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

“王爺,爲何不等蘇鬆兩敗俱傷後我等再出鄱陽湖也不遲啊!”朱老六的位置僅在高進和王友三之下,和周忠良面對而坐,當聽得袁奇準備出兵的時候,朱老六忍不住問了一句。

袁奇並沒先回答,反而看了看在座諸人,見衆人似乎也有這個意思,這才嘆了口氣。

“之前我部浙西不戰而敗其關鍵還在祝建才,如不是祝建才畏敵而逃,放開防務,我部也不會如此措手不及,從而落到如今下場。”話說到這,衆人臉上都有憤慨之色,祝建才這次把他們坑的不輕,就像袁奇說的那樣,如果不是祝建才一聲招呼就不打就先跑了,而且還把手中的地盤直接丟給了清軍,袁奇部怎麼會措手不及最終使出斷尾求生的這招?

假如當時祝建才能主動向袁奇靠攏,兩部攜手共御清軍,那麼浙西的最終戰局會如何恐怕也不是現在這個結果了。當然了,袁奇自己心裡也清楚,在之前高進和他細談過,如今清軍實力依舊強大,憑着他們的力量直接抗衡非常難,可不管怎麼說,祝建才這麼做完全是把袁奇部推向了火坑,如果不是袁奇當機立斷,那麼在坐這些人已成刀下之鬼了。

說到這,袁奇話鋒一轉,又道:“如今蘇鬆大戰,清軍主力已被江蘇戰局吸引,此時正是我等出鄱陽湖的大好機會。假如蘇鬆之戰塵埃落定,無論誰勝誰負,到那時候再鄱陽湖就爲時晚也……。”

聽到這句話,衆人頓時若有所思,袁奇說的沒錯,坐山觀虎鬥雖然好,可也要看情況。現在蘇鬆打成一片,寧波義軍的戰鬥力之強出乎袁奇等人意料之外,這場仗無論是誰贏對於他們出鄱陽湖都具有影響。

如果是清軍了贏了,那麼寧波義軍最終可能連老窩都守不住,到時候寧波義軍被剿滅,袁奇部那時再出鄱陽湖就爲時晚了。就和之前一樣,袁奇部必然成爲清軍滅之而後快的目標。

假如是寧波義軍贏了,那必然震動天下,弄不好整個江蘇和半個浙江都將落到寧波義軍手裡。此時,寧波義軍就將取代之前的袁奇成爲天下義軍共主,那麼袁奇又將做何選擇呢?難道低頭臣服麼?這對驕傲的袁奇來講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必須搶在蘇鬆之戰結果出來之前重整旗鼓,再打出自己的旗幟,以表示他袁奇才是這天下義軍的領頭人。

“王爺,此次出鄱陽湖我軍依舊回浙西麼?”想明白了這點,衆人對於袁奇的深謀遠慮表示佩服,而高進卻主動詢問道。

“不!”袁奇搖頭道:“再去浙西只不過走老路罷了,雖說我等當年浙江起義,經歷四明山、杭州、浙西三起三落,可古人有言,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如此清廷上下被蘇鬆之戰所吸引,正是我等直入中原的大好機會,鄱陽湖地域廣闊,四通八達,朱老六的水軍更是驍勇善戰,我等可直接從鄱陽湖北上,先入江奪九江要地,以此爲基近而拿下武昌之地,一旦武昌在手,我軍進可攻退可守,逐鹿中原只在旦夕之中。”

“王爺說的好!”周忠良當即拍手大讚道:“王爺如此謀劃可謂讓我等大開眼界,如真能拿武昌,再加上朱將軍的水師遏制長江水道,清狗到時候根本就拿我等毫無辦法。”

周忠良雖說是拍馬屁,可他的話卻沒說錯,武昌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可謂長江重鎮,又是連接南北的要地。拿下武昌意義重大,如果真能達到這步當然好,可是高進還是有些遲疑,畢竟武昌不是那麼好拿下的,江西雖然沒有提督,但作爲重鎮的武昌卻有清軍一個鎮綠營分別駐紮九江和武昌兩地,就算有朱老六的水師幫助也比較困難。要知道朱老六的所謂水師只不過是在鄱陽湖乾沒本錢買賣的水匪罷了,平日裡搞搞偷襲、幹翻幾條商船還馬馬虎虎,真打起來別說和由福建水師爲主題組建的寧波水師了,就連清軍的長江水師都比不上。

對於這,袁奇卻胸有成竹,這些日子躲在鄱陽湖他也不是什麼都沒做,一直在悄悄謀劃着。的確武昌難打,但他對於武昌是勢在必得,也只有拿下武昌袁奇的義軍纔有可進可退的資本,至於如何拿下武昌,袁奇暫時還不能說,到時候大家就知道了。

在蘇鬆戰場,朱怡成最終還是選擇了回軍的策略。他可不是在解放戰爭中百戰百勝的林大將軍,雖然這一年來朱怡成成長極快,甚至帶着寧波義軍從一羣殘兵敗將逐漸發展到如今的規模,甚至連敗清軍,但從整體來講朱怡成是佔了後世眼光和清軍被袁奇、祝建纔等義軍吸引住的機會趁勢而起的便宜。

無論是最初在寧波打敗施世驃的福建水師,還是現在在蘇鬆接連戰敗師懿德的江南提督本部,或者是同裡滅掉歐陽凱的蘇鬆鎮,這幾仗說白了一是對方輕敵,二來是朱怡成的情報準確,三來是寧波軍隊的火器裝備精良,再加上幾次作戰朱怡成都提前設好了圈套,一步步引誘清軍上鉤,然後最終以絕對優勢兵力打了清軍一個毫無防備,這纔有最後的勝利。

但從整體來講,朱怡成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斤量,再加上一直以來謹慎從事的心理,他並不敢太過冒險。一旦年羹堯趁自己主力在蘇鬆突然出兵寧波,而自己又回師救援不及的話,那麼其後果是無法想象的。

事實同樣如此,當朱怡成帶着本部人馬回師寧波,留董大山部繼續在蘇鬆同清軍周旋的時候,浙江巡撫年羹堯還真的出兵了。

作爲巡撫的年羹堯是文官,雖說巡撫自有撫標兵,這是歸屬於巡撫直屬的一支部隊,可從人數來講並不算多。因爲浙江自康熙四十七年來一直有義軍起義,甚至杭州還差一點兒被袁奇攻下,所以浙江巡撫的撫標規模相比其他省份要大些,但也只不過三千人不到而已。

如果僅僅是這三千人,任憑年羹堯的本事再大也無濟於事,靠着僅僅這些人馬就要拿下寧波,就算是陳慶之再生恐怕也不可能。不過年羹堯就是年羹堯,他是個膽大包天的人物,憑着康熙對他的信任再加上殷化行之前讓他整頓浙江地方的軍令暫時未收回的漏洞,年羹堯不知用了什麼辦法居然說動了衢州鎮總兵,再加上被佔了寧波後只能暫留杭州以東的定海鎮主力,兩鎮兵力再加撫標本部,足有二萬餘人。

年羹堯把這二萬人分爲二部,首尾呼應,左右並進,由杭州出軍先至紹興,隨後就在紹興駐紮了下來,派出各路探子不斷搜索紹興以東的義軍情況,而大軍在其後穩紮穩打,步步逼進,幾日後年羹堯部抵達餘姚以西地區。

已回到寧波的朱怡成聽完軍報,眉頭頓時緊鎖起來,這年羹堯行軍實在是太過小心謹慎,而且他派出的探子是四面八方從不遺漏,整支大軍如同烏龜殼一般沒有絲毫破綻,如果要想和之前那樣引誘清軍打伏擊幾乎沒有可能。

而且現在年羹堯的大軍已接近餘姚,一旦過了餘姚就是寧波了,這時候兩軍已將直接接觸。對此,朱怡成有些發愁,看來這一仗不好打啊!

餘姚城是寧波的勢力範圍,是無論如何都不能丟的,爲保證餘姚的安全朱怡成不僅加固了城牆,更在城頭擺了大炮,再有幾千精銳義軍駐紮城中。以餘姚的防務,頂住年羹堯大軍十天半月不會有什麼問題,正當朱怡成準備在餘姚先和年羹堯幹一下,然後再看變化確定戰術的時候,誰想到年羹堯居然在餘姚以西停下了腳步。

“年羹堯的部隊不見了?”當聽到餘姚守軍快馬回報的消息後,朱怡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麼叫不見了?之前不是說年羹堯的前軍馬上就要抵達餘姚了麼?怎麼才幾天時間這支大軍就不見了?難道他年羹堯是神仙不成?還能使出隱身術?

“回大都督,清狗的確不見了,黃將軍在餘姚嚴陣以待等了好幾日都不見清軍來攻,然後派兄弟出城轉了一圈居然發現之前清軍前軍駐紮的地方早就沒了人影,而且連蹤跡都查詢不到,誰都不知清狗去了哪裡。”

“黃將軍再派人搜尋了沒?”朱怡成急忙問道。

回報的軍官連忙點頭:“小的來之前黃將軍已派出兄弟四處搜尋了,但在餘姚四周都未發現清軍跡象,黃將軍說……說……。”

“說什麼?直說!”

“黃將軍猜測清軍恐怕是虛晃一槍,回杭州了……。”那軍官有些尷尬的回答道。

“回杭州?”朱怡成皺眉想了想搖了搖頭,這個可能性非常小,年羹堯耗費如此大的力氣好不容易組織了二萬大軍怎麼可能跑到半路上就回轉杭州?別人不知道年羹堯他朱怡成還不知道麼?這是一個非常不簡單的人物,絕對不可能做出這種無聊的事。

第四百二十九章 直逼北京第五百五十一章 趕鴨子上架第九百七十二章 提議緩和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拉清單第九百二十八章 後宮之主第一千五十八章 老陳出山第七百三十三章 周家的目的第五百一十一章 羅剎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銀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衝鋒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雲山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九百七十五章 巴爾加斯第一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土包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東平定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一千零三章 君問臣第九百七十四章 西班牙土包子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西天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口基礎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二百七十七章 衝陣第二百八十九章 千里來客第五百四十九章 未來第九百零四章 當年之仇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六百零六章 彈劾風雲第一千九十三章 羅成的發現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爲皇爺喜第七百四十四章 胖子小丘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老九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從新明到南海第九百四十二章 如芒刺背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八十八章 甬江第四百四十八章 三塊骨頭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六百章 增援第九百九十七章 帝王不需仁德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八百七十七章 人的命運第六百章 增援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不能急第八百一十四章 緊急求援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梁山先生第六百四十八章 兩合則利第二百一十章 恩怨勾銷第七百九十八章 意外的一仗第一百六十章 岌岌可危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國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戰艦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六百二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二百零一章 東海偷襲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擾人清夢第三百零三章 南陽朝會第九百一十章 老戲骨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木屋夜談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進遼東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羨慕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擇第八百八十一章 理想和現實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選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二百二十六章 鬧事(求票!)第一千七十四章 立場有異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梁山先生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路易改革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一千三十四章 上陣第六百四十八章 兩合則利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五十四章 居安思危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崩地裂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哥哥給你指條道第五十八章 陳天安第一千八十七章 混帳兒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矢口否認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婚姻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
第四百二十九章 直逼北京第五百五十一章 趕鴨子上架第九百七十二章 提議緩和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拉清單第九百二十八章 後宮之主第一千五十八章 老陳出山第七百三十三章 周家的目的第五百一十一章 羅剎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銀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衝鋒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雲山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九百七十五章 巴爾加斯第一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土包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東平定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一千零三章 君問臣第九百七十四章 西班牙土包子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西天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口基礎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二百七十七章 衝陣第二百八十九章 千里來客第五百四十九章 未來第九百零四章 當年之仇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六百零六章 彈劾風雲第一千九十三章 羅成的發現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爲皇爺喜第七百四十四章 胖子小丘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老九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從新明到南海第九百四十二章 如芒刺背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八十八章 甬江第四百四十八章 三塊骨頭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六百章 增援第九百九十七章 帝王不需仁德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八百七十七章 人的命運第六百章 增援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不能急第八百一十四章 緊急求援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梁山先生第六百四十八章 兩合則利第二百一十章 恩怨勾銷第七百九十八章 意外的一仗第一百六十章 岌岌可危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國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戰艦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六百二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二百零一章 東海偷襲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擾人清夢第三百零三章 南陽朝會第九百一十章 老戲骨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木屋夜談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進遼東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羨慕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擇第八百八十一章 理想和現實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選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二百二十六章 鬧事(求票!)第一千七十四章 立場有異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梁山先生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路易改革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一千三十四章 上陣第六百四十八章 兩合則利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五十四章 居安思危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崩地裂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哥哥給你指條道第五十八章 陳天安第一千八十七章 混帳兒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矢口否認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婚姻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