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兩地總督

“過了年,董大山就要回來了。”朱怡成悠悠說道:“緬甸和印度這麼一鬧,南海就能太平幾年。”

“蔣卿覺得董大山回本土後,呂宋那邊何人接替總督合適?”朱怡成轉而對蔣瑾問道。

蔣瑾微微一愣,董大山回本土一時之前就是定下來的,作爲前軍機大臣,開國公,董大山去呂宋任職主要是因爲這兩年西方諸國對大明的舉動,爲了安定南海坐鎮呂宋。

正是因爲董大山在呂宋的坐鎮,南海這幾年雖說有些風波,但整體還算太平,這一晃就是幾年過去了,隨着緬甸和印度的棋子發揮作用,董大山也是回來的時候了。

等過完年,蔣瑾的軍機大臣任期也到了,接下來他就要從軍機處退出,不再擔任軍機大臣。

廖煥之在離京之前曾和蔣瑾聊過此事,蔣瑾退出軍機處後自己是有想法的,其中去呂宋任職是他的一個選擇,而且對於此事蔣瑾試探地詢問過朱怡成,但朱怡成卻一直沒給蔣瑾明確回覆。

今天朱怡成突然提起了呂宋總督的人選,這話一出蔣瑾心裡就明白自己去呂宋這件是恐怕泡湯了,要不然朱怡成也不會這樣問。

無法去呂宋,蔣瑾心裡未免有些失落,不過他很快心情又平靜了下來,靜靜思索了下。

對於呂宋總督的人選,蔣瑾在之前也有過考慮,當即說道:“回皇爺,臣以爲前馬尼拉知府,現國稅司李衛較爲合適。”

朱怡成聽到蔣瑾提起李衛,嘴角露出了笑容。李衛眼下依舊是國稅司司長,但官職已升至了戶部侍郎,這些年李衛在國稅司乾的着實不錯,不僅按照朱怡成的意圖組建了國稅網絡,更打造了一直強力的稅務警察部隊。

這幾年裡,大明的稅收節節上升,財政收入已經達到了令人無法想象的數字。

去年財政收入第一次突破了十億元,要知道在大明剛復國初期多少?永業十年的時候,全國財政收入也不過二億五千萬,現在直接翻了四番都不止。

這個財政收入還不包括海外的收入,隨着時間的推移,大明財政收入將繼續不斷上升,按照國稅司的報告顯示,用不了幾年財政收入恐怕會再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李衛是一個能臣,這點已從他的政績證實,再加上李衛原本就在呂宋呆過,對於呂宋極其熟悉,再加上其能力、官職品級都是最爲合適的人選。

“那就讓李衛去吧,在呂宋歷練幾年再讓他回京也好。”朱怡成點頭道,蔣瑾微笑着表示同意。

李衛這次外放呂宋和之前擔任馬尼拉知府完全不同,他這次由國稅司調任呂宋是當封疆大吏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等李衛在呂宋呆上幾年然後再回京師後資歷足夠,恐怕接下來就是讓他直入軍機處的時候了。

說完了呂宋的事,朱怡成看了一眼蔣瑾,雖然蔣瑾剛纔聽到朱怡成詢問呂宋總督時候蔣瑾的神色變化極爲輕微,但朱怡成卻落入了眼中。

對於蔣瑾心裡是怎麼想的,朱怡成非常清楚,再過幾月蔣瑾就要從軍機大臣位置上退下來了,對於蔣瑾的安置這些日子蔣瑾試探地說過幾回,朱怡成卻都未表達意見。

“這時間過的還真快,一晃就二十多年過去了……。”朱怡成站起身,悠悠嘆道:“朕還記得想當年剛入寧波的時候,如不是蔣卿協助,寧波也不會輕易落在朕的手中。如沒有寧波,也不會有現在的大明,對於大明,蔣卿是有功的,有大功的!”

“皇爺……臣……臣何德何能……。”聽朱怡成如此讚譽自己,蔣瑾心中激動不已,雖說相比廖煥之等人蔣瑾的功利心較重,但不得不承認大明覆國蔣瑾有着大功勞。

而且投靠朱怡成之後,蔣瑾無論在工部尚書還是後來的軍機處職務上幹得着實不錯,這些年大明蒸蒸日上,蔣瑾是出了大力氣的,這也是朱怡成看重他的原因。

“功勞就是功勞,朕都記在心裡。”朱怡成微笑着對蔣瑾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蔣卿心中所想朕明白,朕心裡也贊同蔣卿的想法,這些年蔣卿在軍機處做的着實不錯,其實朕真是不想讓蔣卿如此退下去,但國家制度乃朕親立,既然是制度就不能破壞,如此還請蔣卿明白。”

“臣明白,臣不爲權不爲身份地位,臣只想能爲大明,爲皇爺多做些事……。”蔣卿聲音有些哽咽,大禮向朱怡成跪了下去。

“起來起來,你我君臣何至如此?”朱怡成上前攙扶起蔣瑾,安慰道:“朕知道你想去呂宋,但朕不能答應!”

待蔣瑾起身後,朱怡成正色道:“呂宋雖重,但李衛足以。你蔣瑾乃國家重臣,放在呂宋實在大材小用,朕爲國家,爲蔣卿想,自然是不會同意的……。”

蔣卿聽朱怡成這麼說心中剛還有的那一絲怨氣全部散去,取而代之的只有深深的感激和羞愧。

“這些日子朕仔細想了想,眼下中原盡復,北地戰事已了,滿清也已驅趕至印度,這大明本土從表面來看已然天下太平。但實際上地方並不穩,尤其是西域、藏地兩處,後續要做的事還有許多。”

看着蔣瑾,朱怡成目光柔和,同時又帶着鼓勵:“西域和藏地要徹底歸於大明不是那麼簡單的,此事非短短數年就能完成,恐怕終朕一代都不一定能做到。朕打算讓蔣卿統領西域、藏地兩處幾年,爲朕好好治理地方,教化萬民,不知蔣卿可否願意?”

“臣願往!”蔣瑾毫不遲疑回答,作爲首席軍機大臣,他當然明白西域和藏地的重要性,更明白這個任務之重。

正如朱怡成所說,要徹底把西域和藏地納入大明統治並不是那麼容易,無論是西域還是藏地,這兩地都同中原不一樣,其民族關係複雜,地理環境更不同中原,要同化兩地不是那麼簡單的。

在之前,大明從軍事角度來講完全可以直接滅掉西域的滿清包括藏地的準葛爾部,從而一口吞併這兩塊地盤。但朱怡成卻沒有這麼做,而是花費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徐徐圖之,直到去年的時候才完成對西域和藏地的佔領。

在最初蔣瑾有些不理解朱怡成這麼做的原因,可隨着後來的局勢變化蔣瑾這才明白了朱怡成的深意。

正是因爲西域和藏地的複雜化,大明這纔沒有不顧一切地發兵攻打。如果是這樣的話,佔領兩地容易,可要讓兩地長治久安卻難。

尤其如此,倒不如讓滿清在兩地先好好折騰一番,所謂大亂之後必有大治,這纔是朱怡成真正的目的。

現在,經歷了滿清在西域和藏地的殘酷手段,一些障礙滿清已提前幫着大明給清除了,就算遺留下來的其他問題對於大明來說也不算是什麼大問題,從而使得大明佔領兩地展開治理要比當初直接拿下更爲容易些。

此外滿清被驅至印度,眼下攪得印度那邊翻天覆地,這同樣是朱怡成驅虎吞狼之策,或者說禍水“西”引。

在看明白了朱怡成的一系列安排之後,蔣瑾不得不承認朱怡成的高瞻遠目,眼下西域和藏地已經全歸於大明,接下來的治理更是任重道遠,朱怡成點名讓蔣瑾去做這件事,蔣瑾心裡很清楚,這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如果能做好了,那麼他蔣瑾就能名垂青史,爲後世萬民稱頌,如此能不激動?

第九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六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王冠第七百七十七章 牢騷第八百四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氣象(求票!)第五百七十四章 控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逢場作戲第八百零三章 道高一尺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登大位(九月第一日求票!)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君恩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十二章 抉擇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更替第二百二十六章 鬧事(求票!)第八十八章 甬江第三百四十五章 儲君之位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交流第五百三十章 糾結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國稅成型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英雄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探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木屋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甘第七百二十六章 千年王八萬年龜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第九百六十九章 惶恐萬分第四百六十五章 制火器第八百三十六章 官邸第八百六十四章 走馬觀花第六十九章 桐廬丟失第五百七十五章 士氣第七百三十四章 捐棄前嫌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五百四十三章 嚴斥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出宮第六百零一章 中都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想法第十章 改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疑惑第一千三十七章 大救星第二百四十二章 輕取蒼溪第六十六章 狗頭軍師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激動的女王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九百七十六章 過早出馬的正主第三百零二章 代價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八百一十九章 鐵血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意外的驚喜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穴地攻城第一千九十章 望海歡迎你第一千章 朱一貴的猜測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二百一十七章 鐵壁攻營壘(祖國七十週年普天同慶,大家節日快樂!)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七百章 改變時代第一千六十四章 地方叛亂第七十五章 以真亂假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第八百三十章 海外捷報第四百九十一章 北攻第五百四十六章 禍事第八十章 提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逼宮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武毅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無總督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雲山第八百五十五章 關外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叔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宮第六十四章 廖煥之第六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棋子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
第九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六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王冠第七百七十七章 牢騷第八百四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氣象(求票!)第五百七十四章 控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逢場作戲第八百零三章 道高一尺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登大位(九月第一日求票!)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君恩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十二章 抉擇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更替第二百二十六章 鬧事(求票!)第八十八章 甬江第三百四十五章 儲君之位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交流第五百三十章 糾結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國稅成型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英雄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探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木屋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甘第七百二十六章 千年王八萬年龜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第九百六十九章 惶恐萬分第四百六十五章 制火器第八百三十六章 官邸第八百六十四章 走馬觀花第六十九章 桐廬丟失第五百七十五章 士氣第七百三十四章 捐棄前嫌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五百四十三章 嚴斥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出宮第六百零一章 中都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想法第十章 改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疑惑第一千三十七章 大救星第二百四十二章 輕取蒼溪第六十六章 狗頭軍師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激動的女王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九百七十六章 過早出馬的正主第三百零二章 代價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八百一十九章 鐵血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意外的驚喜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穴地攻城第一千九十章 望海歡迎你第一千章 朱一貴的猜測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二百一十七章 鐵壁攻營壘(祖國七十週年普天同慶,大家節日快樂!)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七百章 改變時代第一千六十四章 地方叛亂第七十五章 以真亂假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第八百三十章 海外捷報第四百九十一章 北攻第五百四十六章 禍事第八十章 提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逼宮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武毅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無總督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雲山第八百五十五章 關外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叔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宮第六十四章 廖煥之第六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棋子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