聞天王,西增長天王,南廣目天王,《封神演義》成書在明朝,因屬於神話小說,因爲寫得好已經廣泛流傳,加上李定國、孫可望、艾能奇和劉文秀的功勳卓著,所以大家都認同了顏常武的講法,說他們是天王。

“楊大人好!”李定國親熱地搖了搖他的手道。

兩人是熟人,當年倭國動亂,顏常武帶了楊天生作爲幕僚長去平亂,帶去的將領正是四大天王。

自然他們這一出馬是手到擒來,順利平亂,楊天生也知曉了李定國能耐,這次他們一起搭檔,讓楊天生放下了大半的心!

作爲與外國人打慣交道的好手,楊天生很清楚白皮的特點,他們畏威不懷德,你對他們好,他們會得寸進尺,只有堅決與他們鬥爭,纔有可以取得談判成果。

談,楊天生有如簧之舌,一人挑十人不在話下。

打,有李定國這等大將坐鎮葉尼塞河前線,將給楊天生提供堅實的後盾。

李定國熱情地款待了來自帝都的客人們,還沒到飯點,那就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有一大筺的來自西伯利亞松樹林的松子,酸酸甜甜的亮紅色的漿果,形形色色的沒見過的乾果,還有一大樽的本地蜂蜜,沖水喝又香又甜!

中國人從來都很適應環境,到達西伯利亞不久,就已經開發得到了不少的收穫,這些東西由於運不出去,所以任吃。

到了吃飯的時候,西伯利亞的飛禽走獸成爲了席上的佳餚:紅燒老虎肉、燉熊掌、烤猄條、油炸飛龍,松雞烹野蘑菇、鮮魚湯……

哇噻,這頓飯吃得使節團的人個個熱血沸騰,下定決心,怎麼都要吞併西伯利亞,這裡的資源太豐富了,得給後代子孫們留着!

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164節 三年第1516節 撤退(一)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77節天命在我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306節 地域黑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1671節 打城牆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393節 你引爆了火山!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832節 發財了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40節揚旗稱霸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66節落子(一)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1191節 槍與甲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257節 下戰書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24節爾虞我詐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223節改造戰艦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2196章 登臺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9節初建軍(二)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760節 洪爵爺第1516節 撤退(一)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555節 此起
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164節 三年第1516節 撤退(一)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77節天命在我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306節 地域黑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1671節 打城牆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393節 你引爆了火山!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832節 發財了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40節揚旗稱霸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66節落子(一)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1191節 槍與甲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257節 下戰書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24節爾虞我詐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223節改造戰艦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2196章 登臺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9節初建軍(二)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760節 洪爵爺第1516節 撤退(一)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555節 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