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風波

淮安是蘇北重城,從建城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淮安知府文棟正在府衙後院,相比其餘州府,淮安府衙不僅佔地面積廣闊,其建築也異常氣派。

比起江寧、杭州這些大城,淮安府似乎不怎麼起眼,可實際上淮安府在康熙四十七年之前一直都是肥得流油的差事。其餘的不說,僅說挨着淮安府衙不遠的總督漕運衙門就能知道了,再加上淮安府還是清廷囤糧重地,在歷史上李毓昌案的審理就在淮安,後世還根據這個故事拍攝了《天下糧倉》一劇。

“大人,東西拿到了。”文棟的師爺周士興懷裡揣着個木盒進了後院,轉身先把院門關上,隨後對已等了些時間的文棟說道。

“進去再說。”文棟雖然有些心急,但神色卻顯得很是平常,招呼着周士興進了書房,等再關上書房門後,他這才接過周士興帶來的那隻木盒。

打開木盒,裡面是厚厚的一疊紙,當然這不是一疊普通的紙,這些紙無論是紙張的大小和做工都和普通紙不同,上面還印着繁瑣的花紋和數字,另外在紙上還蓋有特殊的印章,相比錢莊的銀票更爲精細。

“面額一千元的共五十張,面額五百元的共二百張,合計十五萬元。”周士興輕聲說道,同時下意識地嚥了下口水,這個不起眼的木盒子裡裝的是大明剛剛發行的債券,總計十五萬元,是文棟讓周士興通過關係購到的。

文棟拿起幾張債券細細看着,邊看邊微微點頭,隨後又仔細清點了一下數額,數額沒錯,正是周士興所說的數字。確認完畢後,文棟起身走到一旁,從腰間取下一串鑰匙,把這木盒連同價值十五萬元的債券小心翼翼地放進了櫃中。

等鎖上櫃子,文棟這才說道:“辛苦你了,搞這些不容易吧?”

“給大人辦事這本就是我應該做的,談不上辛苦,不過搞這些的確不容易,如不是同鄉幫忙還真是難弄。”

文棟點點頭,周士興說的倒也不錯,這筆債券價值十五萬元,摺合白銀在十二萬兩左右,但實際上購入這筆債券文棟花了足足十四萬兩白銀,一進一出就差了二萬多兩的虧。

再加上大明發售債券在包銷中是有折扣的,如果把折扣算上文棟付出的代價就更大了。說起來,這幾乎是一筆虧本生意,周士興也是託了人好不容易纔打通的路子,這才花大代價搞來的。

“你再和你同鄉聯繫一下,看看能不能想辦法再購一些。”文棟說道。

周士興一愣,隨後說道:“這個應該問題不大,不過需要些時間,大人您也清楚,這債券從南邊過來不是那麼容易的,再加上銀兩的交接更得小心在意,此外,不知大人需要購多少?”

文棟伸出一根手指,周士興明白道:“十萬兩?小人知道了……。”

“不!一百萬兩!”

當文棟開口說出他要的數字時,周士興頓時嚇了一跳,滿面都是驚愕的表情。

“大……大人,我沒聽錯吧?一百萬兩?”

“沒錯!正是一百萬兩!”

周士興怎麼都沒想到文棟居然要這麼多,而且一下子拿出如此鉅額的銀兩,這簡直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作爲文棟的師爺,他對於文棟的收入應該知曉一二的,淮安府是個肥差,常言說得好,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句話其實最初說的就是淮安府,文棟在淮安任知府已有三年多了,他之前能拿出十四萬白銀購入十五萬元的債券不足爲奇,但要一下子拿出一百萬兩這簡直太離譜了。

“這筆款子不是本官一人的,本官也是替人購入,至於是誰你就不必多問了。”

聽到文棟如此說,周士興這才明白過來,他也不敢多問,連忙點頭,但同時又臉露難色道:“大人,這數額實在是太大了,恐怕難以入手呀。”

“能購多少就先購多少吧。”

“這可以是可以,但是大人,這其中差額巨大,如按這個數額購入的話,得多折不少銀子啊!依學生看來,還是覺得用其他方法好些……。”

不等周士興把話說完,文棟就開口打斷道:“這個……你不懂,本官之所以這樣做自然有本官的深意,有些事知道的越少越好,你只需按着本官的意思去辦即可。”

聽到文棟這麼一說,周士興心中頓時反應過來,馬上就閉上了口。

等周士興走後,文棟這才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同時細細想了想,緊接着站起身來把剛纔的鑰匙取出,打開櫃門,把裡面的盒子拿了出來,轉身離開了書房。

把裝着債券的木盒在自己的臥室中藏好後,文棟這才徹底放心,之所以購入這些債券,文棟完全是爲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如今局勢大變,大清國力衰退,而南邊的大明又蒸蒸日上,不僅是朝中,就連地方也極爲不穩。

作爲淮安知府,文棟也算是中層官員,所知曉的事遠比普通官員更多。何況,淮安地理位置重要,離長江也不算遠,再加上大運河通過淮安,連通南北,文棟的消息更比其他州府靈通許多。

大明拿下廣東後,已基本佔了江南半壁,而今大明又在整兵,明擺着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江北。

一旦明軍渡江北擊,除了已佔據的安慶之外,首當其衝的就是揚州。文棟非常清楚,以江北清軍實力想保揚州是異常困難的,一旦揚州被下,那麼接下來就是淮安了。

所以,文棟必須要提前做些準備,如果在三年前,文棟是根本不會有這個念頭,身爲大清臣子,爲大清死忠是理所當然的。可隨着局勢的變化,如今許多大清官員的心態也起了微妙的改變,文棟就是其中一員,這一方面是因爲大明日漸強盛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這兩年裡康熙對漢臣的不信任所導致的。

尤其是今年,地方上的漢臣任期到後,朝廷並沒有按照以往的慣例進行升遷或者調配,而是很明顯消減了漢臣作爲地方主官的比例,取而代之的是大批滿人。

能做官的人都不是傻瓜,尤其是像文棟這種進士出身的官員。另外,就在不久前,山東布政使趙弘燮突然被下旨調至京城,出任刑部右侍郎,從品級來看是一樣的,可實際上趙弘燮從地方大員直接變成了一個在京侍郎,這其中的奧妙如何看不出來?

要知道趙弘燮此人在山東的官聲極好,威望極高,如按朝廷正常升遷的話,不是轉任一地巡撫就是入京爲尚書,或者直接去都察院任都御使之職。可現在居然只是給了區區一個刑部右侍郎的職務,明擺着就是把趙弘燮找了個閒差掛了起來,而接替趙弘燮位置的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滿人。

由此可見,康熙如今對漢臣的防備甚嚴,這種現狀不能不讓文棟感到心寒。孟子有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所謂的滿清一家,原來只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文棟不是讀死書的人,更不是不懂得變通的人。如果文棟僅僅只是一個書呆子的話,他也不會在淮安府任上呆了這麼多時日了,更不會一下子拿出如此鉅額的銀子來。

思來想去,文棟還是決定爲自己早尋一條退路,但要以他的地位和所處的位置找一條退路不是那麼容易的。恰好,當大明發行債券的消息傳來後,文棟馬上就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趁此機會私下購入大明債券,以此來爲自己打通退路。

一來,文棟在任上撈的銀子不少,但這些銀子要帶走或者轉移不是那麼容易的,銀兩目標太大,帶起來不便,但換成債券就便利得多了。不過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存在錢莊裡換成銀票,這樣也可以起到類似的效果,可這樣做的話,錢莊的保密性遠不如大明債券來的好,要知道大明的債券可是不記名的,拿着債券就能隨時隨地去大明的皇家銀行進行兌換或者轉讓,這點比起普通銀票要強得不少。

再則,購入大明債券,文棟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婉轉的表示他對於大明的親近和投靠,在必要的時候這就是一條退路。實際上,文棟瞭解到,大明債券發售後,在江北和他存着同樣心思的人不少,許多漢臣,甚至有些低級的滿人官員也在偷偷地購入這些債券,他們一樣打着差不多的算盤。

而他同周士興要求的再購一百萬兩債券,這筆鉅額的款項中其中自己的部分只佔少數,也就十萬兩左右,更多的都是一些可靠的同窗和同鄉私下募集委託他代購的,另外還有一個人,在其中佔了很大部分,這人的身份說出來恐怕誰都不信,因爲這人不僅是滿人,而且是滿人中的高官大員,他就是如今漕運總督赫壽。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梁山先生第六百零五章 殺孽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和地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亂語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四十章 抱大腿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六百二十章 出賣利益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盜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五百六十三章 被動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聖人?第一千五十四章 來了又走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惜第三十三章 虎視第三百零二章 代價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哥哥給你指條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以強擊弱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雲山第一百七十六章 穩固(繼續求票!)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用心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七百五十六章 前夜第三百五十五章 亭閣召見(求票!)第一千六十五章 甩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俄羅斯公使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九百五十章 借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騎兵南下第一千五十三章 東至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做文章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大意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出宮第一百零九章 大火第四百四十九章 拒絕第三百零九章 驚弓之鳥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五百四十章 軍團第八百八十三章 四平八穩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終生無望第五百八十六章 鮮花和血淚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八百三十六章 官邸第九百五十章 借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一次清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降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四十七章 夜戰陳家鎮第三十一章 對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二百三十章 亂上加亂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二百九十八章 工業革命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老客戶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百五十八章 失地(求票!)第二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和十二爺第二十章 走風第二百九十六章 提督四夷通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遷都?第七百三十九章 島鏈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五百一十七章 密謀第七百零七章 父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借花獻佛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八百四十五章 理念之別第六百七十七章 考覈第九百五十二章 突破關中第五百零五章 自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琪琪格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讓城?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三百二十七章 明算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一千八十九章 人生豪邁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四百一十四章 穆忠明第二百八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四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尊嚴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梁山先生第六百零五章 殺孽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和地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亂語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四十章 抱大腿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六百二十章 出賣利益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盜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五百六十三章 被動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聖人?第一千五十四章 來了又走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惜第三十三章 虎視第三百零二章 代價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哥哥給你指條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以強擊弱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雲山第一百七十六章 穩固(繼續求票!)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用心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七百五十六章 前夜第三百五十五章 亭閣召見(求票!)第一千六十五章 甩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俄羅斯公使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九百五十章 借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騎兵南下第一千五十三章 東至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做文章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大意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出宮第一百零九章 大火第四百四十九章 拒絕第三百零九章 驚弓之鳥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五百四十章 軍團第八百八十三章 四平八穩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終生無望第五百八十六章 鮮花和血淚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八百三十六章 官邸第九百五十章 借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一次清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降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四十七章 夜戰陳家鎮第三十一章 對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二百三十章 亂上加亂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二百九十八章 工業革命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老客戶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百五十八章 失地(求票!)第二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和十二爺第二十章 走風第二百九十六章 提督四夷通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遷都?第七百三十九章 島鏈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五百一十七章 密謀第七百零七章 父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借花獻佛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八百四十五章 理念之別第六百七十七章 考覈第九百五十二章 突破關中第五百零五章 自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琪琪格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讓城?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三百二十七章 明算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一千八十九章 人生豪邁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四百一十四章 穆忠明第二百八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四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