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

援兵敗陣,轟隆的槍炮聲在城北響了一天後沉寂下來,讓城內的包頭佬空歡喜一場。

伊斯肯得侖城的主將阿卜杜勒·瓦希德看着城外如接天一般的敵營,又氣又急,召集諸將道:“外援失敗,城牆崩潰,異教徒的進攻就在眼前。”

“爾等若是放棄抵抗,必將遭遇異教徒毒害,將來身家性命不保,家破人亡,宗教被褻瀆!”阿卜杜勒·瓦希德恐嚇道。

衆人憤怒地道:“不!”

“好,就算他們摧毀了我們的城牆,但我們心中有城牆,必讓異教徒有來無回!”阿卜杜勒·瓦希德拍着胸膛鼓動道,他已經下定決心,一旦城破,則與敵人同歸於盡,把城內一切都給毀滅,絕不留給東方的異教徒。

守土有責,伊斯坦布爾要求各城、各地主將不得擅退,敢退者斬!

阿卜杜勒·瓦希德在城內極力鼓動軍民準備戰鬥,想用宗教狂熱激發軍民的無畏無懼心理,拼命抵抗,造成敵人的重大傷亡。

但他也很明白,敵強我弱,這城是守不住的,那麼城守不住的時候,他將把城給付於一炬,將城內的一切都給毀滅,絕不留給敵人。

與此同時,第五軍軍部也召集了高級軍官會議,因爲行在已經決定攻城,這個光榮的任務就交給了第五軍。

按軍制,東南軍的陸軍西方集團軍下轄八個軍,以一萬人作爲一個單位即是師,一個軍一般有多個師組成,一般是第幾軍加數字,比如第51師,就是軍長左夢庚親領的主力師。

如今的第五軍共有五個師的正兵,分爲51-55師,都是華人,分別由左夢庚、黨守素、竇名望、馬寶統領,另有一萬華人輔助兵和二萬阿三兵,合計八萬人,兵力並不少。

輔助兵雖說不入正兵行列,待遇也稍低,且軍官、士官有部分是老兵回爐,但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年輕人,活力十足,狀態並不差,實際上照樣勝過各國的老爺兵。

至於之前折損一半的阿三57師,已經補充完畢,齊裝滿員,再加多一個阿三58師,如此構成第五軍。

中國人逐漸喜歡使用阿三,沒辦法,阿三實在是太討人“喜歡”了,他們最大的長處在於聽從命令,逆來順受,生活在自己的虛幻精神世界中,只有升階級才能夠引發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

其餘的跟班比如中華八國小跟班,當中朝鮮人力弱,素質較差,怎麼說呢,就是他們學中華文化學得太到家,把自己給整廢了。

朝鮮什麼都跟着中國人學,大言不愧的說自己是“小中華”,還自稱是“東方君子之國”,他們一樣實行科舉制,推舉三綱五常,一如中國。

不過到了兩中華時期,科舉制度大改,由八股文佔優變成了科學領先,八股也變成了國學,之後兩中華大力進行大學建設,實行文官制,科舉嚴重變味,而在朝鮮、越南則科舉舊制還是根深蒂固---中國人恨不得他們不改,也不要求他們更改。

朝鮮學廢了,沒想到中華文化外表保守,實質風騷,只要遇到大問題,就會變革。

倭國人自卑,骨子裡有對大陸的深深嚮往,尤其對東南國更是心心念念,他們幾千萬人擠在一個僅三十七萬平方公里的小島國裡,而東南國人也是幾千萬人佔有了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凡是去了東南國打工的倭國人都在想着“要是這片土地是我們的多好啊!”

所以倭國人不能信任,中國人上層都很明白的。

至於安南、柬埔寨、老撾、暹羅和緬甸,則有叢林國家的小家子氣,國家越小,民風越彪悍、內鬥得厲害,不時要蹦躂一下,經常違反軍紀,讓中國人頭痛不已。

最後是琉球,人太少,不值一提。

阿三則不一樣,在所有的僕從軍中最爲聽話,且適應熱帶作戰,因此他們的人數最多。

帥帳內,軍長左夢庚主持會議,他年齡不大,性格敏捷便給,頗爲勇武有力,年近四十歲,功勞也不是很大,沒有什麼力挽狂瀾拿得出手的戰績,卻已經官拜上將,所有的人還服氣的,象黨守素、竇名望、馬寶三老賊也不敢不聽他的話。

沒辦法,人家官二代,有個好爸爸!

其父左良玉,因緣巧合下成爲東南軍早期建軍要人之一,將來百年之後可以加上“東南軍主要締造者之一”的榮譽稱號,這個稱號不得了。

左良玉從軍,地位擺在那裡,他現回了大明鎮守,其子左夢庚在東南國打拼,是顏常武軍校的頭幾批學員中一員,他忠於今上,是簡在帝心的人物,運氣很好,穩步上升,官拜上將。

不過,他雖爲上將,爵位倒不是很高,只爲男爵,如竇名望的爵位就高過他,已經成爲了子爵,但軍中最講的職務與軍銜,爵位是後方才論。

他穩坐中軍帳,從容淡定地給諸將分派任務,諸將諾諾連聲,給足他面子。

“此次作戰,蒙今上看得起,讓我們作爲先頭部隊,安排我們對伊斯肯得侖城圍城,現在又負責進攻這座城,是我們第五軍的光榮,也是我軍打城的第一戰,今上在看着我們,全軍也在看着我們,絕不能有失!”

左夢庚斬釘截鐵地道:“我們從四個方向同時進攻!火力開路,有進無退!”

他指出道:“既要順利奪城,又不能損失過大,如果一座已經被摧毀了城牆的城市我們還不能奪取,或者有了重大損失的話,那麼大夥兒自個兒向今上請罪吧!”

他說完之後,軍的作戰部部長張則樹對敵情作了介紹,重點是敵人在城市各處廣設街壘,明擺着要打巷戰!

巷戰?

古代巷戰是很少見的,城牆告破,守軍幾乎是喪膽失志,再不能作戰,多是投降了事。

如今包頭佬想打巷戰,其意不祥哪!

所以左夢庚要各個師長靠前指揮,絕不容許軍隊重大損失!

“打完這仗,我們要看指標,既講戰功,又論我軍損失情況,大家不可掉心輕心!”他嚴厲地道。

這是給老賊們下警告,因爲他們殺人如麻,爲達成功目的而不講人命,但在東南軍,這套是行不通的,東南軍爲將,既要成功,又要部隊傷亡少,方爲英雄!

“行,聽軍長的!”黨守素第一個表態道。

接下來高級軍官們逐個表態,堅持擁護軍部指示,保證完成任務!

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781節 回南京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333節 好看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306節 地域黑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第1087節 填溝壑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1719節 進藏難!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97節毛文龍掛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516節 撤退(一)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416節 你必能成就一番偉業!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1555節 此起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2016節 大豬肉!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
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781節 回南京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333節 好看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306節 地域黑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第1087節 填溝壑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1719節 進藏難!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97節毛文龍掛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516節 撤退(一)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416節 你必能成就一番偉業!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1555節 此起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2016節 大豬肉!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