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潘老大

太祖說過,知識越多越反動。廖煥之作爲這時代的知識分子,更是大清的基層官員,當他拋棄了之前一直爲之忠誠的對象後,其骨子裡的反動因子馬上就冒了出來。

在廖煥之看來,朱怡成想在這世道成事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這世道想辦法亂起來。所謂亂世出英雄,或者以通俗的講法也叫“渾水摸魚”。試問天下太平,面對龐然大物的大清王朝,小小的義軍再怎麼樣都成不了氣候。

滿清入關已有一個甲子之多,明末的反抗勢力早就逐一撲滅,就連當年三藩鬧的如此厲害也被康熙平定了下去。從地方來講,如今可以說是“太平盛世”。在這種情況下,大清王朝的統治已是根深蒂固,想在這時候再反清復明談何容易。

就如之前四明山起義一般,只是鬧騰了一下就被滅了,其原因也是因爲如此。不過後來的袁奇橫空而出,在浙江一地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差一點兒就打下了省府杭州。可以說袁奇之亂是康熙平定三藩後最大的起義,無論其規模還是影響力,直到現在依舊未全部平息。

更重要的是,作爲魁首的袁奇至今未歸案,杭州之戰從表面上看已經結束,義軍大部也被剿滅,但不要忘記逃脫的不僅有袁奇,還有祝建纔等幾個頭領,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也是康熙特意派大阿哥南下領兵的主要目的。

在這種情況下,坐視袁奇等部被逐一剿滅是不明智的,非但不能隔岸觀火,還得適當地讓他們鬧得更兇一些。一來可以吸引清軍主力的注意力,二來也能讓地方更亂些。

作爲知縣,廖煥之也算是“百里侯”,他的官雖小,可桐廬作爲中轉要地其責任並不小。何況在陳天安到達桐廬之前,桐廬已開始受朝廷之命囤積軍糧等物質,相比其他地區的知縣、知州,廖煥之對於朝廷的情況更瞭解一些。

今年開始,浙江一地受災情況嚴重,再加上袁奇的折騰,浙江一地今年肯定不好過。地方賑災本就是地方官的本職工作,就拿桐廬來講,廖煥之作爲知縣更清楚當地的賑災情況。

根據廖煥之所說,僅桐廬一地受災百姓就不少,而賑災的糧食撥放僅只有二成,遠不能滿足使用。如果再加上各級的剋扣和“損耗”最終能落到百姓手裡的有一成就了不起了。現在是夏季,等到了秋收的時候,民間必然會爆發大規模的糧荒,到時候不要說浙江一地,就連周邊各省都會受到影響。

本來,清廷是打算抓緊時間徹底剿滅袁奇部再進行賑災的,可如今朱怡成拿下了桐廬,導致大批軍糧物質落到義軍手裡,那麼接下來的圍剿會怎麼樣可想而知。再說,桐廬囤積的軍糧本就有大部分是賑災糧,清廷原來打的拆東牆補西牆的主意現在卻成了個大漏子,後果嚴重。

此外,國庫空虛在各級官員中早就成了不是秘密的秘密。戶部帳上的數量和國庫中真實的銀兩相差懸殊,可以說清廷的國庫早就被官員們給借空了。沒了糧,又沒了錢,這個蓋子會怎麼捂?如果再加上江南大亂,這不就是有機會了麼?

朱怡成聽的眼睛一亮,他沒想到廖煥之居然會拋出這個建議來,這建議聽起來的確不錯,仔細想想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不過,直接支援袁奇和祝建纔等部比較困難,這時代又沒網絡,更沒電話電報什麼的,現在雖得知袁奇和祝建纔等部的消息,但要找到他們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何況朱怡成就算派人去聯絡,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對於這個情況廖煥之建議可以適當地放出風聲來,同時做好撤離桐廬的準備,只要祝建纔得到消息能第一時間趕來,那麼桐廬這個燙手山芋就能拋出去的,至於桐廬是落到袁奇還是祝建才的手裡,這又有什麼區別呢?

對此,朱怡成表示同意,但具體怎麼操作他還得和董大山等人商議一下。除此之外,對撤離桐廬後的去向朱怡成卻另有想法,尤其是在詢問桐廬的軍糧軍械運輸情況後,朱怡成決定先見見一個人。

縣衙後院,朱怡成看着坐在他面前的那位中年人,對方年齡其實並不大,也就三十多歲,不過身材壯實,皮膚黝黑,頭髮枯黃,看起來似個普通田間老農一般,但一雙眼卻煞是明亮。

“這些日子讓潘老大受累了,下面的人不懂規矩,不曉得潘老大的身份,還請潘老大多多包涵。”朱怡成主動提起面前的茶壺爲對方沏了杯茶,而站在朱怡成身邊陪同的董大山和王東也適當地笑顏相對,並抱拳賠禮。

“我等只是跑船的臭苦力而已,哪裡當得起洪爺你如此禮遇,洪爺沒讓人砍了我和兄弟們的腦袋已經算是我姓潘的運氣了。”

對於朱怡成禮遇相待,潘老大非但沒有感激,相反冷冷諷刺了他一句,對面前的茶更是碰都不碰,坐在那邊一副惱怒的樣子。

“呵呵,潘老大這是說笑了,都是誤會而已,如早知道潘老大是羅教的好漢也不會鬧成這樣嘛,來來,喝茶喝茶。”朱怡成並不生氣,反而笑眯眯地把茶盞端起遞了過去,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潘老大稍一遲疑還是接過了朱怡成的茶盞。

回頭衝王東使了個眼色,早就準備好的王東當即打開了身邊的幾口箱子,當箱子打開時,在陽光照射下頓時白光一片,亮的人眼都睜不開。

“這裡有一萬兩白銀,我知道羅教兄弟行走江湖不易,此次我等無意壞了兄弟們的生意,這些銀兩算是給兄弟們的補償,潘老大你意下如何?”

看見這麼多銀子,潘老大眼皮忍不住跳了下,羅教走的是水上的買賣,風裡來雨裡去賣的是力氣活,甚至危險重重,一趟下來普通教中兄弟賺的錢也僅是養家餬口而已,就算是潘老大這樣的首領也非常辛苦,獲得的報酬並不多。

一萬兩白銀,這筆鉅款着實令潘老大心中大動,要知道他們這趟的活算下來滿打滿算也就是僅僅三千二百兩而已,朱怡成一出手就賠了幾乎三倍多的銀子,瞧見這些銀子,潘老大剛前的不憤早就不翼而飛了,取而代之的只有興奮和激動。

強捺着內心的騷動,潘老大故作鎮靜問:“洪爺,您這銀子似乎多了些吧?我羅教子弟行走江湖靠的是規矩,該拿多少就是多少,所謂無功不受祿,多出來的銀子還請洪爺收回吧。”

“呵呵,這是洪爺特意交代補償羅教兄弟們的,雖然羅教和我等不屬同教,可畢竟大家都是江湖同道,羅教兄弟經此一役損失可不小,這多出來的銀子嘛一來是賠罪,二來嘛也是爲交潘老大您這個朋友的。”董大山在一旁笑着解釋,潘老大看了一眼面帶微笑的朱怡成,心中想了想後道:“這話雖說的不錯,可畢竟我羅教是入世之教,教中兄弟可都是遵紀守法的老百姓……。”

“這是當然,這是當然。”董大山連連點頭,潘老大的話說的明白,表示羅教可不是白蓮教,就算收了這銀子也不會入夥一起造反。

關於這點,朱怡成早就有所瞭解,他也沒奢望直接把羅教給拉到自己這邊來。今天的目的就和董大山說的那樣只是交個朋友,同時解除之前的誤會。畢竟拿下桐廬後羅教的損失不小,就連潘老大也被義軍當官府的人給丟進了牢裡吃了好幾天的苦頭,如果不是下面人報上來,並仔細和朱怡成講了羅教的情況後,也許潘老大現在還在吃着牢飯呢。

第五百四十四章 明倫堂第五百二十一章 遷民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一千一十五章 落毛的鳳凰第五百七十八章 會師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將至第六百五十一章 請罪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反對而反對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故都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六百九十七章 實驗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面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選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八章 老君門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師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一千一十章 該還是不該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十七章 城變第四百零五章 沒裝好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七百一十九章 微服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方戰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李衛述職3第八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八十五章 老狐狸出馬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兩路南下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九百九十三章 常朝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死志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爲天下耳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一千二十四章 差事第三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和十二爺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打不打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新大陸風雲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亂臣賊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第一百二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四十四章 明倫堂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五十二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制火器第九百四十四章 相邀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個問題第六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零七章 裹帕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明新政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中謀劃第五百一十三章 絕望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銀子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後方運來的東西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潰敗第四百四十章 西狩第八十二章 地圖和火器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去意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一千一十四章 進而攝政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五百六十五章 雪恥第一百一十五章 曹道臺第二百九十八章 工業革命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九百二十八章 後宮之主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六十章 危急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七百七十五章 第三方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微疾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動手第六百一十一章 退意第七百四十七章 增援的困難第二十八章 進爵第二百四十九章 安慶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故地第三百六十五章 希望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祭第九百零九章 長輩前來
第五百四十四章 明倫堂第五百二十一章 遷民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一千一十五章 落毛的鳳凰第五百七十八章 會師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將至第六百五十一章 請罪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反對而反對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故都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六百九十七章 實驗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面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選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八章 老君門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師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一千一十章 該還是不該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十七章 城變第四百零五章 沒裝好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七百一十九章 微服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方戰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李衛述職3第八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八十五章 老狐狸出馬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兩路南下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九百九十三章 常朝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死志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爲天下耳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一千二十四章 差事第三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和十二爺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打不打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新大陸風雲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亂臣賊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第一百二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四十四章 明倫堂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五十二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制火器第九百四十四章 相邀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個問題第六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零七章 裹帕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明新政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中謀劃第五百一十三章 絕望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銀子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後方運來的東西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潰敗第四百四十章 西狩第八十二章 地圖和火器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去意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一千一十四章 進而攝政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五百六十五章 雪恥第一百一十五章 曹道臺第二百九十八章 工業革命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九百二十八章 後宮之主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六十章 危急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七百七十五章 第三方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微疾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動手第六百一十一章 退意第七百四十七章 增援的困難第二十八章 進爵第二百四十九章 安慶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故地第三百六十五章 希望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祭第九百零九章 長輩前來