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七章 軍職

朱怡成不擔心張冉,並且放心使用他的原因很簡單,因爲現在的錦衣衛和前明的錦衣衛已有着極大不同。

前明時期,錦衣衛的權利極大,不僅可以直接不通過三司即可抓人,甚至還有自己的昭獄,可以說完全脫離了司法機構形成了一個無視法律的特殊部門。正因爲這個原因,使得錦衣衛和後來的東廠、西廠甚至曇花一現的內廠合稱爲廠衛,被人們談則生變。

而如今,朱怡成的大明和前明不同,一開始朱怡成對於太監的使用就異常嚴格,移都北京後,雖因爲種種考慮,皇宮內使用的太監數量比在南京時多了許多,但對於他們的控制卻是極嚴的。

現在的大明,太監只是皇帝在皇宮內的僕人,除去皇宮之內外,對於朝廷沒有了絲毫影響,更不用說前明時期皇帝以太監製衡文官的所謂司禮監,更擁有內相的權利了。

當然,有些事是無法徹底消除的,歷朝歷代使用太監固然有其原因,同樣也有着必須。在開國時期,太監作爲特殊羣體,其權利基本都會得到限制,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後世皇帝的各不相同,這個羣體也會逐漸出現改變。

這點朱怡成心裡非常清楚,也明白他不可能完全控制住這個羣體日後的變化,但對於他來講,如今唯一的手段就是以制度進行約束,儘量避免和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

在後世,許多人曾異想天開,說什麼以女官替代太監,又或者以正常人比如低級文官、侍衛甚至聘用方式的僕人來替代太監羣體。在之前,朱怡成或許會聽着覺得有些道理,但如今假如有人和他討論這個問題,恐怕朱怡成會頓時臉色一沉,認爲對方心有不軌了。

無論是女官又或者其他方式,都有着比太監更無法收拾的弊端。歷朝歷代的皇帝又不是傻子,難道他們會不明白這些道理?再看看西方國家,那些國家雖然不用太監,但要知道歐洲各國基本都是小國,國家的規模是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

再者,就算那樣,在西方各國的宮廷內那些骯髒的事還少麼?不要說那些國王繼承人的血統是否純正,而宮廷政變也時有發生,其造成的原因不就是因爲這些?

就算在後世,那邊領導身邊的所謂秘書、助理什麼,不一樣能借其勢胡作非爲?人性是最難控制的,也是最容易失去控制的,這點朱怡成以前只是一知半解,而當他處在這樣的地位時,對於這卻越發明白和領悟。

同太監一樣,錦衣衛這樣的機構同樣也是如此。錦衣衛是一把刀,一把鋒利而且好用的刀,但是一旦不慎,這把刀同樣也會傷害到主人。

所以,朱怡成和控制太監的權利一下,在重建錦衣衛時,更多的是用把錦衣衛這個機構當成制衡的手段和工具。無論是那種社會制度,又或者是那一個國家,在表面的光亮背後,同樣有着黑暗的存在。

就像是太極陰陽,有陽必然有陰,僅有一面就會出大事。前明滅亡的前車之鑑是一個深刻的教訓,這點朱怡成非常清楚,也不會爲了僅僅一些虛名就自搏手腳,從而把權利交給任何人或者階級。

說白了,錦衣衛不僅僅只是情報機構,更是朱怡成用來控制平衡的殺手鐗。從這點來講,錦衣衛比通事處更爲重要,因爲通事處雖然和錦衣衛的智能類似,甚至是從錦衣衛分出來的獨立機構,但是通事處僅僅只是一個對外的情報機構,負責的是大明之外的情報和其他職能,而錦衣衛卻是對內,以保證皇權的穩固。

再加上在重建錦衣衛時,朱怡成就對錦衣衛進行了限制,取消了錦衣衛不經三司就可以逮捕犯人,並且擁有昭獄的權利。但朱怡成卻又沒有把這些權利全部取消,並且轉移至三司,手中的刀子是絕對不能交出去的,這點朱怡成很清醒,他這麼做只是給天下人一個明面上的交代,並且以此來敲打一下錦衣衛。

至於最終的權利,還不是朱怡成說了算?作爲皇帝,他說錦衣衛有這個權就有這個權,說沒有也就沒有,至於朝廷的那些部門,比如三司什麼的,對於他來講僅僅也是工具罷了。

不過朱怡成心裡同樣清楚,有些事也不能太過,隨着大明的不斷髮展,許多方面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皇帝的權利也不是真正至高無上的,隨着各個階級的興起,等到一定程度和時間必然會影響到皇權。

這是歷史的必然性,朱怡成無法阻擋。正如有些小說中寫的那樣,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凡是企圖要擋住它的人無論是誰必將碾得粉身碎骨。

這些日子,朱怡成一直在考慮如何重組錦衣衛和通事處,以法律的層面確保這兩個機構的特殊性,以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

通事處還好些,相比錦衣衛,通事處是對外機構,在內部不怎麼顯眼,而且通事處負責的基本都是情報方面,對於朝廷各部的影響比較小。可是錦衣衛不同,要改組錦衣衛,朱怡成有許多方面的考慮,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既要確保其獨立性,又要在不影響朝政的情況下,再加上其職能的掌控等等。

在之前,朱怡成就曾經和張冉談過此事,並要求張冉根據他的要求寫一份東西出來,以作爲改組錦衣衛的參考。而張冉對此也極爲上心,現在朱怡成手裡的這份東西就是張冉費盡心血弄出來,裡面洋洋灑灑寫了不少,從某些方面來看張冉是用了心的,寫出來的東西有可取之處,但許多地方卻因爲他的侷限性又或者張冉的身份和地位所至,卻沒有達到朱怡成預想的程度,這讓朱怡成稍有失望。

“寫這份東西你恐怕絞盡腦汁了吧?”朱怡成把手裡的東西放到一旁說道。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微臣只是盡力而已,微臣之纔不及皇爺萬分之一,只能按着皇爺的意思去做,如皇爺覺得不妥的話,微臣再找人細細商議修改……。”深知朱怡成脾氣的張冉連忙誠惶誠恐回道,不等他說完,朱怡成擺了擺手。

“你能寫出這些來已是不容易了,再說你作爲錦衣衛都指揮使,朕也明白你的顧慮。”

“皇爺……。”張冉心中一緊,正要解釋,但見朱怡成掃向自己的目光,連忙又把到嘴邊的話給嚥了回去。

“這事等之後再議。”朱怡成淡淡說道,正當張冉心中忐忑不安,以爲朱怡成是對於他不滿的時候,朱怡成後一句話令張冉又驚又喜。

“五軍都督府改制之事你是知道的,朕思來想去,覺得讓你去中軍都督府掛一個右都督之職比較妥當,錦衣衛這邊你繼續管着,再兼右都督之職,至於軍職嘛,按照你在朝中的品級給箇中將吧,你看如何?”

張冉神色驚喜莫名,他怎麼都沒想到朱怡成會突然給他兼中軍都督府右都督之職。

雖然現在的中軍都督府和之前不同,如今只是統管京營或者說中央衛戎部隊總司令部,但要知道這可是真正的軍職。

錦衣衛的職權雖大,可作爲都指揮使的張冉其實在朝廷中的品級並不高,就算現在他已是三等侯爵位,但是爵位是爵位,官銜是官銜,兩者不可相提並論。

而且因爲錦衣衛的特殊性,張冉現在在朝廷裡的地位是比較尷尬的,可一旦掛上正式軍職後就大不相同了。雖說中將的軍銜相對低些,可卻在軍中依舊屬於高級將領的層次,再加上授了軍銜,並令右都督之職後,張冉等於就有權利同軍方直接掛上關係,這對於他來講是莫大的好事。

“微臣謝皇爺……。”當即,張冉起身。

“坐吧。”朱怡成不置可否地笑笑:“給你一個軍職,也是爲了後續錦衣衛心事的便利。一直以來,軍中都有錦衣衛的人辦差,雖然從目前來看,錦衣衛和軍方之間的合作尚可,但所謂名不正言不順,長此下去也不是件事。所以啊,朕思來想去,該給的東西還是得給,這樣你們辦差也方便些。”

說到這,朱怡成神色一變,又嚴厲道:“但你要明白,這軍職雖然給了,可有些事怎麼做,心裡需有桿秤,錦衣衛這些年你管的不錯,朕對你是放心的,可時間長了,這人心總會變,朕可不希望看到有朝一日讓朕爲難的事出現,假如真到了那一日,朕可不會手軟!”

“微臣明白,微臣會定下規矩讓皇爺過目,只要有微臣一日,錦衣衛就是皇爺的耳目,那怕微臣離開錦衣衛,這規矩也會延續下去。”張冉背後冒出冷汗,當即斬釘截鐵道。

看着張冉有些發白的臉,朱怡成滿意地點點頭,隨後就讓張冉暫且退下。

等張冉走後,朱怡成起身在殿中走了幾圈,隨後喊來小江子,換了一身衣服直接就出了宮,朝着皇城外而去。

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仇得報第六百二十八章 邯鄲第一百一十章 喜洋洋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一千九十三章 羅成的發現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七百零九章 發狂的建興第四百七十三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二十一章 遷民第七百七十六章 南京密約第七百零五章 上位者的煩惱第一千五十章 定策第三百零七章 大清藥丸?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一百五十八章 失地(求票!)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高原第二十一章 鉅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州之戰2第四百六十五章 制火器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八百六十六章 兩虎初會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倉大案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七十二章 加派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吃肉喝湯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九百二十四章 各持己見第二百五十章 選妃(求票!)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三百一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守愚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煞費苦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五百零五章 自立?第三百章 流血的臂膀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亂臣賊子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一千三十二章 驚變北來第五百四十八章 冊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矢口否認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禮物第七百五十四章 增援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其徐如林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川受阻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意圖第八十一章 資本的猶豫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船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一百六十二章 希望越大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恩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做主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三百三十章 大道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逢場作戲第三百八十九章 封官第八百九十九章 殺氣騰騰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衙門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死志第一千零四章 萬里更替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光陰第八百五十章 朝奸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新式戰艦第八百八十三章 四平八穩第九百六十二章 心情複雜的鄂爾泰第九百七十四章 西班牙土包子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零二章 放餌(求票)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停戰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守愚
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仇得報第六百二十八章 邯鄲第一百一十章 喜洋洋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一千九十三章 羅成的發現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七百零九章 發狂的建興第四百七十三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二十一章 遷民第七百七十六章 南京密約第七百零五章 上位者的煩惱第一千五十章 定策第三百零七章 大清藥丸?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一百五十八章 失地(求票!)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高原第二十一章 鉅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州之戰2第四百六十五章 制火器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八百六十六章 兩虎初會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倉大案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七十二章 加派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吃肉喝湯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九百二十四章 各持己見第二百五十章 選妃(求票!)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三百一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守愚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煞費苦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五百零五章 自立?第三百章 流血的臂膀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亂臣賊子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一千三十二章 驚變北來第五百四十八章 冊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矢口否認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禮物第七百五十四章 增援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其徐如林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川受阻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意圖第八十一章 資本的猶豫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船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一百六十二章 希望越大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恩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做主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三百三十章 大道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逢場作戲第三百八十九章 封官第八百九十九章 殺氣騰騰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衙門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死志第一千零四章 萬里更替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光陰第八百五十章 朝奸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新式戰艦第八百八十三章 四平八穩第九百六十二章 心情複雜的鄂爾泰第九百七十四章 西班牙土包子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零二章 放餌(求票)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停戰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守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